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分析师:新加坡大众杂货零售业务 仍有提升“渗透率”空间

《联合早报》中文版1月26日报道:中期内新加坡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将超越通货膨胀率。分析师认为,新加坡大众杂货零售业务仍有提升“渗透率”的空间,在高通胀下,消费者对食品杂货的需求上升,杂货零售业务有望获益。


分析师:新加坡大众杂货零售业务 仍有提升“渗透率”空间

国际信评机构惠誉(Fitch)旗下信息服务公司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分析师哈德比(Linda Hadebe)在发布报告时指出,新加坡的大众杂货零售(mass grocery retail)市场发达,业者数量多,再加上新加坡地理面积小,消费者青睐品牌,其他业者进军该市场的空间不大。但是,由于大多数新加坡家庭属于高收入家庭,业者仍有机会提供创新和优质产品来抢占市场。

她预计,2023年新加坡家庭可支配收入将同比增长4.8%,与通胀率持平。但是,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在这一年里将不会立即改变。在2023年至2027年的这段时期内,预计家庭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3.5%,高于2.6%的平均通胀率。

报告指出,高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美元,约6万6000新元)占新加坡家庭总数的比例将从81.1%增加到2027年的89.1%,新加坡将超过澳大利亚,居亚太地区首位。这将推动消费者对高附加值产品的需求,从而支撑超市业务的中期表现。

去年12月,韩国最大的零售商——易买得公司(E-Mart)在裕廊坊(Jurong Point)和NEX购物中心设立两家Emart24便利店,主要经营韩式快餐和泡菜、紫菜包饭等即食食品。便利店主要是满足顾客便利性以及应急需求,产品售价一般高于普通超市。

哈德比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新加坡的大众杂货零售业已经成熟且高度饱和,但对便利产品的需求依然强劲。Emart24主打韩国产品,这种‘专门’便利店在未来是有潜力的,特别是在新加坡等发达市场,消费者甚至可能会将在这些便利店购物视为一种体验式消费。”

新加坡超市渗透率仍可提高

有分析师认为,新加坡的超市渗透率仍有提高的空间。星展集团在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与其他亚洲城市相比,新加坡现有超市数量相对于人口的比例还处于较低水平,超市业务还有提高渗透率的空间,“增长机会比比皆是”。

报告指出:“要达到中国香港的(超市)渗透水平,业者还有开设125家新店的空间。此外,根据新加坡未来20年的住房发展计划,有些地区被划为新的大型住宅区。我们估计,这些住宅区将可容纳多达70个新店面。”

星展对DFI零售集团(DFI Retail Group Holdings)和昇菘集团(Sheng Siong)的评级为“买入”,甚至将后者的目标价从此前的1.76元上调至1.92元。

报告指出,高通胀促使消费者减少外出就餐,食品杂货需求便一直保持弹性。在2023年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上升的预期下,相信超市业者或能搭上这辆顺风车。

今年通胀压力高 低价产品需求上升

哈德比说:“提供食品和饮料等消费必需品公司的股票,即使在经济衰退下也往往表现良好。由于2023年通胀压力高,消费者对低价产品的需求上升,提供自家品牌商品或更便宜食品和饮料的杂货商,将有机会增加销售而获得更高的利润和企业收益。”

辉立证券的首席股票经纪谭莹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提醒,虽然DFI零售集团的业务将会从中国的重新开放中受益,但由于集团的交易货币是美元,因此投资者将可能面临汇率风险。

上一篇新闻

中式小火锅,盯上新加坡年轻人

下一篇新闻

二十年游历分享之303:亚洲82:新加坡19 纽顿美食中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