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7日 星期日

马来西亚郑和海洋文化周:如果没有郑和,马六甲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六百多年前,郑和七次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

马来西亚郑和海洋文化周:如果没有郑和,马六甲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在马六甲的郑和文化馆里,人们在观看有关这位航海家的视频。(图片来自纽约时报中文网)

1月6日,由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马六甲郑和朵云轩艺术馆以及马来西亚多个华人社团和文化团体共同举办的“郑和海洋文化周”在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落下了帷幕。

六百多年前,“三宝太监”郑和奉明成祖之命七次下西洋,彰显明朝国威,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这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人们常常将其以“麦哲伦航海”、“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比,认为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下西洋期间,郑和五次驻节马六甲,缔结了马六甲与他的不解之缘。时至今日,在马六甲还有很多郑和的“痕迹”——当地至少有两家宾馆以“郑和”的名字命名。

没有郑和,就没有如今的马六甲

马六甲城曾是古代马六甲王国的首都,也是海上贸易重要中转站,当年郑和奉命出使诸国,曾多次停泊这里,每次登陆,郑和都率领官兵屯扎三宝山。三宝山脚下如今还保留着一座三宝庙和一口相传为郑和下令挖掘的三宝井。

郑和驻扎期间,船队停泊马六甲海域,没有占领一寸土地,甚至一芥不取,是名副其实的和平使者,同时,他对邻国军队入侵进行调和并护送马六甲苏丹祖孙三代朝贡往返,为马六甲王朝的建立与巩固打下了基础。

马来西亚郑和海洋文化周:如果没有郑和,马六甲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三宝山下的三宝庙。(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据马来古代文学经典《马来纪年》记载,郑和曾组织当地军民筑起古城墙,修建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晚上派人昼夜巡逻,制订一整套警卫制度,不仅扫除了城内的不安定因素,也利于都城的保卫,使得马六甲臣民在此后的百余年里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另一方面,郑和还曾在马六甲三宝山麓设立官厂,囤放粮食、货物,消灭了海盗的侵扰,帮助马六甲成为当时东西贸易活动的主要商港。马六甲当地的人民对郑和的功绩十分感佩。郑和研究会会长林源瑞曾经感叹:“如果没有郑和的出现,马六甲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95%以上的马六甲清真寺都深受中国建筑的影响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为纪念郑和,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出资在马六甲修建了郑和文化馆。文化馆是一处不规则的红色二层建筑物,展品包括当年郑和下西洋所带的瓷器、海产品、宝船模型,以及船员的生活场景等,向游客诉说着郑和的故事。

马来西亚郑和海洋文化周:如果没有郑和,马六甲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郑和文化馆外部图。(图片来自马来西亚旅游局官网)

“郑和对马六甲帝国贡献良多,”陈达生是郑和文化馆的创始人,他说,“在马六甲,95%以上的清真寺都深受中国建筑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历史学家郑一钧认为,郑和给这片区域带来了中国的生活方式。“在马六甲当地的历史,这种影响很明显”,他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开始穿中式服装。中国人也和当地人通婚。两种文化发生融合,中国人成为了当地社会的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

科技日报,2014年7月1日,郑和下西洋五次驻节马六甲 曾在当地筑起古城墙

中新社,2005年3月16日,探寻郑和之路:没有郑和 马六甲历史或改写?

纽约时报,2015年1月7日,在马六甲寻访郑和的足迹

(原标题:马来西亚“郑和海洋文化周”落幕:“如果没有郑和,马六甲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来源:华舆 编辑/梦锡

马来西亚郑和海洋文化周:如果没有郑和,马六甲的历史可能要改写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政府发口罩,下周二起关闭大部分工作场所和学校

下一篇新闻

二战“最厉害”日本将领:坑死几万鬼子的鬼畜牟田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