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人口:马来人占7成,华人比例下降至2成多,也有印度裔
据2019年马来西亚政府的统计数字,当年马来西亚人口约为3260万,其中本国人2940万,国民构成中马来人占比为69.3%,华人口减少至22.8%,南亚裔占6.9%,其他种族占1%。我们分别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和历史。
马来西亚各民族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近700万,人口占比不断下降
马来西亚华人的先辈主要是从明朝,历经清朝和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不断从中国南方一带的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迁移而来的中国人。早期的华人移民多数经商及做苦力,于是在华人占多数的居民点或生活区渐渐发展起了城镇式的社会,开始了买卖生活必需品的商业活动,因此现今的华人一般集中在城市,华人同时也是这个国家城镇建设的参与者。
马来西亚华人店铺
但是网上对于马来西亚华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占比说法从40%到90%不等,那么这些数字有没有依据?真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哪一个可信?
网上关于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的不同说法
我们知道现在的马来西亚有三大部分组成,包括位于马来半岛南半部的马来亚,加里曼丹岛北部的砂捞越和沙巴,这两地原属于文莱王国,后被英国占据。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成立,此时该国约有华人200多万,华人占比约37.2%,马来人约300余万人,而马来族占比为50%左右。
马来西亚各族群人口比例及数量历年变化
1963年,马来亚联合邦和新加坡、沙捞越、沙巴合并组成马来西亚联邦,由于新加坡的华人有100多万,占当地人口的绝对多数,随着新加坡并入马来西亚,华人占比上升至45%,而马来人占比则相对下降至42%。而后由于马来人担心华人做大,仅两年后就将新加坡逐出,华人比例回归少数。其后马来西亚政府进一步确立了“马来人至上”的原则,在政治、教育、税收上采取差别待遇。新加坡的脱离,公民权利的不平等待遇导致部分华人移民,加之低生育率影响,另外还有马来西亚政府刻意吸引印尼和菲律宾人口,最终导致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比例却不断下降,如今近占总人口的20%出头。
马来人:马来西亚人口主体,总体经济情况相对落后
其实真正追溯起来,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几乎同时到达了马来半岛,马来亚的原住民也并不是马来人,可是马来西亚的第1任首相在上任之后,他们就开始自称为土著,并采取打压别族,扩大己族的政策扩大政治优势,《马来西亚宪法》关于马来人的认定相当宽松,以文化标准而非血缘,一个人只要信奉逊尼派伊斯兰教、日常使用马来语,在日常生活中履行马来习俗,即可归类为马来人,因此很族群被同一归类为马来人,构成了马来西亚主体人口。除了沙巴和砂拉越以外,马来西亚其他州属的马来族人数都在40%到90%以上。
马来人
马来人大概一度曾是婆罗洲(加里曼丹岛)沿岸一个民族,后因贸易及航海生活扩展到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除去本地的少量土著,马来人大规模向外扩展至马六甲海峡周边不过是14世纪改信伊斯兰教以后才开始的事,至今诸地的马来人所使用的语言仍然非常相近,但与苏门答腊、婆罗洲以及邻近的其他民族的语言差别则很大。如今马来人约占马来西亚人口一多半,在东马(沙拉越和沙巴)的居民人数中则占1/8强。相较于马来西亚华人和马来西亚印度裔,本世纪60年代以前,80%的马来人生活在农村地区,经济和文化相对落后。马来人以务农为主,种植水稻、橡胶、椰子、咖啡、金鸡纳树和油棕等作物,
印度裔:大部分是近代殖民时期移入,已落地生根
印度裔马来西亚人大多是在是在英属马来亚时期从印度移居马来半岛的后裔,当时正处在英国殖民时期。英国人在马来半岛开辟大量农田种植橡胶树,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锡矿,亟需大量劳动力从事锡矿的开采和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工作。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大量印度人同华人一起,涌入了马来西亚“淘金”。与其说是淘金,其实不过是作为低廉劳动力前往海外谋生。但是也有相当印度人是被英国殖民者故意引入马来半岛充当殖民打手,对马来半岛族群进行“掺沙子”,这些人大多来自印度南方,来到马来西亚充当劳工、警员和士兵。但多数在橡胶园里从事割胶工作。
马来西亚警察部队著名警官—Datuk Amar Singh
经历近现代的各种波折和风雨,马来西亚的印度裔早已在此落地生根,有的家庭甚至已经传承到了第五代。如今的印度裔人口占据马来西亚总人口9%左右,是马来西亚第三大族群。印度裔有大量专业人士,尤其在医学领域表现卓著,远超过其人口比例。但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的印度裔人口中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