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3日 星期五

去韩国,国人被挂“狗牌”关黑屋,为何去泰国,副总理现场亲迎?

连日来,中国人入境韩国,一下飞机就被长枪短炮对准狂拍,士兵“押送”的壮观场面出现在全世界的新闻媒体上。

先给中国人佩戴黄牌用于识别,走单独的隔离通道,然后韩方人员会像押送犯人一样,将中国人带到类似“小黑屋”的隔离点。来到此地后,所有人都要先睡在地上,等候韩方进一步分配,吃的隔离餐通常被放在垃圾桶旁边,没有完成规定的隔离时间,坚决不让出去。

中国人去韩国,毫无人格和国格尊严!

而近日由厦门直飞泰国的曼谷的中国游客,一下飞机就被宠爱了。当地时间1月9日,泰国副总理兼卫生部长阿努廷及多位部长在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亲自迎接。

去韩国,国人被挂“狗牌”关黑屋,为何去泰国,副总理现场亲迎?

可能有人会说,泰国的经济支柱是旅游业,泰国欢迎中国人是看在钱包的份上,向钱低头。

可实际上,中国人出国,从历史上,最不排华的国家。大家记住哦,只有泰国,没有之一。今天,聊一聊,为什么泰国会对中国人发自内心的欢迎。

从19世纪开始,国内人口爆炸

先从历史上说起吧。中国在清中期之前,虽然人口一直在膨胀,但是国内的生存空间还是大的。所以封建帝王不需要通过海陆去扩张生存空间。直到,19世纪初,以华南为首的人口进入快速膨胀。浙江南部、福建、广东等地,都是山多田少,加上清帝国不再海禁。这才有不少华人陆续去东南亚淘金。

华人出国谋生,是靠季风先去的东南亚。当然在19世纪中期,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也是促成大量华南的底层百姓被迫出海的直接原因。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约定了新增加通商口岸。这就导致原本以广州为唯一中心的数十万码头工人为代表的底层苦力失业了。

这就导致广东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尤其是客家人与广东人爆发了械斗。缺乏生存空间的客家人中,有一个落魄秀才,在广州期间半听了一段来华传教的基督教。最终,这个人就带领一群好狠善斗的客家人,发动了举世闻名的太平天国运动。

因为南北往来被切断,大量的南方底层民众,无奈就往东南亚去做苦力。

以方言为纽带的族群迁徙

与现代移民不同,过去的移民主要是去殖民地国家。那个时候整个东南亚都是被荷兰,英国,葡萄牙等虐的底朝天。但是,因为是热带地区,这些欧洲国家的根本吸引不了宗主国的协约劳工去建设。欧洲底层屁民,更多的选择去北美做协约劳工。

而本身是华南闷热气候的的华人,就成了建设东南亚的生力军。补充一下,为什么当地土著不行,那时的当地土著可以简单理解为原始人。他们不懂得开矿,不得怎么把沼泽,山地开垦为种植园,农田。而我们的客家人,本身已经在国内卷得了,把山都开荒成梯田了。面对东南亚的这种环境,没有难度。

如同移民北美的犹太人带着制衣手艺去的。华人也是带着手艺去的。

广东人大量向外移民基本是在19世纪成形的,他们一直在手工业领域占有主导地位:他们是灵巧的修理工、能干的小五金商人和小业主,同时他们还是小客栈、小餐馆的成功经营者。

此外,潮州人以擅长种植农作物和培植花卉而著称。

客家人曾经长期在边缘地区求生,其早期以出色的采矿者闻名于世,但后来不少人则转型经商,活跃于诸多城市的商贸领域。

吃人间的最苦,干卑贱的累活

在殖民地国家,早期的华人除了暴虐的荷兰人外,大部分西方人还没有直接排华。因为他们需要华人作为中间人。那个时候,蒸汽动力未被研发,主要靠帆船。东南亚是西方和中国的贸易中转站,需要华人把商品先中转到东南亚,然后西方人再返销到欧洲。

所以,华人就天然掌握了商品的通路。虽然大多数华人还是去干劳工,矿工,农民等苦力,但是别忘记了东南亚的土著,干苦力没技术,干商贩没货物渠道。这就为后来的排华埋下了导火索。

到了20世纪初,美国人占有菲律宾后,美国的一个政治家(你懂的,好听点叫政治家)在1931年通过艰难跋涉,穿越了菲律宾最大的岛屿棉兰老岛后,给出的文字记录。请注意,他原文就是说他自己已经是艰难跋涉了哦。

华人小商贩和他们开设的“菜籽店”迅速遍布全菲律宾的无数乡村。透过这些无处不在的菜籽店,华人新移民建立起了延伸到菲律宾穷乡僻壤的商贸网络。

这是一条穿越海岛中部的弯弯曲曲的羊肠小径,想必是当地居民用大砍刀在原始森林里开辟出来的……在这片蛮荒地域的中心区,竟然有一家小商店──仅仅就是一个柜台、几个货架、还有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店主是个华人,但他不在店里,可是我们后来在小路上遇见他,他正从达沃返回,10与他同行的还有两个为他背运货物的本地人……

这位华人是一位具有冒险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商人先驱典型,正是像他这样的华商和他们所开设的店铺,将远东边远地区的大部分商业贸易都掌握到了(华人)手中。

华人经过仅仅1代人,就几乎掌握了东南亚的经济的半壁江山。

在很多地方,华人是当地的包税商的角色。荷兰人不会直接去统治土著人,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人手在广阔的殖民地完成收税收缴。所以,很多西方的殖民政府,就通过华人包税商来完成。

简单的说,把一个区域的税收,有实力的华人直接报一个数额上缴,西方殖民者就不管了,华人自己再去收税。

久而久之,华人就成为了地位高于土著的二等公民,仅次于殖民者。这种局面如果殖民者还在,可能还能维持,如果殖民者退走,把国家还给土著。那就危险来了。

宗教冲突,政治地位冲突,经济优势,让华人成为土著的眼中钉

第一个冲突,华人的文化自信导致对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不认可。

伊斯兰教在南亚半岛扩散后,逐步渡过孟加拉湾,进入了东南亚。而殖民政府,又是信奉基督教。这两种教义的主人,自然都会视只拜祭妈祖和家族祖先的华人为异类

所以,第一场屠杀,就发生在荷兰人在殖民时期,因为不信任华人,荷兰人怎么对华人传教,依旧只有少数华人为了做生意方便而表面归化。但是大部分华人宁可住在场外,也不愿意认可,所以对华人的猜忌,最终爆发了荷兰人对华人的第一次屠杀。

而反过来,我们看泰国,泰国的宗教一直没有被上述两个宗教势力所统治,泰国主力的核心是佛教。这个教义和华人是没有冲突的,所以华人不会被视为宗教异族。泰国人会认为华人与自己有共同来世今生的世界观。

第二冲突,就是政治地位,华人压了土著人一头。

前文说了,华人会经商,西方统治者需要这样的帮手。华人又勤勉,从马来西亚,印尼,到马六甲,到新加坡,爪哇岛,只要西方人想干点货真价实的基建工作,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那些中国人真的是干得又快又好。

所以,华人虽然在殖民国家在人口上占少数,但是政治地位是高于地方土著的。

土著被压抑那么久,随着西方殖民者撤走后,国家独立。他们自然就要呼喊民族主义了。非常好理解,那些带领土著从殖民者手中“解放”了自己国家的当地人,自然需要一个靶子。可怜的华人,首先被打第一枪,就非常好理解了

第三个冲突,就是华人控制了东南亚的很多经济通路,这就让当地人觉得被压榨了。但是实际上,华人真的是靠勤勉,而且最关键的是,华人的经营环境其实并没有一路绿灯,相反还一直被限制。

例子1:菲律宾对华人经济掠夺。

早在1920年代,菲律宾就曾经从经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提出针对华人的经济法规,即“簿记法规”;根据该法规,所有商贸经营只能使用英文、西班牙文或他加禄文进行账目登记;虽然此类法律经过十多年的斗争之后,才得以付诸实施,但这些法规毕竟将许多华人赶出了零售业。

不过,时至1950年代,那些有适应能力的华人(仅占菲律宾总人口约2%)仍然控制了当地零售业的半壁江山;

最后,菲律宾于1954年提出了“零售商菲化法案”,将“外侨”完全驱逐出零售业,但因为华人资金撤走,最终导致随后菲律宾经济萧条。

例子2:印尼对华人经济的掠夺。

在刚取得独立的印尼,当地民众得知原本由荷兰掌控的经济领域正被华人所接管,排华声浪立刻甚嚣尘上。印尼商人阿沙特(Assaat)带头发起了一系列的攻击行动,后来将此类行动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阿沙特主义”(Assaatism)。

阿沙阿特所极力呼吁的,是必须在经济权利和地位上给予印尼在地住民优惠待遇,排斥华人;他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印尼籍的华人及其后裔,他警告道,新诞生的印尼的经济命脉可能被华人所宰制,印尼在地住民应当坚决奋起阻止。阿沙阿特的这些言论显然充斥着种族主义色彩。

根据阿沙阿特的观点,华人就是华人,永远不可改变,华人在社会上和经济上的排他性令人愤慨、不可容忍;即使华人入籍成为印尼公民,他们那种无孔不入的本性也是任何“真正的”印尼人绝对无法接受的。他主张,华人在经济上的权力是“荷兰殖民主义的遗产”,必须加以打击以维护印尼在地住民的利益。

印尼于1959年针对西爪哇颁布的歧视性法令,在军队的支持下即刻付诸实施,结果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由于该法令,大约有10万华人被迫离开印尼,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知们看清楚,是我们国家接的人!)派轮船将他们接回中国重新安置。

第四个冲突是,东南亚敏感的政治神经

因为这些国家被西方殖民者压榨太久了,快200年了,过的是下贱民的生活。所以,他们独立后,政治上非常的敏感,甚至说是出现了过激的应激反应。

而那个时候的中国,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都特别希望获得东南亚华人在经济上的支持。因此纷纷派出各种事务局到东南亚开展各种活动。尤其是以印尼最为敏感,认为新中国是要输出革命。甚至到现在,还认为中国在背后支持了印尼1965年的那次未遂的政变。

于是自1965年之后,印尼华人(无论是土生华人或是新客华人)在文化上都只能听任印尼民族主义的操控。不管那场流产政变的真实背景究竟如何,印尼军方疑虑印尼华人对北京政府有所同情,因此制定了严酷的排华立法。

苏哈托将军的“新秩序”包括了严禁任何华文报刊、严禁任何以华文为媒介的教育、并且封杀所有华人社团。即使在此事件之前,印尼推行的强制同化政策对当地华人社会已经产生了影响。土生华人绝大多数都不会说华文,他们已经部分地同化于印尼社会。

1966年的法律要求所有华裔都必须改取一个以印尼语发音的名字,许多土生华人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于是完全融入当地的普通民众之中。

更讽刺的是,根据印尼政府的规定,所有华人的身份证件上都需标注特别符号显示其华人身份,而不管持证人在文化上的取向如何。诸如此类的做法,显然是刻意阻碍印尼华人同化于印尼社会。

印尼的排华已经深入这个国家骨髓,最终发生在1998年的大规模针对华人强奸和杀害事件。多少华人家庭遭遇了灭门之灾啊

上文解释了,为什么华人在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被排挤。

核心就这么几个原因:

华人强大的文化自信,宗教难被融合

勤勉努力,华人富人自然更容易成为抢劫对象

担心华人获得,因殖民者撤离出现的真空权力

认为华人的祖国,一直想干涉自己的国家

我们反过来根据上述特点,再来看泰国,就明白为什么泰国会发在内心的欢迎中国人。

第一,泰国从未沦为殖民地,所以政治上一直是“大国”。华人始终没有爬到泰国人之上过。说白了,华人没有伤害过泰国人的政治感情。

尽管暹罗(泰国是1938年改的名)自1855年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之后,又与西方国家相继签订了若干不平等条约,暹罗却从未完全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无论是暹罗统治贵族或是暹罗的普通民众,都没有遭到殖民者所设定的歧视等级制的蹂躏。

受到西方教育洗脑的新泰王,虽然受到来自欧洲的各类“黄祸”(Yellow Peril)的情绪的洗脑,发表了很多的反华言论。但并没有在当时的暹罗激起太强烈的反华敌意,也没有完全取得王室贵族的支持。

原因是在暹罗,华人的地位从来没有高于本地的泰族,而且泰族的皇室贵族们始终高踞于统治地位,而华人上层则以能够受命为皇室服务效力为荣。

所以华人在泰国,从来没有被认定是外国统治者的帮凶,而且泰人从来没有受到华人或外国人的歧视,因此,在印尼和马来西亚在地住民当中激发排华情绪的自我质疑甚至自我厌恶的心态,在泰国人当中基本不存在。

第二,泰族并没有和华人在商业上展开竞争。

华人在泰国经商几乎被视为天经地义;因此在泰国“种族”因素既不是国家问题、也没有成为社会问题。华人在泰国是否被社会所接纳的标准,既非种族性也非文化性的,而是取决于他们是否效忠于暹罗的政治制度、是否忠诚于暹罗皇室。

因此,尽管瓦栖拉兀及其继任者不断发出反华言论,但根据上述的判定标准,加上存在大量华泰通婚的事实,都说明华人以及华泰通婚的后裔已经融入了处于泰国统治地位的菁英阶层。

掌握泰国国家政权的领导人──包括拉玛六世和他的继任者全都有赖于利用华人富豪作为他们的生意伙伴。

自从1932年专制王朝被推翻后,泰国政府对华人实施经济上的限制,规定某些专业和商贸领域只能由泰人经营,可是华人的应对策略却依然如故,也就是透过华人商人或“华-泰”商人去和泰国政治军事菁英结成某种伙伴关系。

第三,宗教习惯互认,华人气质完全被泰国人接纳。

因为与泰国宗教和文化没有本质上的冲突,所以华人在东南亚愿意主动融入的社会,就是泰国。反过来,泰国人因为信奉佛教,性情相对温和。对于节俭、勤奋、自律、追求成功的华人特质,泰国人天然的能够理解和认同。

第四,对华人母国的民族主义恐惧,很快被一致的经济务实主义驱散。

对于华人民族主义的恐惧(尤其对于带有共产主义倾向者),成为銮披汶元帅及其军界继任者掀起排华浪潮的强力的动因。

然而,进入1980年代,当中国革命让位于以追求经济发展为主的改革开放后,“华-泰”的地位就改变了。到1990年代初期,不仅在认同中保持部分华人元素一事得到认可,而且华人元素还被认为对于其家族、乃至对于泰国都是有益的,与中国贸易机会呈现的巨大利益更使中文成为一种重要的经商工具。

到了如今,泰国也始终是一带一路中,相对比较客观看待中国的东南亚国家。而随着泰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旅游业慢慢成立重要的支柱产业。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自然更加受到泰国各个层面的欢迎。

今天,换个写作风格,分享一点非房地产的内容。感谢大家捧场。

上一篇新闻

3-1横扫日本伊藤美诚,3-0轻取韩国组合,中国队包揽女双冠亚军

下一篇新闻

南沙:地理位置优越就是我最大的资本!“香港”还是“新加坡”?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