• 12月23日 星期一

出生率创新低,新加坡这样鼓励年轻人生娃,我们能抄作业吗?

出生率创新低,新加坡这样鼓励年轻人生娃,我们能抄作业吗?

最近,我因为参加亚洲保险科技展会,出差去了一趟新加坡。

这是我时隔十年再次到访这个世界上最大港口城市和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与上次扶老携幼举家出游不同,这次我没有去那些观光点,而是深入探访了解普通民众的生活,希望能够多角度get到新加坡的吸引力,解答为何它会成为新冠三年以来最吸引国内中产流入的目的地。

我将分几期跟大家聊一聊我的感受,希望能给疫情过后,艰难爬坡中的粉丝朋友一点启发。

PART.01

一出新加坡机场坐上出租车,首先一个不同的感觉是,这个城市比10年前少了很多戾气。

10年前,我们全家在新加坡打的,听到司机说的最多的就是房贷压力。

当时新加坡已经属于发达国家,房价非常高,而政府对中下层市民的购房津贴还远远没有到位。

我记得因为我儿子当时还很小,有一次想全家4个大人+一个4岁小孩坐一辆出租车,司机死活都不同意,他说如果因为超载出事故,他要全额赔付,他全家都在辛苦还房贷呢。

他还说,整个新加坡都是这个焦虑状态,大家没有太多转圜空间去做别的事情,任何一点突发情况都可能让现有的生活发生巨变……

而这次我遇到的出租车司机,展现出来的精神状态都放松了许多,不再有司机抱怨房贷问题,连带服务都让人觉得如沐春风,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除了出租车司机,我此行也接触了很多社会各层次的人,他们普遍生活得比中国国内民众松驰,也都没有提及任何房贷压力的问题,而且认为国家给予了普通民众生活非常大的支持,管理得非常好,不断发补贴。

我特别困惑,直到后来我跟一位在新加坡最大的国有银行工作的高管朋友聊天,在制度层面对新加坡住房政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才明白新加坡社会现在松弛感的来源。


PART.02

新加坡的组屋制度,解决了大多数普通市民的购房需求。

众所周知,新加坡多年来稳居“全球房价最贵城市”排行榜前十行列,商品房价格之贵,可见一斑。

组屋就是通过政府津贴、中央公积金等制度,由政府建设一批房价相比商品房要廉价很多的公共住房。

新加坡人只要收入稳定,并且购买与自己收入相当的户型,购房就不会成为负担。

简单来讲,新加坡的住房策略就是两条腿走路:

一方面由政府补贴,鼓励中等收入和低收入阶层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

另一方面,少部分高收入人群通过市场方式来解决住房。

为了建设、分配和管理政府提供的公共住房,新加坡于1960年成立建屋发展局(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简称建屋局、HDB)。所有的公共住房均由这个建屋局负责规划兴建,以优惠价格出售(少量租赁),让居民分期付款购买。而且组屋一经购买,产权就属于居民,年限99年。

制度虽在,要兴建大量的组屋,还要巨额补贴,需要政府有雄厚的财政基础,而过去10年,恰逢新加坡因为各种原因(当然包括香港)经济二次腾飞,政府赚得盆满钵满,组屋供应量大幅增加,自然不再有本地公民因为住房问题抱怨了。

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再购买新房子,旧组屋必须退出来。新购的组屋住满5年后,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或者转租。

从性质上来说,香港公屋对应的就是新加坡的组屋,但香港的公屋狭小逼仄,最著名的天水围大家都在电影上见识过了,一个人住的公屋一般为15平方米,四五个人挤30平方米公屋的情况很多。香港公屋像鸽子笼一样的空间布局,看一眼就会产生密集焦虑感。

但新加坡的组屋户型以“四房式”“五房式”(相当于我们的“三居室”“四居室”,套内面积在90到120平方米之间)为主,占比约75%左右。比起香港的公屋,组屋的人均居住面积要大得多。且组屋的配套设施要求一定要带有花园、健身房、会所,跟商业楼宇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必配备游泳池。

这样一套组屋的价格,大概就是20~30万新币,折合人民币大概是100~150万元左右。而新加坡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基本都在6000~8000新币,就算是普通端盘子的工作,月薪也有3000~4000新币。

按同比价格,如果在内地某个城市生活,月收入三四千元人民币,只需要20~30万元人民币就能购买一套90~1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大家还会感到生活有压力吗?

更不要说为了减轻住房支出的压力,除了在供应端提供大量且低价的组屋之外,新加坡政府还在需求端向购房家庭提供了资金支持,包括:购屋津贴、中央公积金、HDB低息贷款这三大资金支柱,让符合条件的家庭轻松买房:不仅基本上都是零首付,贷款利率也非常低,有些家庭甚至90%的购房款都能用购房津贴覆盖。

经过50多年的发展,目前,新加坡全国的常住居民,包括永久居民在内,82%以上的家庭都住在被称为“政府组屋”的公共住房中。


PART.03

为什么新加坡政府有能力负担这样的住房制度体系?很多人给我的答案是,新加坡政府实在太有钱了。

过去的十年,新加坡已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在自由度上,它超过了东京,在安全感上,超过了香港。

大量资金流入,以及新加坡本身很多产业都得到蓬勃发展,政府赚得盆满钵满,政府有钱后又愿意将财富通过这种方式回馈给中低收入的公民,保障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就有了现在的共赢繁华。

我仔细了解了组屋制度,设计十分精妙:

任何一个人理论上都有资格购买组屋,但如果不结婚,就要等到35岁才能申请;如果月收入超过一定金额(我记得约8000新币),也会失去资格,因为组屋的优惠对象首先针对中低收入人群。

和中国一样,新加坡2022年的出生率已经降到历史新低:1.05。所以,这个政策导向,再配合新加坡非常给力的生育奖励政策,都是为了鼓励生育。

新加坡公民生1-2个孩子,每次可以领到1.1万新币的孩子生育奖金,还有层出不穷的奶粉尿片大礼包;如果生2个孩子,个人所得税直接打8折;如果生第3个孩子,生育奖金上升到1.3万新币,几乎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新加坡本身就是全球个人所得税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下表所示为新加坡2020纳税年度后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出生率创新低,新加坡这样鼓励年轻人生娃,我们能抄作业吗?

如果一个大学生一毕业就结婚,马上就有资格申请购买组屋,而且能享受各种津贴,生孩子更有各种奖励;

如果按照我们国内思路,大学毕业先奋斗,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也不结婚,一心挣钱,也没问题,挣到钱就可以自己购买更豪华的商业住房。如果35岁还没混出名堂,也可以再来申请购买组屋……

通过这套制度设计,可以看到政府既没有完全养懒人——还是鼓励精英们奋斗,通过努力工作为国家做贡献;又照顾到大多数普通人过安逸生活的诉求,用高福利的方式回馈中低收入人群,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鼓励他们生孩子,实现另一种为国家做贡献的人生价值。

不得不说,新加坡的政府确实是有智慧,且有出色的。

不过,中国的媒体最近几年常出现这样的文章:《中产,没办法留在新加坡》、《中产梦碎新加坡》,吐槽新加坡的物价贵、租房贵、房价对外来人口不友好,这的确也是事实。

新加坡所有的优惠政策,都是给永久居民,尤其是公民的。如果你只有临时工作签证,在新加坡短期工作,的确什么都贵。尤其是在买房的事情上,非永久居民的购房印花税在今年4月升至60%,买100万新币的房子,要交60万的印花税,而本地公民只需要交9%,典型的“内外有别”。

有人可能会说,国内也推出了很多鼓励生育的政策,但就是没人生啊,因为教育负担太重了。新加坡是如何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下周,我的新加坡观察继续聊聊教育问题。

上一篇新闻

时尚媒体| Alcantara 亮相新加坡举行艺术展 |广州时尚媒体 集团 传媒

下一篇新闻

中国凉茶在新加坡走红销量大增,原因:新冠又来了!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