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10日 星期五

美国收购碰壁,血拼东南亚,揭秘蚂蚁金服的扩张套路

美国收购碰壁,血拼东南亚,揭秘蚂蚁金服的扩张套路

文/王小苹 亿欧专栏作者

与越来越索然无味的双十一相似,国内移动支付的市场格局也趋于稳定,蚂蚁金服配合打跨境业务和农村市场或许还有看头。

今年二季度,支付宝和财付通再次占据第三方移动支付94%的市场份额,两者的二维码支付规模也超过60%。这意味着,与电商业务类似,支付的主流市场也趋于饱和。

实际上,蚂蚁金服近几年都在大力拓展两大“增量”蓝海市场:一是“农村化”,拓展国内三四线下沉城市及农村。支付宝2015年的农村用户已超过6000万,将“支付宝县”复制到全国。

二是“国际化”,自2015年起,蚂蚁金服先后与境外本土企业通过战略投资、业务合作等方式推出了印度版支付宝Paytm、泰国版支付宝Ascend Money、菲律宾版支付宝Mynt、印尼版支付宝BBM等。今年3月支付宝年度活跃用户5.2亿,海外用户规模近4000万。

国际化是近两年蚂蚁金服最为重要和吸引眼球的布局,也成为国内FinTech企业的重头戏。作为金融的基础设施,移动支付也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化的先行者。

三大板块,支付先行

据不完全统计,蚂蚁金服目前在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韩国、英国、卢森堡、澳大利亚多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今年10月海外用户突破4000万,覆盖200多个国家的旅游预订、交通、购物、退税、一体化体验等业务,境外商户数量13万家,可使用支付宝与27种货币结算。

蚂蚁金服提供的资料显示,其全球化主要通过“出口”技术和经验,推进普惠金融和eWTP基础设施(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由私营部门发起、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的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具体包括三大版块,而与阿里巴巴出海路径不同,支付宝是先行的基础设施:

一是全球收全球付,搭建境外用户和商家收付的eWTP基础设施,境外消费者可在天猫或速卖通平台使用支付宝购物消费。目前,支付宝合作了250多家金融机构,服务8000万境外阿里系电商买家。2017双十一临近,跨境贸易及跨境支付仍将是其亮点之一。

二是跨境线下业务,针对中国游客出境游的出行、购物等消费的移动支付,泰国、香港、台湾、日本、韩国和澳门是集中区域,目前已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餐饮、超市、百货、便利店、免税店、主题乐园、海外机场、退税等线下门店。

三是普惠金融,通过与当地相关企业合作或成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输出蚂蚁金服在扫码支付、小微信贷等领域的技术、服务、风控,从而形成一套适合当地的普惠金融模式。据了解,支付宝的“资损率”低于百万分之一,而同期PayPal等国际支付机构1.7‰。

美国收购碰壁,血拼东南亚

目前,国内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等FinTech布局国际化业务的路径主要为收购、与当地企业联合开设合资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引入海外资产4种方式,蚂蚁金服的出海策略主要是前两种。

美国收购碰壁,血拼东南亚,揭秘蚂蚁金服的扩张套路

不过,蚂蚁在欧美最为重要的一次投资因监管当局出于安全的考虑而受挫。今年9月,蚂蚁第三次向美国政府递交收购汇款公司速汇金(Money Gram International)的交易申请书,早在今年初,蚂蚁已同速汇金达成8.8亿美元收购协议,随后本土竞购方进入,蚂蚁又将投资金额从20亿美元提升到了35亿美元。

业内人士称,速汇金在全球拥有35万个网点、240万银行和移动账户,其快速汇款业务可直达全球约24亿个账户,因此是蚂蚁在美国势在必得的标的,但境外收购面临对大的障碍是监管当局对外资的安全性警惕。

金融的特殊和当地各不相同的市场环境,是国际化业务拓展的主要障碍。其实,蚂蚁金服的国际化战略从2007年就已启动,先后推出支付宝海外退税服务、帮助境外零售商服务中国客户的ePass、与美国四大百货公司合作的海外直购、海外交通卡等,主要为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铺设支付、金融等基础设施。

随后具有标志性的是2015年,蚂蚁金服与阿里巴巴联合投资印度版支付Paytm,并将东南亚作为主力战区,随后即开展广泛投资与业务合作。据亿欧不完全统计,东南亚已成为国内金融科技近两年国际化布局的核心区域,陆金所、点融网、同盾科技、品钛等20多个项目已经进入。

绕过“卡支付”,直推扫码

在业务层面,欧美和东南亚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决定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进入策略。其实,全球的支付格局与国内相似,主要为以银联和银行主导的卡支付、以微信和支付宝主导的扫码支付两大阵营,对应国际市场,欧美市场已经由VISA、MasterCard等国际卡组织及当地金融机构。

据财新周刊报道,支付宝微信支付代表“三方模式”推广成本低、铺设效率高,而国际卡组织坚守“四方模式”,近期也在泰国等地发布通用二维码标准,开始直接较量。

具体而言,东南亚的基础设施较差,劳动人口密集,市场具有蓝海属性,类似于十年前的中国。例如,泰国的网银使用率不足20%,网购消费中的网银和电子钱包仅为10%;印尼的持卡人群占比很低,其2.6亿人口却只有2000万城市人口拥有身份证明文件,而没有身份证件则申请银行卡。因此,蚂蚁金服在印尼市场重点推绑定手机号和邮箱的非实名制账户的模式,与国内支付宝的早期形态类似。

如果说储蓄卡/信用卡是第一代移动支付,扫描二维码是第二代移动支付,那么蚂蚁金服正在将国内支付宝复制到东南亚,使其直接跳过“卡支付”,进入移动扫码支付阶段。

不过,当地市场发展不成熟,也造成项目落地的难度加大。据财新周刊资料,蚂蚁金服投资印度版支付宝Paytm后,一开始只在理念和业务逻辑上帮忙,但随后却不得不派出100多名技术人员长期驻扎印度德里进行技术落地,几乎提供“保姆式服务”。因此,才有了目前2.3亿移动电子钱包用户、400万小微商户的全球第三大电子钱包——蚂蚁金服将这一技术输出的方式称为“出海造船”。

与东南亚的技术难度相比,蚂蚁金服在欧美市场直接与国际卡组织进行竞争,难度更大。原因在于,欧美发达国家的金融基础设施已经成熟,信用卡覆盖率较高,新型移动支付,尤其是扫码支付发展空间极度受限。

例如,美国的手机付款额仅占店内付款总额的3%,日本的移动支付利用率也仅为6%,这给蚂蚁金服推广其核心的扫码支付造成先天性困局,一方面,电子商务本身占比与国内有差距,起量较慢;另一方面,向线下的渗透又难度较大。此外,蚂蚁金服还面临中国银联和微信支付海外的夹击。

因此,在欧美市场,蚂蚁金服面临的是市场教育的成本问题。为此,蚂蚁金融采取与亚洲市场不同的策略,一方面跟着中国游客出境游,重点布局香港、澳门、泰国、马拉西亚等旅游城市,将支付宝用户的支付习惯从国内向境外传导、外溢;另一方面,也与国际卡组织合作进行推广。

文章版权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侨商赴晴隆考察康养产业

下一篇新闻

蚂蚁金服将在新加坡申请数字银行牌照?外媒:重量级竞争者入局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