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加坡生活群里,那个跟你换钱的人
在新加坡,你肯定遇到过换钱的事儿吧?
或者是在新加坡赚钱了想寄回家孝敬家中的父母,或者是在新加坡买房置业,想把国内的存款汇到新加坡来......
总而言之,在新加坡的中国人,总会因为各种原因需要把人民币换成新币,或者把新币换成人民币。
出于汇率的原因,大家对私下换钱应该并不陌生。各种微信群里就经常有人换钱,说好的生活群,到最后都沦为了换钱群,“出XX新币、收人民币、支付宝汇率”,都成了进群的通关暗语。
然而你可知道?私下换钱这回事儿,可不是交换一下身份信息,互通一下银行账户这么简单。
相反,一不小心,私下换钱就可能损失巨款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钱被骗走只是最初级的形式,还有的人因为私下换钱违反规定被罚巨款甚至触犯法律。
所以说,千万小心新加坡生活群里跟你换钱的那个人……
01. 新加坡换钱被骗实录
华人下南洋打工谋生的历史悠久,在新加坡赚钱,把钱汇给家人回中国花的这种模式非常常见。所以说,换钱这个事儿在新加坡的华人中间从来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相对应的,因为换钱被骗的事儿也不是近年来才有。只是这些年来,随着支付方式的更替和进步,新加坡通过微信群私下换钱被骗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数额几百元,有的高达上百万。
下面这些事例,都是那些私下换钱的前人帮你踩过的坑……
一般来说,小额换钱虽然被很多人认为:就这么点儿钱,有什么好骗的?但是实际上,积少成多,小额换钱的风险依然存在。
2018年,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因为家里急需用钱,就想找人通过支付宝换点人民币。通过微信发布消息说要换8000人民币,当天骗子就添加了他的微信,说可以换。之后这个骗子给了受害者POSB账户。受害者当时因为着急没有考虑那么多,第二天就给骗子转了钱。
转之前两方说得好好的,结果转完,骗子以支付宝账户名字不对为原由,迟迟不把人民币转出,然后就没有消息了,骗子的微信朋友圈更是把受害者屏蔽了,给受害者的电话号码也是不对的……
虽然说这位受害者事前没有做好核对也有失误,但是即便是小额换钱,也有骗子无孔不入,可能在他们的眼里,“苍蝇再小也是肉”。
然而,一味只是“小苍蝇”,远远满足不了另一些骗子的胃口。
早在2017年,新加坡就出现了微信私下换钱的系列大骗局,至少6人损失数百万人民币。
涉嫌换钱骗局的施骗方名叫袁超,是一位一直活跃于各大换钱圈的兑换达人。据爆出的信息显示,此人籍贯四川,持SP在新加坡居留,长期活跃于金沙酒店,从事人民币和新币兑换,以及酒店客房买卖的服务。
据受害者A描述,他跟袁超是之前有过换钱经历的,所以彼此也有一定程度的信任。然而好景不长,之后袁超就开始拖着不还钱,偶尔联系上也说借给朋友了,暂时还不上了。
受害者累计换出8万新币,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另外一位受害者B跟袁超平时都是小额换钱,一次换个1000新币左右。前几次袁超的表现也比较靠谱,然而就在一次换钱过后,她再也联系不上袁超这个人了!
受害人B随后去报警,同时在换钱群里询问袁超的情况,发现同一时间还有别的受害者。袁超之后在群里说,有钱了会还给受害者们,但一直没有。还威胁受害者们如果报警了就看着办。
因为受害者B多次催袁超还钱,他的微信也屏蔽了受害者B,完全无法联系上。而警方这边因为证据不足甚至无法界定这种行为为诈骗,只能定性为失信罪处理,性质上也不过相当于逾期还钱,致使袁超还能继续在各个微信群中行骗。
还有一位受害者C,她的被骗金额较大,受骗经历也更为离奇。
受害者C是在新加坡一个微信实名制换汇群里认识袁超的。2017年1月10号当天,袁超主动微信联系到受害者C,告知他目前有一位客户急需人民币50-100万,可以用新币和受害者C兑换。
与此同时,袁超还强调客户和他同意当面现金交易,以保证钱财安全。受害者C考虑到当面交易比较稳妥,便同意可以在次日进行交易。
交易当天,袁超没有到场,受害者C见到了两个所谓的“客户”和“客户”带来的现金,多次确认信息后,受害者C当面完成转账。
却不料,之后,两位“客户”突然翻脸,一个说没有收到任何钱款,无法给出现金。另一个强调自己只是中间人,不知道任何情况,也是被骗。
更离奇的是,两人随后跑进了赌场,而受害者C因为PR身份,没能进入赌场,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个骗子跑掉。即便事后报警,找回这笔钱的概率其实也非常之低……
要说袁超这个事儿呢,多少还有点蛛丝马迹可寻,新加坡还有很多携巨款潜逃,直接消失不见的所谓“私人换钱”商。
2016年,一名涉嫌在新加坡经营“地下钱庄”的38岁中国女子李霞失踪,失踪时她已拿到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在过去几年里也一直以高于市场大约0.5的汇率为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汇款到中国。
结果某天,她突然失踪,卷走在新加坡工作的200多名中国人高达4000多万新币(约合1.84亿人民币)的汇款。
李霞的事儿在当年闹得沸沸扬扬,其实类似的事情不止一件,只不过都没有这起换钱诈骗数额高而已。
看了这么多例子,可以大概总结一下私下换钱的骗子常用“套路”:
通常来说,私下换钱之所以受到很多人欢迎,就是因为兑换汇率较高。很多人为了节省或者说赚那么几百块的差价,会选择私人换钱。骗子们也正是瞅准了这一点,以优惠汇率为诱饵,钓受害者上钩。
据受害者们爆料,袁超、李霞等人在私下换钱的时候,最高甚至能给出比汇款商高0.5的汇率。也就是说,汇款商那边,1新币换4.5人民币,他们这边就能给出1新币换5人民币的优惠条件。
再结合没有手续费等优势,很多人都会为了省钱而选择他们,迈出受骗的第一步。
小额换钱的情况通常不会涉及当面交易,骗子们在提供信息的时候往往就会提供一系列假信息,即便日后骗局揭穿,受害者也联系不到他们,这是骗子们的惯用伎俩之一。
更高级的换钱骗术有两种,一种就是当面交易以降低受害者戒心;另一种则是潜伏多年,一朝翻脸。
统一当面交易的骗子一般都有团伙,他们有组织有计谋,步步为营——请小时工演戏,借口确认账户拖延时间,借口肚子饿金蝉脱壳……袁超行骗就曾用过此种手段。
再说李霞,她在被揭穿骗局之前,起码做了三五年的换钱生意,也是有口碑、有信誉的。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更多人选择找她换钱,她手中积累的钱也越来越多。
谁都不会想到,老老实实做了这么多年换钱生意的人会一朝翻脸,然而这样的人一旦翻脸,卷走的肯定都不会是小数目。
02. 犯法而不自知的换钱人
以上提到的,都是因为私人换钱而深受其害的受害者的故事。殊不知,私人换钱的过程中,还有那么一些人,莫名其妙地成了别人眼中的“骗子”而不自知。
在新加坡私下换钱,一般是新币走PayNow、Pay Lah,人民币走支付宝微信,非常便利。
但是从2019年2月1日起,私下换钱,就是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2月14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两高)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自2019年2月1日起,有以下两种行为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1、倒买倒卖外汇
指在中国境内直接以现金倒买倒卖个人手中的外汇。
2、变相买卖外汇
指在形式上进行的不是人民币和外汇之间的直接买卖,而采取以外汇偿还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偿还外汇、以外汇和人民币互换实现货币价值转换的行为。
非法进行外汇交易并获利超过10万人民币,或者总额达到500万人民币,就是刑事犯罪,罪名是非法经营。
这也意味着私下换钱,可能涉嫌违法!
举个例子,在新加坡,当天汇率是1新币=4.9人民币,但是你以1新币=5人民币的价格换给了别人,每新币赚了1毛人民币,这就是变相买卖货币。
一旦获利超过10万人民币,或者换的总额超过了500万人民币,就是违法。
虽然获利10万或者换汇500万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是在《解释》中也指出这是累积数字,所以小额面值换汇也可能成为刑事犯罪的诱因。
其实早在此公告发布之前,英国就已经有华人因为私下换钱而涉嫌洗钱被调查,为新加坡的华人们敲响了警钟。
小莉在英国一所大学读研,2017年9月入学后加入了一个私人换汇微信群,群里人大多有用人民币兑换英镑的需求。
因为汇率比银行利率低,加之没有手续费,小莉一直觉得很方便。直到去年11月,她应一个同学的请求,开始帮助对方进行私下换汇。具体操作是,与不同的人接头领取现金,然后再用自己的银行账户,把钱分别汇入换汇人的英镑账户里。
自认为不是太大的事儿,小莉不仅痛快答应,还一连帮过几次,多的时候能领到几万现金;拿到钱后,就往不同账户汇款,有人几百、有人几千。而小莉自己,并未收到任何金钱回报,只是被那位要求帮忙的同学请过几次饭。
却没想到,三个月后,当小莉再次从接头人手里拿到现金时,被警方抓个正著,拷上手铐送到警察局。
后来她才知道,来送现金的“接头人”其实早被警方盯上。随后,小莉因为“洗黑钱”被起诉,入狱扣押。在狱中,她惊讶地发现,还有几个中国留学生,也因为类似原因被抓。
这时,小莉才意识到,私下换汇涉嫌违法,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为尽快了结案件,小莉最终决定认罪,并在收押两个月后收到法院判决:因涉嫌洗黑钱被判处缓刑,被罚做义工。
这是非常典型的当小白帮人洗钱的例子。就算你知道自己的钱是正当得来的辛苦钱,你怎么知道对方也是一样呢?又怎么能放心地跟别人私下换钱呢?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私下换钱,很有可能就在无知无觉中成了“洗黑钱”。
在新加坡,洗钱也是重罪,甚至会坐牢。而且,一旦接受调查,长期准证、永久居留申请、公民申请等等都会受到各种负面影响。
而且,在新加坡,除了私下换钱,许多大额现金如不能提供合理来源解释,都存在“洗黑钱”风险:比如大量现金持有者和银行转账的隐患。
先说大量现金持有者。
2019年5月12日,一名48岁中国藉男子在樟宜机场入境新加坡的时候,没有申报随身携带的10万4000新币,和8515元人民币现金,被执法人员逮个正著。
后他因违反了新加坡《贪污、贩毒和严重罪案法》,被判罚款5000新币。
再来说说银行转账的隐患。
小编初初看到,也有些不明白,这些人收银行卡是为了什么呢?于是就去搜了搜,结果,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因为银行卡和大家的身份信息都是捆绑的,所以很有可能有不法分子利用银行卡信息盗取财产或者个人信息。
再严重一点的,很有可能利用银行卡去洗钱。有专门的团伙收购各种卡证后,使用这些“实名不实人”的银行卡,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犯罪活动。
今年4月,新加坡警方发表文告说,有八人涉嫌提供无照付款服务:在没有执照的情况下从事付款服务生意。涉事者会用自己的银行户头,为他人转账,并从中抽取佣金。
违规者一旦罪成,可被判罚款高达12万5000元,或监禁长达三年,或两者兼施。
所以说,为了避免洗黑钱,要拒绝别人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进行转账;在银行卡不用的时候,也要去银行注销账户,避免被盗用个人信息或被利用实施洗钱。
03. 新加坡换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其实,换钱这里面的门道和规定真心不少,在新加坡生活和工作也免不了有钱在中新两国进进出出,那么,你首先就得知道这些规定:
1、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个人汇款额度为5万美元。
从中国到新加坡的个人汇款,允许用途包括: 因私旅游、境外留学、公务及商务出国、探亲、境外就医、货物贸易、非投资类保险、咨询服务等。
如果金额超过5万美元,需要提供相关资料。例如:如果申报的是学费,就需提供学费缴费单等。但要注意,海外汇款不得用于境外买房、证券投资、购买人寿保险和投资性返还分红类保险等尚未开放的资本项目。
从新加坡到中国的汇款,收款人如为境外个人经常项目下经营性外汇或资本项目下外汇的汇入汇款,无论金额大小,收款人均需到银行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 如果收款人为境内个人,金额在等值3000美元以上的汇入汇款要看是否办理了国际收支申报。
2、中国与新加坡之间的入境,携带人民币现金超过2万,外币5000美元以上需要申报。
中国方面的规定是:从中国入境新加坡,携带人民币现金超过2万需要申报;携带总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以下的,需要向银行申领《携带证》。
从新加坡入境中国,携带人民币现金超过2万需要申报;携带等值5000美元以上,需要申报。
新加坡方面的规定额度比中国的要大,携带超过 2万新元 的现金出入境才需要申报,所以两国出入境携带现金还是以中国方面规定为准。
新加坡方面的规定额度比中国的要大,携带超过 2万新元 的现金出入境才需要申报,所以两国出入境携带现金还是以中国方面规定为准。
3、第三方支付(如支付宝,微信等)当日5万以上交易也要上报央行;个人单日跨境汇款/交易超20万也要报送央行。
如果真的需要换钱,首先,须得遵守以上所有法规;其次,必须找正规渠道。
在新加坡换钱的正规渠道主要有三种:
1、货币兑换商。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遍布全岛的货币兑换商处换钱。几乎新加坡的每个商场都会有至少一家货币兑换商。如果换的金额有点大,想找划算一点的货币兑换商,就去牛车水。
ps,去牛车水也要找有资质的货币兑换商,那些无照经营的“地下钱庄”可要不得!
2、银行汇款。
去银行换汇的方法就是带身份证,一定是换汇本人的身份证,直接向银行申报用途后,就可办理了,不过换汇的额度不要超过上限(5万美元)。
通过银行汇款可以选择的方式也有电汇和汇票两种,电汇速度快,可直接汇入收款人账户,但也是最贵的汇款方式,银行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汇票需要自己携带出境,到国外后,在当地银行开立账户,由银行将汇票里的金额直接兑现。留学生的话,也可以用汇票直接支付学费。
3、携带现金。
没啥可说的,注意额度和入境申报就可以。
以上三种才是新加坡换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小编清楚,有的时候,大家换钱的金额不大,也犯不上专门跑一趟银行或者货币兑换商,就想着私下换点钱,方便省事。
但是看过这么多坑,还是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私下换钱,没出事儿还好,一出事儿,万一钱没了,人还犯法了,这可怎么好?
说了这么多, 你还敢在新加坡私下换钱吗?
资料来源:
1. 知乎: 中国人在新加坡容易跳的坑之一:换外汇
2. 每日头条: 在新加坡私下换人民币,被骗走130万!
3. Nestia:新加坡私下换外汇被罚巨款,甚至逮捕入狱?已有华人中招!
4. 狮城新闻:中国女商人被骗走150万,在新加坡私下换钱风险有多大?
5. 新加坡红蚂蚁:微信红包被本地商家当作“换钱神器” 手续费高得离谱
6. 新华社:一套银行卡叫卖1500元以上,被用来诈骗和洗黑钱——非法买卖银行卡调查
7. 新京报:中国女子新加坡开钱庄 疑卷走近两亿汇款
8. 新加坡头条:中国男子带太多现金入境新加坡,被罚5000新币
9. 联合早报:无照代人转账 11女子被调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