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加坡当8年老师,不想被内耗,34岁裸辞当铲屎官,轻松自由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613位真人故事
我叫楚依(抖音号:Duriancat),1989年出生于沈阳。
什么?你要辞职?为什么啊?你这可是铁饭碗,这个学校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来呢!你倒好,自己不干了。
一听说我要辞职后,很多人表示难以理解。
在别人眼中,我的工作无可挑剔。每年有4次假期,享受着新加坡公务员的待遇,月薪4万多,还很有意义。
这工作,哪里不好,非要辞职?是呀,这工作挺好的,但不是我想要的。我现在每天在新西兰马场铲屎,却心情愉快。
(体验开飞机)
小时候,我们家只是一个普通家庭,但在教育方面,妈妈一直尽其所能地支持我。她鼓励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去尝试。
我学过游泳、表演、滑冰、跆拳道、电子琴等,只要我喜欢的,妈妈从来没有拒绝过。为此,家里亲戚都觉得妈妈这样太辛苦了,他们劝妈妈,让我少学一点,或者,电子琴也可以买台二手的。
妈妈婉言谢绝了他们的好意。当时爸爸因为身体不好,已经很少工作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几乎都压在了妈妈的身上。即便如此,妈妈还是选择把最好的给我。所以,我很感恩妈妈的付出。
(小时候和外婆,表姐妹在一起)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家里条件一般,只有努力学习才是以后唯一的出路。人们常说,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中考那年,我便遇到了一个好机会。
当时,我的中考成绩很好,新加坡的教育部来中国招全额奖学金生。辽宁省只招了11个人,我是其中的一个。在学习方面,我并不是死读书的那种乖乖女。
相反的,我也挺爱玩儿,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比赛,跳绳比赛啊,当领操员啊,跳舞之类的我都去参加,感觉初中就是这样玩儿过来的。
16岁那年,我来到了新加坡。初来乍到,我的英文不好,上课都听不懂老师讲的是什么。第一次和家人分开,也不太适应。
(在冰岛旅行时)
我感到了深深的压力和无助。最难克服的就是想家,毕竟年龄还小,不够独立,心理上对妈妈的依赖更多一些。那时候,我白天偷偷躲到厕所里哭,到了晚上,再排队给妈妈打电话。
妈妈一直安慰我鼓励我,后来,我慢慢攻克了语言关,一切才好了起来。
新加坡的中学分华校和英校。我就读的是南洋女子中学,属于华校当中排名第一的学校。两年后,我直升到了华侨初级学院,开始了高中生活。
这里的学校不仅仅要求学生读书学习,他们也很看重孩子们的其它技能。
曾经,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组队,参加了学校的创业比赛。我们组研发的是,利用废水里的微生物发电。在与50个小组厮杀后,又经过层层选拔,最后,我们获得了冠军。还因此得到了去美国加州旅行的奖励。
(感受法国的阳光)
那两年,我还是一边玩一边学习,两不耽误。高考之后,我进入了南洋理工大学的中文系。在那里,我遇见了爱情,也遇见了未来的“铁饭碗”。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喜欢尝试的我,参加了各种兴趣活动:韩舞社,话剧表演……
当时有一个话剧表演,选角试镜的时候,我说:“我只想演女主角,其他角色就不考虑了。”
现在想想,确实挺狂的。但是,当我有这个实力的时候,我就会通过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当然,最后的话剧演出,我如愿以偿做了女一号,获得了满堂彩。
(出演话剧女主角)
时间过得很快。2015年,我和同学们一起拍了毕业照。之后,我开始了高中的教学生涯,这一教就是8年。
刚开始,我很喜欢这份工作,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满足感。而且我本身很喜欢分享,教书育人正好和我的心意。不过,我每天要面对的是不同状态的学生,因此挑战满满。
在新加坡,华人比例大概占到70%多,大部分都是祖父辈从中国下南洋过去的。它虽然是一个双语国家,大家主要讲英语和各种族的母语,但是他的行政语言和日常用语都是英语。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孩子从小对中文就不感冒,所以我要绞尽脑汁激发他们的兴趣。
(我和学生们)
而且,大家的中文水平普遍不好。他们会说会听,但是不太会写和读。虽然高中也有中文课,但是学生们只要考到及格就可以,甚至可以不算成绩。再加上周围人都说英语,这也导致他们对学中文没有动力。
可是一门语言,如果不经常讲的话,就会越来越生疏。为了让学生们提起精神学习,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们信心。只要有足够的信念,就可以做到。
后来,我在上课的时候会加入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进来。一旦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我就会给他们各种夸奖和鼓励,来增加他们的信心。
(和老公一起,大学毕业了)
我还会讲一些关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比如说端午节、中秋节的由来,我们为什么要吃月饼、月饼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讲这些也是想要告诉孩子们,不管我们人在哪个国家,都不要忘了自己的根。
幸运的是,通过我的不懈努力和影响,学生们不再抵触中文。有的学生决定以后也要做华文老师。这让我觉得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
教了两年中文后,我变成了学校的文学老师。当时我们部门十几个人,只有两个文学老师,我正是其中的一个。
我要教的这门文学课,需要的备课量非常大。因为当时学校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供我参考,所以我经常备课到凌晨两三点。
(感受土耳其风俗)
之所以这么辛苦,也是想让课程更精彩一些,更有深度一些,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学到的知识再多一点。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我的辛苦付出之下,我带的第二届文学班的学生,考出了学校8年以来最好的成绩。
这件事让我觉得蛮骄傲的。我从小就喜欢文学,也一直做语文课代表或学习委员。现在能把热爱当成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自我价值的一个体现吧。
前几年新加坡文学课教改,我被学校派去做相关教材的备课研讨。之前我只能坐在台下,仰望台上的人做各种分享。他们都是新加坡教文学的资深老师,很令人羡慕。当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站在这个舞台上,那该多好啊。
(和袋鼠亲密接触)
没想到几年后,我真的变成了台上的那个分享者。这让我觉得工作更有价值了。
和国内不同的是,新加坡的老师没有年假,我们是跟学生一起放假的。一年放4次假,两个长两个短。
每个长假我都会去不同的国家旅行,尝试不同的体验。年底长假的时候,我还会带着妈妈一起飞往别的国家,比如欧洲、澳洲。我想趁着妈妈还能走动的时候,多带她出去看看。
(带妈妈去奥地利旅行)
这份工作,不知不觉中,我已经做了8年。在别人眼里,这是非常稳定的铁饭碗,月薪4万多,而且,我们学校也是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来的好学校。
但是,我决定辞职!
在新加坡,老师属于公务员。这种性质也就决定了教学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而另外2/3的时间都要做很多行政工作。
这就要求我必须拿出很多很多时间,负责那些与教学无关的额外工作,比如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中文相关的活动,用软件给老师们分配教室,制作课表等等。
这些事情跟教学没有丝毫的关系,却占据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让我感到压力很大,内耗严重。
我只想和学生们在一起,安安静静地教书,但如果想要升职拿到更多奖金的话,就必须做一些抛头露面的组织工作,这些都是我不喜欢的。
(生活不应该有太多束缚)
虽然我也负责过这些事情,而且完成得很漂亮。但我不想再这么耗下去了,长此以往,导致我颈椎腰椎都出现了问题,甚至还有了焦虑症。
更叫人产生精神内耗的,是做事讲求高效率的我,经常被工作中一些死板的条条框框束缚。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对于我的这个决定,有朋友觉得,我现在工作这么稳定,只要不出大的错误就不会被裁员,放弃这个铁饭碗真的太可惜了。但我不想再继续一份内耗严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工作。
我还没有老,人生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我完全可以去尝试其他方面,试过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否合适,反正现在做得也不快乐。
于是我决定裸辞。我打算好好想一下未来新的方向,在这段时间给自己一点空间,好好放空放一下。
(大家好,我是楚依)
辞职后,我从一名老师变成了铲屎官。我来到了新西兰的农场,这里有几十匹大马和迷你马,我很喜欢小动物,每天要做的就是给它们清理马粪,打理花园,照顾小马等。
要知道,新西兰的紫外线非常强。每天,我头顶烈日去铲马屎,然后用小车把它们推到粪坑里。这纯粹是个体力活,但我做的时候心情非常放松。
相比于新加坡的快节奏,新西兰就叫人轻松多了。在这里,我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白天干活的时候,到处都可以听到悦耳的鸟鸣。
干完活儿之后,夕阳西下,我就躺在外面的草地上看书,或观察孔雀回家。它们都是在树上睡觉的,我可以在树底下躺两个小时,只为了看它们是如何回家的。所谓生于野,而安于室,生于室,而心向野。
我会做很多适合放空的事情,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好好疗愈一下身心。我觉得大自然的疗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在阿姆斯特丹留下爱的足迹)
在快节奏和相对物质的新加坡,我身边有很多30初的女性朋友,聚会时聊的最多的就是买包买表和医美。这些东西我并不排斥,但只有这些就显得太过乏味。
我更欣赏那些带着宝宝学自由潜,玩滑板,每年给自己订书单的好友。读书和旅行对我来说,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平时,我们的旅行也是充满各种体验的非打卡式旅行。喜欢小众路线的我们,当别人去戛纳逛赌场时,我们浮潜去海底博物馆;当别人去意大利的佛罗伦萨买包时,我们在多洛米蒂遛羊驼。
我们来人间一趟,就要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
(灵魂伴侣是最好的陪伴)
我是一名重度恐高者,即使在天桥上看底下的车都会腿软,心跳加速,感觉呼吸不上来。但我又喜欢追求刺激,看起来很矛盾吧?
可我偏偏又喜欢刺激的事。我之前在意大利玩了滑翔伞,觉得还不错。去年又在法国尝试了跳楼机,这一次,我在新西兰完成了4千米的高空跳伞。
明明自己是恐高症,在前一天怕到拉肚子,但我还是想体验一次。我觉得如果再不做的话我们就老了,为什么要一直等下去?我不喜欢把事情一直往后拖,我能做的就是把很多事情提上日程,尽早实现。因为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样。
(挑战高空跳伞)
就像这次疫情,3年的时间我没办法回国,也没有见到家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在能做的时候不要去等,时间是不等人的。
当然,我能做出辞职的决定,离不开老公的支持。他也是我勇敢选择的底气之一。
我们是大学同学。他小时候就来新加坡了,现在是一名摄影师,很有艺术天分。可以说我们是三观完全一致的灵魂伴侣。
2018年,我们在北海道的冰教堂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婚礼。因为我是东北人,很喜欢冷的地方。可惜,新加坡只有夏天。
(北海道婚礼)
我们想办一场特别而温馨的婚礼。无需很盛大、很繁琐,参加婚礼的只有双方家人和几位亲密的亲戚朋友。
我老公拍过很多的婚礼,他发现大多数婚礼都千篇一律,结婚那天,反而是新娘最累的一天。我们觉得不应该这样,所以用我们喜欢的方式办婚礼,所有人都轻松自在,也很舒服。
婚后,我们喜欢尝试不同的事。我们偶尔会跟一群年轻的滑板爱好者一起刷街。前段时间我又迷上了火漆和插花,觉得做这些的过程不仅可以发挥创意,而且相当疗愈。
(在冰岛自拍婚纱照)
如今,我们已经携手走过了五个年头。有着共同观点、爱好的两人,能彼此相伴去看看这个偌大的世界,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
我常说,人生没有固定的公式,也不要给自己设限。跳出舒适区才能实现突破,我的人生是用来体验的。
【口述:楚依】
【编辑:小骨头】
我们不能走过不同的人生,却能在这里感受别人真实的故事,而且,每个故事都有真实照片噢!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真实的故事,请关注我们吧!@真实人物采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