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四月份,去了趟新加坡。


名义上,算是第二次踏入这个东南亚最大的国际化都市了。


很奇怪的是,都是气候炎热的地方,但是新加坡给人的感受,就是与香港不同。


香港像是一座纵情的都市,密度高企、纸醉金迷,只是离岛和山野有些风光、但是已然够美。


新加坡,则是近几十年,人类“花园城市”的一个创领者。也是亚洲的一个金融中心,也是物价腾贵,也不乏林立高楼,但是新加坡的绿化四处可见。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加上新加坡的公共住房“组屋”政策,新加坡国民几乎人人有房,而且都是宜居面积的房,这就让人对这个城市产生“舒适”的感觉。


新加坡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民生角度比较同富裕的城市。


香港,商品房售价高企、租房租金高企、劏房当道,就让人感觉生活是负重前行。


就连中国内地,经过几轮楼市的爆发,房价也开始匪夷所思了。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其实在全球大城市里都算很高——6-20万单价是很普遍的。


香港房价,比深圳的还贵。深圳房价基本是香港房价的起步价,但是香港还有更多的n亿n亿一套的豪宅和别墅。


然而,新加坡呢?


新加坡新组屋(产权99年)6-80万新币一套,就当中国的1-3房户型吧,折后人民币大概30-400万。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而深圳人才房,也普遍是2-6万的单价,一套2房基本1-3百万,3房一般2-5百万,跟新加坡组屋是一个价格范围。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但是,新加坡平均工资是4000新币,约合人民币2万,百万人民币收入的很多,几百万、上千万年薪的也不少。



新加坡将从2024估税年起,调高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高收入群体。

征税收入超过50万元到100万元(新币)的部分,将被征税23%;

超过100万元的部分,从22%上涨到24%。只影响新加坡收入最高的1.2%的纳税人。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在新加坡,月入低于1.2万新加坡(即6万人民币)的,可以申请组屋。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比起来,新加坡收入更高,但是自住房却更便宜。


新加坡82%的人都住组屋,几乎约等于人人有房了。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对于老年人,还有高品质(跟中国商品房小区差不多)的适老组屋,房价最低5、6万新币一套(约合人民币2、30万)到8-10万新币一套(约合人民币4、50万),这跟中国五线城市商品房价格差不多了。


其实,新加坡租房是很贵的。一个套房里分租一间房就可能也要2-4千新币有一个月,就等于要1万块人民币一个月。


但是,因为新加坡公民自有住宅率高,公民需要租房的很少。只有外来人员、留学生才需要租房。所以租房虽贵,但是因为都有房,所以这个成本痛与本地人来说就没什么感觉了。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如此种种印象之下,绿化遍地的新加坡,就给人很“宜居”、“好居”的感觉。走在新加坡路上,不会有被生活遏制的窒息感。


从而,显得树更茂、花更艳。


但是,新加坡其实真是个“物价很贵”的城市。餐饮的价格是中国一线城市的好几倍。像一个午餐套餐基本上10新币上下,吃一个工作餐得40-90人民币。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中国一线城市核心CBD,一个工作餐大概20-40人民币之间,在远一点的区域大概10-25人民币之间就可以了。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与大多数人在3-7千新币的月收入来看,新加坡人马马虎虎吃一天快餐饭,是要15-30新币。想正经下馆子改善伙食,费用就更贵了。


其实,新加坡的蔬菜水果也不便宜。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但是,因为廉价的公交(几毛钱新币一趟)、平价地铁(每天通勤几新币足够),就感觉人家的生活是过得下去的。


只是,不能嚣张生活。消费在新加坡是必须的,但是消费主义却是有点压抑。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所以,比较容易让人感受到新加坡的好。


可是,这种好,在城市建设角度,很可能是套了滤镜。


在城建硬成本方面(如物料和材料),新加坡恐怕没中国城市花地多。


但“花园城市”宣传得够到位,“80%国民有住房”落地到位,大家印象好。


新加坡为什么让人感觉是花园城市?


并不是新加坡的绿化带和社区公园真的更多,而是热带温暖湿润的气候,导致这边的植物茂盛,一棵树可以产生一片小林的葱茏感,就显得视野里的绿化特别浓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对比起来,新加坡的城市公共区域绿化覆盖率,并没有比深圳高。新加坡是小国,城市也不算超级大,还有很多山林山坡,可开发土地并不多。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一寸土地尽心用。新加坡的道路,跟香港、深圳、广州一样,都算是窄的。道路边的绿化带也不会太宽,至少普遍没有深圳宽。


但是,新加坡的树木,容易树冠广阔,路边绿化树一棵树就可以长出几十平、上百平的树冠。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所以,从视觉感受上,新加坡的绿化就分了很多层。地面是草,中间是灌木,往上是茂盛宽大的树冠。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自然,一眼望去就是浓郁的绿,生机盎然。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想想中国北方,树木都是萧萧索索的,平均2米种一棵乔木的话,总有很多季节显得疏离。


新加坡的植被条件,简直是比深圳、珠海还好。对中国大陆来说,没有比两广地区还更容易长出枝叶浓密的植物的地方了。


两广地区,路边的绿化用像芒果树,再浓郁也就平均开出个10-20平的树冠。有些老榕树,树冠会很大,榕树树冠达几十平、上百平的是很普遍。可是,这种榕树一般只植在公园,或部分年份久的小区。


新加坡的公共绿化,一平米的土地,能绿化出几百立方米空间的效果,至少能分割出3-5层的叠加式绿化——有的树杈上还会寄生出大叶蕨类如凤尾蕨、竹叶蕨什么的。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在深圳的城市地段,只有丘陵山坡如笔架山公园这种地方,才能看到绿化机构专门在大树树杈上人工栽种各种大叶蕨、兰花什么的——别人自然生长出来的,在深圳是要花钱卖;在北方,不但需要花更多的钱买、可能还种不浓郁的感觉。


华东,植物不少,但是平均个头也没那么大。北方,就如前所说,很难葱茏。


这就是天生的命好,才能导致新加坡的绿化感喜人。


另外,新加坡的清洁做得好。


一方面,确实经常有环卫和绿化工人,在清扫、剪枝,自然也没人乱丢垃圾。


但是,另外一方面,这个整洁的市容感,还在与其热带海岛的气候。本身就没什么风沙,重工业。原本就不容易产生灰尘,所以植物就显得更干净、透彻。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同时,这又让人对新加坡的道路和路面的感觉很好。


可是,用心去一看,其实新加坡很多路面都只是水泥,并不像中国很多城市那样普遍铺了地砖或石材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车行道的沥青,人行道的路面,排水的水沟,候车的公交站——很少高大上的材料去装饰。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但是,人们不会感觉其低档、简陋——因为修整地平整,清扫地干净。加上这个城市的感觉都是植物多、好看、空气好、没灰尘、路上没垃圾,整体就很舒服了。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所以,新加坡的公建,看起来并不是疯狂砸钱在搞的。更像是一个素颜的贵族少女,各种好都是好在其天分和整洁。


当然,也是因为中国近十年,大小城市都在搞美颜。高规划,高投入,大手笔一划拉,都好看起来。


所以,现在如果用细致地眼光去打量新加坡,就会觉得新加坡是真的花园城市,但是这是个素颜美女。


而不是背着LV包包的精致美颜后的美女,如深圳;更不是珠光宝气、美艳之极的魅力美女,如香港、上海。


有些东西,是真的羡慕不起来——新加坡的气候,导致植物长得好、空气澄透好,真是嫉妒、羡慕都没用啊。


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的卓越,其实是跟东南亚、南亚比出来的。这些地方气候都很好,植物往地上一丢,自己就似乎能长成一棵参天。


但是,很多东南亚、南亚城市,就不能让人感觉是花园。


第一,是他们的城市,比较忽略了绿化带和社区公园的建设。主要原因是没钱。


第二,是他们的城市,显脏。脏,是真的乱丢垃圾,环卫工人少。说到底,也是没钱。


钱,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有钱,社会有序,政府有心,才能让城市漂亮、整洁又安全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有了第一桶金,就要开始整门面。把门面整好了,就更多投资和生意会进来。再把安全管好,新加坡可是接近夜不闭户般的安全城市。这一安全,资金和生意就更留得下来。


这样,城市就富裕了。富裕的城市,就敢放开手脚建组屋,人人有房住,人人就愿意干活。


新加坡是70岁工作都光荣的城市——没人一定逼你工作,老年人的生活成本可以很低,但是老人需要工作赚钱、也愿意工作、社会上也给老人工作机会。


但是因为生活能安定了,所以工作到老,人们倒也不觉得啥。


我们观察了下,新加坡也有郊区。郊区的组屋就更便宜。


大型的组屋,有的有食阁,可以理解为居民区里的大排档或农贸市场里餐饮店,消费就便宜些。几块钱新币也可以解决吃饱的问题,虽然不是吃丰富。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但是,有些组屋没有食阁。我们就看过,很多老人家会坐公交去几个站之外的食阁吃饭。公交超便宜的。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其实,新加坡这种老年人社会,老了确实还是有尊严的。上班的老人,自食其力是有尊严。不上班的老人,社区的生活成本低,可以小康是有尊严。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身体不方便的老人家,住在适老小区,有家庭医生(类似中国社康)、有社区的护理服务,日子能便利是有尊严。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花园、组屋、工作普及、食阁、安全、适老——这种城市,也算是大同社会在民生的落地。富豪者极富,但是不妨碍更多的大众普遍小康、小富。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所以,人们就觉得新加坡好。


而且,新加坡是个城市——便利而繁荣的城市。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新加坡高楼大厦多,大型商业密集,消费发达,地铁、公交便利,生活就是很方便了。还有很多公园,涵盖山海湖草地等等。


中国大城市房地产,是走向新加坡、香港、伦敦还是东京?


对于平民来说,生活的便利性,是真比北美、澳新要方便。


至少,我就更喜欢走路、公交就能让生活方便的地方,更喜欢城市。而不是开车、自己修补房屋的北美、澳新。


对新加坡做些细致的观察,主要是思考,中国的大城市,未来的走向是什么?


我去过很多国际超级都市,虽然很多是走马观花,但是毕竟也是走马过。


大城市高房价、保障房、生活成本的矛盾放大,中国的大城市又将走向何方?


财富阶层会分化。


不管是橄榄球模式,还是葫芦模式,还是金字塔模式,发达的大城市,总有最顶尖的一小撮富豪。


富豪不乐意也不会被许可,去住公共住房。


所以,必然会看到大都市会有豪宅。豪宅价格肯定是相当高。


不同的是,不同的城市,豪宅的格局不一样。


比如说,别墅是不是豪宅的终极表现?还是高层顶级公寓是终极表现?还是东亚学区房价格豪宅化是终极表现?


人口密度,决定房产终极走向。东亚大城市,都是摊大饼里含几个鎏金CBD。CBD里,自然核心地段高端住宅或公寓,代表了房价的制高点。


上班时,减少通勤时间,所以要住CBD——哪怕纽约、伦敦,也是中心地段的高层公寓频频出天价豪宅。


但是,下班时间,顶级发达城市的顶级富豪,会去住风景别墅。通勤也是控制在30-60分钟。不过,这个路子并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大城市外环快速路高峰期就是拥堵堵死,没办法开车。


然后,田园情节,本身就只适合在田园里长出来的人。


在香港、新加坡、东京这种大城市,很多人是原生的都市新市井人,大家对院子和别墅并没有情节。一个小露台,就能满足休闲茶歇的需求。并不需要有个偌大的院子去种菜养鸡的。


农民和进城农民的后三代,是完全不同的生活品味。


所以,城市中心、核心地段,综合体大盘(高端住宅和公寓),带不错的学校,有地铁,未来依然是中国大城市的房价引擎。


然后,剩下的大部分人,运气好就靠城市公共住房解决问题,运气不好、就是租商品房解决问题。


运气好,是指城市的道义好。道义好的城市,就会大量构建品质好、居住有尊严、房价又超级便宜的公共住房。比如新加坡。而且,申请条件会很松泛,很好申请。


其情况,其实很像70-90年代中国的单位房——分配式,不需要付出多少钱去买。


运气不好,就是香港、纽约这样的城市,不能说没有公共住房,但是杯水车薪,不会普及到人手一套


香港、纽约这样的城市,对中低收入者来说,是一个窘迫但是特别容易苟活的地方。


运气不好不坏,就是遇到东京那样的城市。房价说不贵,那是不可能的,也许中产容易买上房,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根本也是买不起东京房,年岁大了、就无法留在东京讨生活,要离开。


在东京,一样寸土寸金,所以房子面积就小,这样导致租金可以略低。工薪族也可以咬牙把日子去繁存简地过下去。


以后吧,超级城市总会形成一环二环三四环的概念。


二环内,就是宝地。房价贵。容易出豪宅。


然后,至少可能有20-30%的中等或低收入家庭,能够通过公共住房解决居住问题。基本就是公租房或共有产权房了。


但是,中国很难会像新加坡那么绝对,向70%以上的人口提供公共住房。因为,中国的城市常住人口是可以通过虹吸效应,人口往3、4千万突破都可能的——新加坡人口才545万,申请新加坡PR很难。


如果中国哪个大城市打算给80%常住人口发房子(公共住房),那就源源不断地总有海量人口涌入——比如上海北京那样的城市,如果来了就给户口和房子,怕不是全国一半人口都想去


对于亚洲这种人口高密度的地方,超级大城市如果没有门槛,就容易遭遇贫民窟的挑战,就像孟买。


所以,亚洲的大城市,必然是要靠居住生活成本,把超量移民挡一挡的。


三三开,中国超级城市里,1/3住顶贵的商品房,1/3住公共住房,1/3住普通商品房或租商品房。


而商品房也就开始两级分化,贵的很贵,便宜的可能不会比公共住房贵多少——深圳东部的商品房,比中环内的人才房还便宜。


因此,从投资的角度,在中国大城市,还是要买高端住宅,才能走稳未来8年。


核心地段、高端住宅、有地铁、最好带不错的学校——也就这么个永恒的道理。


中国这种人口大国,房地产新加坡式“福利化”是不可能的。


中国超级大城市的房地产格局,更容易走向“纽约+东京”混搭的情况:房价不便宜,豪宅很贵,平民住宅面积不会超大,公共住房只会解决部分群体的居住。


而且,租房会在“计划指导”把控下:哪怕市场化租赁房源,房租也不会太贵——如果不能做到普及自有住房,那就要让更多人租得起房。租房方面,中国会向欧洲靠齐——租房普遍,房租在开支里占比合理。


当然,也不会走向香港那么绝对:商品房占主流、而且普遍超级贵,公共住房虽然有、但是供应速度满足不了年轻人的需求。大部分人无论买还是租,住房开支的负担都很沉重,生活不太轻松。



—— END ——

爱住家原创文字,版权所有

图片来源:爱住家、百度、新加坡眼

新加坡华人圈等等

上一篇新闻

在新加坡,如何避免老公把房子和钱留给别的女人?一文看懂~

下一篇新闻

五角大楼计划在新加坡香会上,让中美防长见一面,美方能如愿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