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新冠疫情的三年间,各种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直接影响了大家的留学计划。

越来多留学家庭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既然走不远,那就留在附近吧。

有着“花园国家”之称的新加坡,不仅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距离近、费用低,而且是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较强的国家,更重要是和中国的文化底蕴极其相似。

新加坡和其他留学国家相比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优势,那就是人性化的陪读政策。它允许16周岁以下学生的母亲、祖母或外祖母前来陪读。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因素,对于国内大多留学家庭来说,新加坡是最理想的低龄留学国家。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新加坡的教育代表着亚洲的领先水平,这一点毋庸置疑。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说:“对新加坡人来说,不论种族、宗教或语言,我们必须让有天赋才能的年轻一代接受最高的教育,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新加坡整个教育体系开始推行精英教育,融合中西方教育特色,因此新加坡教育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参照对象。

新加坡现行的中小学教育体系将学校分为三个类型,即政府学校、私立学习以及国际学校

不同类型的学校,入学要求并不相同,尤其是政府学校对国际学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

  • 政府学校:国际生想要进入政府学校必须要参加友新加坡教育部统一举办的入学考试,也就是AEIS。

  • 私立学校:新加坡私立学校和大多数国内私立学校一样,虽然门槛比较低,不需要参加AEIS,但是学费非常昂贵。

  • 国际学校:作为一个多元化国家,新加坡开设的国际学校非常丰富,和私立学校一样,不需要参加AEIS考试,部分学校要求申请人通过校内的入学测试。


对于将新加坡作为留学跳板的国内留学家庭来说,国际学校是他们的主流选择。

新加坡国际学校基本上都是IB体系,作为全球公认的最高水平课程,IB文凭被全球近1000所大学承认,而且新加坡国际学校的IB教学在全球处于领先的地位。

2022年新加坡IBDP平均分为37.49分,连续5年全球第一,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也就是说,进入新加坡国际学校,IB成绩能够达到新加坡的平均线,就等于掌握了申请英美澳加新知名世界名校的钥匙。

去年年初,英国《每日电讯报》曾对牛剑、剑桥近三年的录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前三名的生源国全部来自新加坡,其中莱佛士初级书院高居榜首。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2022年剑桥大学公布的录取情况中,新加坡录取率高达17.8%,远远高于中国和香港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新加坡中学被称为“牛剑摇篮”,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学生将目光转向美国高校或者多国混申,录取战绩都非常亮眼。

尽管不走出国门,新加坡境内还拥有亚洲高等教育的Top2,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总的来说,新加坡不仅教育多元化,升学途径同样具有多元化的趋势,世界顶尖大学都能看见新加坡留学生的身影。

无论申请美国还是英国,新加坡都是当之无愧的黄金跳板。

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低龄留学成为国内留学家庭迫切想要抓住的“救命稻草”。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国内双减政策推行,国内鸡娃风气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也有很多“不鸡娃不罢休”的家长们,将目光聚焦到新加坡。

结果他们发现:原来还有国家比北京海淀还要卷...

的确,就像很多东亚国家一样,新加坡教育在“鸡娃”和“内卷”方面,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新加坡,“怕输”(Kiasu)就像是箴言一样刻在每个学生的心底里。新加坡国内甚至还流传着一份“怕输哲学”。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不只是中国高考是独木桥,新加坡的学生们在每个升学阶段都在过独木桥。

  • 第一次分流:小学三年级,学生需要参加GEP测试,成绩好的学生会被分到天才班;

  • 第二次分流:小六会考,分数最高的5%直接入读6年制直通车课程。50%学生进入普通班,修四年制课程。45%学生进入普通工艺班,修5年制课程。

  • 第三次分流:中学毕业加O Level考试,10%的学生可以进入两年制初级学院。剩下的学生进入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相当于国内的大专。

层层分明,犹如一个庞大的教育机器,将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筛选、分流、教育、输出到社会的各个层次。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新加坡残酷的升学分流制度,让所有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处于极度高压之下。

学生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卷,学区房、补习班、兴趣班等,坚决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2021年新加坡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8%的受访者家中孩子正在接受补习,而从未补习的仅占7.8%

另一项研究则指出,新加坡家庭花在补习班的费用达到11亿新币,85%的 13-19岁学生每周需要补习4小时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因为“怕输”,在新加坡几乎可以看到人人补课的局面,将其称之为“补习大国”也不为过。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一个发布补习信息、学习排名和教学质量的论坛,直接被称为Kiasu Parents,也就是“怕输家长们的论坛”。

长期在精英主义教育的主导下,怕输成为了新加坡人的价值观,不进则退,只有不断竞争才能抓住前进的机会。

虽然,新加坡已经公布了重大的教育改革计划,将于2024年全面取消中学分流,设置了“学科分级计划”。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这一计划直接颠覆了实行多年的以分数分流的新加坡教育制度,以学生不同学科的表现来进行分级。

尽管教育改革的方向趋于更加开放和包容,但是刻在骨子里的“怕输”基因也会一直推动新加坡教育向前发展。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央视纪录片《无声的革命:新加坡教育解读》中,揭露了分流的新加坡教育带来的问题。

纪录片中,伊莎贝尔和哈姆卡两个孩子虽然都在各自的教育层次中过得不错,但他们身上缺少激情,更缺少一种打破隔阂的斗志。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竞争导向的精英教育的确能够以最高效的方式筛选人才,虽然它是一个相对透明的上升通道,但是教育从来都不是工具主义的。

分流教育机器对孩子的成长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迟发育的孩子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未曾发力就已经被“下放”到另一个赛道。

而一直处于Top级赛通的学生早早地形成了阶级观念,他们不愿意和其他赛道的学生交朋友,甚至将身边所有人都当做竞争对象。

很多人或许已经发现了,中国、日本、韩国都诞生了不少世界知名的人才,但是偏偏很少听到新加坡走出了。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如何解决复杂问题》的作者在教育问题的讨论中提到:在新加坡的研究人员,礼貌有加、技术过硬,但是在创造性的职业生涯面前止步不前。

这些孩子聪慧、勤奋,却只会像机器人一样开展研究,我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创造力的火花。

卷,不是不行,毕竟中国学生从出生就开始各种卷。但是卷错方向是不行的,尤其对于留学教育来说,方向错了,就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可能付诸东流。

尤其是对于计划申美本的同学来说,在以英国教育为基础的新加坡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能不能融入新的校园生活成为最大的挑战。不少孩子在异国他乡面临社交和学业双重高压,抑郁指数持续上升。

另一方面,低龄留学+陪读,虽然称得上是最人性化的政策,但是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妈妈独立在新加坡鸡娃,没有自己的工作。

“怕输”的新加坡,低龄留学的天堂,这里有人爱,也有人恨

自我焦虑和将焦虑传递给孩子成为日常,长期以往母子/母女关系僵化,这更是得不偿失。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从近几年的低龄留学现状来看,一批又一批的中产家庭决定离开新加坡。

没有完美的留学国家,更没有完美的教育。在教育方面为人称道的新加坡同样是不完美的。

近年来,新加坡低龄留学已经成为留学圈的神话,各种中介机构宣传:无论中产还是工薪家庭,无论想申牛剑还是藤校,新加坡都是物美价廉的选择。

低龄留学家庭选择新加坡原因有很多。有的是逃离内卷的国内应试教育,有的是为了让孩子提前融入国际化教育,有的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机会进入顶级名校...

但是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新加坡教育,也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低龄留学。

选择留学目的地不是简单的选择题,新加坡低龄留学不是万能的良药,理性选择才是上策。

现代社会我们越来越喜欢将教育看作一项投资,这一想法其实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也忽视了孩子作为主体存在的价值。

在低龄留学白热化的阶段,我们更应该冷静地思考: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为的是什么?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上一篇新闻

飞叔的旅行笔记(连载)第五篇:《美丽富饶岛国新加坡》

下一篇新闻

一个月10万人民币的新加坡豪华月子中心长啥样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