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两种工作伦理:美国“发财致富”与中国“升官发财”

美国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自然不能说是清一色的,有很大的差别。如果言整个社会的劳动力,那差别极大,很多人宁可领政府发的救济金,也不肯去找工作,有工作也不做。这构成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很多纳税人牢骚满腹:为什么政府要把我們口袋里的钱拿去给那些游手好闲的人?特别是中产阶级对此忿忿不平。

如果说是在工作的人,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大多数工作的人,都工作得努力、勤奋、积极。对此,可以作多种解释。工作态度是一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工作态度认真、勤勉,社会就获得了这笔财富。反之,社会就会丧失这笔财富。日本、新加坡、香港、南朝鲜的经济起飞,与人们的工作态度有密切的关系。

自然,在不同的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促进工作态度。如在日本、南朝鲜、新加坡、香港这样的东方文化中,严格的管理制度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例如美国,个人主义占主导地位什么东西促进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很值得分析。无论如何,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激发出来的良好的工作态度,均是一个社会的第一财富。

美国人的工作态度,可以说是认真的,勤勉的,而且有些人的工作态度使人觉得不易做到。

在所有的政府机关、公共场所、商店、机场、车站、饭店等地方,大部分人都有较好的工作态度。他们认真、热情、主动、熟悉业务。我去过许多公共的或私人的部门,有的去做调查,有的是去办事,那儿大部分人都可以称得上工作称职。他们工作主动。我在国会议员内格尔(Negel)的联络处做调查时,那里的两个办事人员一件一件地认真解释,还翻箱倒柜地找参考资料。我在的政治学系的三位秘书,每天坐在那里,三个人很少讲话,自己忙自己的事情。大部分工作场合的人,都是忙忙碌碌的,闲着的人几乎没有。

如果到第三产业的部门去,服务态度均不错。饭店里的招待,热情主动;商店里的营业员,也一样,有问必答,常常主动问,要什么帮助。公共汽车的驾驶员,处处为乘客着想。我乘坐的一班车,由于时间长了。驾驶员知道我住在哪里,就在那个路口主动停车。乘坐飞机,如果有什么问题,航空公司会全程安排。我的一位朋友的父母来美国,老人不会讲英语,又遇上飞机误点。航空公司全部负责安排,包括误点安排旅馆、接送。如果坐在家里想吃pizza,打一个电话去,航空公司就会送货上门。整个服务业,十分方便,令人感到不陌生。

讲到工作态度,许多美国人也是极其勤奋的。我认识的一位年轻助教,几乎每个星期六、星期天都要来办公室工作。他正在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大部分教师每天都来系里办公,坐在计算机前著书立说。据说一些人达到正教授的位置后,就不那么勤勉。一位教授的夫人,是搞激光的,那个工作劲头令人吃惊。几乎每个晩上和星期天都在实验室工作。可能日本人的工作态度还要厉害。日本人每天工作到深夜是很正常的。日本人有过一句名言叫“工作到小便发红”。美国很多人也工作勤奋,但他们与日本人还是有区别的。美国人有一个专门的字眼描绘这种人,叫 Workaholics,直译叫“酗工作者”,由“工作”和“酗酒”两个字眼组成。

问题是什么东西促使美国人这样工作?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中,在这样一个个人主义的社会中,有什么力量可以促使他们这样做?如果工作态度需要庞大的机构来促进的话,那这对社会的经济管理来说,将是不堪忍受的负担。

解释有多种。其一就是工作伦理(Work ethic)。工作态度受工作伦理的影响。工作伦理,也成为清教伦理,新教伦理。有的人认为它们鼓动人们勤奋工作。这种精神由早期殖民者从欧洲带到美国,其基本精神是:物质上的成功是上帝恩赐的信号,实现了这些成功的将是上帝的选民,将会进入天堂。韦伯曾写过一本书来分析清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关系,算是这派的著名理论家。如今,这种宗教色彩早已大大淡化,但这种精神在小范围内还存在。大部分人已不能说受这种宗教精神的影响。文化的发展,早就把这种宗教精神排挤到遥远的地方去了。如果说上了年纪的人还有这种观念,年轻一代就不知这种宗教信仰为何物了。所以,显然不能甩宗教的感情来解释。宗教情感,对新一代人来说,已是十分遥远的故事了。

另一种解释就是美国之梦(American Dream)驱使人们勤奋工作,看过电视连续剧《埃利斯岛》的人,不难明白什么是典型的美国之梦:这就是发财致富。勤奋工作可以得到报酬,可以拥有财富,提高社会地位移民到美国来,结果“发”了,成为巨富。这种解释,至今还能成立,大部分工作着的美国人出于几种交汇的动机,其中获得金钱是很基本的动机。但是否每个人都想腰缠万贯,难说。不少美国人已没有这样的兴致,只要能生活得舒适就行了。

还有一种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这种解释相信工作可以使人产生满足感,如马斯洛就有系统的理论分析。事实上,的确有不少美国人在工作中追求心理上的满足。这种现象可以从大量的自愿工作者的现象中得到证明。自愿工作者没有报酬,完全是义务的,但他们由工作可以摆脱个人的孤独感,得到社会的承认,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从纯粹心理学考虑问题的人毕竟不多。

应该还存在别的什么机制,促使人们认真工作。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人们追求生活的愿望只有在勤奋工作时才能得到满足。产生这种机制的主要原则有两个:一是生活水准的提高与否主要决定于收入的多少,金钱的多少,金钱成为维持和改善生活之必需;二是大部分工作职位由私营的部门提供,不论是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有充分的用人权,没有终身雇佣制。一方面是人们为了生存或生活得更好必须工作,另一方面如果要继续工作下去或得到更好的报酬,必须勤奋工作,不然就可能失去工作。这两种原则,是当今促使大部分美国人勤奋工作的主要动力。

当然,这两种原则要能发挥作用,还需要其他条件。从经济上来说,商品的充分涌流是一大条件。商品充分涌流使每一个有钱的人可以购买任何出售的东西,地位、权势家族不再成为限制,这样大家就会去追求金钱,而非其他。从文化上来说,由于金钱在任何一件工作面前都是平等的,各行各业的高低之分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拿这些钱一样可以达到一个人所追求的目标。搞环境卫生的人挣的钱并没有臭味,在社会上一样流通。当人们的消费欲望被充分刺激出来后,只要有钱便可以,而工作性质的差别是第二层次的东西。

可以说,这套机制具有强制性,它们把所有的人都纳入资本主义的运营方式之中,并且强迫进入这个机制的每一个人服从它们的规则,也可以说这是私有制的强制。它们可以把任何不愿服从这个机制的人驱逐出去。人们在这里得到金钱,资本也在这里得到利润。这套机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得以运转的基本机制。同时,这套机制又在政治系统之外,人们的工作态度由这套机制来保证,而不是由政治系统来保证。政治系统显得轻松多了。

以上只是概而论之的,社会存在反社会和反这套制度的力量。许多人宁愿游离于这套制度之外。

美国人工作勤勉,但也最善于放松。用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to work hard and play hard,玩命地工作,玩命地玩。这一点和日本人不同,日本人大概只有前一半,玩命地工作。日本人最近纷纷议论一种病,叫“过劳死”,即许多人在中年时就因长期过度劳累而死去了。美国人在周末或在假日里,具有最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大笔大笔的花钱。学生在周末也最疯狂。也许是在工作中受的强制和压抑太多,要发泄一下。

任何社会要使人们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都有一个先决条件,也很简单:就是想办法使每一个人部感到是在为自己工作,而非为别人工作。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重要的。怎样使人们产生这样的感觉,方法可以不同。这种感觉,仅在经济领域并不一定能产生,还需要政治、文化等其他条件。其实社会组织,无论何种方式,很少允许每个人都为自己工作,这样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关键的是要使人们有这种感觉,这种信念。

来源:美国反对美国p91-96

上一篇新闻

5月26日清控科创&美国清源创投(Tsingyuan Ventures)跨境云路演

下一篇新闻

厉害了!莆田湄洲妈祖诞辰大典活动登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