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日本为何向东南亚派遣自卫队?

日本为何向东南亚派遣自卫队?

2017年5月1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驱逐舰从位于日本神奈川县的横须贺美军基地出港。(新华社/法新/图)

最近媒体报道,为配合联合国维和行动(PKO)中为当地部队提供支援的行动,日本政府拟在2018年年内向东南亚地区派遣自卫队。

此次日本自卫队维和部队派遣目的地,为何选在东南亚呢?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日本此次行动将重点放在提升当地军队能力,恐怕有着收买人心,与东南亚国家抱团之目的。

但是,如果冷静、理性地推敲不难发现,日本此次维和行动选择东南亚,并非简单地从抗衡中国出发。从地缘政治和推行其海洋战略的视角观察问题,恐怕更能够清楚地找到答案。

日本的三次海洋战略

日本人口密度极大,资源极度匮乏。尽管日本曾查明,在大约447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可燃冰矿床、铜、锌、金、银和铅等稀缺资源,但是当下在5000米以上的深海底开发海洋资源并非易事。

目前技术尚不足以开采深海资源,日本求生存谋发展,依然离不开世界各国的资源供应和市场销售。换言之,世界无论哪个角落有风吹草动,都能对日本产生负面影响,只是大小程度不同而已。

无怪乎,安倍自2012年第二次上台执政之际,除了提出“安倍经济学”之外,又提出并推行“俯瞰地球仪外交”,“积极和平主义”、“价值观外交”等诸多新名词。这并非是安倍心血来潮一时冲动,而是在他第一次当首相下台之后,6年“空闲”期间深思熟路,悟出的一个深刻道理。

有人曾经比喻,日本的经济虽然已经名列世界前茅,经济体量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三,但只是沙滩上的楼阁,并不牢靠。因此,日本必须积极主动,开展全方位的外交活动,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建立紧密友好、而不是紧张对立的关系,这样才不会动摇日本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今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从明治维新至今的一百多年内,曾经先后三次制定和调整海洋战略。

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至20世纪中叶二战结束,日本制定并推行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海洋战略。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使整个日本成为了一片废墟。

第二次海洋战略调整是在二战之后至20世纪末,在美国的直接控制下,日本不得不调整海洋战略,推行吉田茂的专门从事发展经济的和平主义。自此日本开始经济高速成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三次海洋战略调整始于本世纪初,日本在迷茫了20年后,最终在2005年提出了海洋立国的新一轮战略目标,随即出台了《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计划》等法律法规,为推进其海洋立国战略目标保驾护航,经过10多年的实践初见成效。

日本无论在哪个阶段实施海洋战略,不管是战争年代抑或和平时期,都十分重视东南亚国家的战略地位。究其原因,一则因为东南亚各国有丰富的煤和石油等矿产资源、大米等粮食资源以及木材、棉麻等各种战略资源,成为了日本的原材料供应基地。

再者,东南亚各国与日本隔海相望近在咫尺,地理优势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海上运输成本和生产成本,生产安全和运输安全更容易掌控。

马六甲海峡在日本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是其他国家无法想象和比拟的。日本海洋问题研究机构早就进行过专题研究,假设由于某种原因一旦马六甲海峡被封锁,日本石油运输问题如何解决。日本求生存谋发展一天都离不开海上运输,时时刻刻都在考虑如何保证海上运输畅通和安全。

“新南洋战略”与“印太战略”

据此,日本有诸多的理由与东南亚各国搞好关系,取得它们的信任和支持,以便在资源开发利用和产品生产销售经贸领域、海上运输的安全保障方面更加顺畅,更加得心应手。日本提出第三次海洋战略,除了出台《海洋基本法》等法律法规之外,还推出了与其海洋战略相配套的小战略,其中就有新南洋战略、印太战略、俯瞰地球仪外交战略等。

日本所谓的新“南洋”战略,旨在通过构筑同南洋各国的紧密关系,加大与东盟各国经贸发展的力度,确保从日本蜿蜒至南洋的海上通道这条被称为日本国际战略上的新“生命线”安全。

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南洋各国与日本隔海相望,能够成为日本的“友邦”,以达近水楼台先得月之目的。其次,日本学界建议政府展开以“海洋外交”为基轴的新“南洋”战略,其重要课题是修改现行宪法,重新向海外派遣军队。第三,建议成立所谓“西太平洋海岛诸国家会议”,其成员包括美、日、澳、菲、印尼、马来西亚等国。

至于印太战略,人们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去年访问亚洲之际正式提出之前,日本早就提出了印太战略的概念。2015年12月,安倍访问印度,在首脑级别声明中首次使用“印太”概念。2016年8月,安倍在内罗毕举行的第六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上正式提出“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希望加强在印度洋、太平洋经济和安保等领域的合作,并使合作处于“法制的支配”之下。

2017年9月安倍访印,两国扩展了战略和防务合作,在印度的“东进政策”和日本的“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之间寻求更多合作。双方还就推进美印两国海军,以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联合训练达成协议。

近几年,日本打着推行印太战略的旗号,加紧与印度的合作。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每年坚持日印美马拉巴尔军事演习并酝酿扩大规模。二是日本帮助印度修建高铁和工业园区。三是与印度联手为伊朗建设恰巴哈尔港。四是日本协助印度实现建设亚非经济走廊梦想。

从新南洋战略和印太战略不难看出,为了保证以马六甲海峡为中心的“海上生命线”畅通无阻,以及加强与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日本将不惜下大力气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安倍的“俯瞰地球仪外交”

如果把印太战略和新南洋战略,比作一只大鸟的两个翅膀,安倍晋三首相提出的俯瞰地球仪外交,就是贯穿这只大鸟的头和尾。

“地球仪外交”名不虚传,安倍第二次上台后便马不停蹄,先后出访数百次,是日本历届首相出国最多的一位。值得注意的是,安倍的所谓“俯瞰地球仪外交”对东南亚各国尤为重视。

他的首访国家是越南,而在六年内,他对东南亚各国的访问也次数最多,有的国家甚至访问过三、四次。每次访问不是撒钱搞援建经济合作,就是提供二手飞机或舰船,帮助环南海国家加强海上警备力量。安倍从政治、经贸、安保三方面与相关国家加强合作,重点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

从地缘政治和推进海洋战略的视角观察,日本将此次维和行动放在东南亚的用意便一清二楚。日本对东南亚的重视由来已久,重视程度也非同一般,始终是积极主动示好。很多时候,工作重心都选择越南和菲律宾,而这两国与中国海洋权益素有纠纷。难怪日本对东南亚一有动作,中方学界就有人认为,日本的行为是针对中国。

中国这几年发展迅速,日本认为可能对其海上运输带来一定的威胁甚至危害,于是大力援助环南海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增强海上警备力量。

去年,日本出动准航母“出云”号在参加马拉巴尔演习之前,首先停靠越南港口金兰湾,在那里与美舰进行协同演练,后沿途又对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斯里兰卡等相关国家进行亲善访问并邀请高官登舰参观。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日越关系,去年春天日本特地安排明仁天皇夫妇访问越南,这是有史以来日本天皇第一次访越。而今年年5月底,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夫妇访问日本,日方在皇宫举行欢迎仪式,天皇夫妇亲自在门口迎接。日本与东南亚各国搞好关系,目的十分明确,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可谓用心良苦。

综上所述,此次日本政府拟向东南亚地区派遣自卫队,更深的用意,是日本重视东南亚战略地位,做“好事”和“善事”改善与各国关系,以实现其海洋立国的目标。为确保海上交通运输安全,以及东南亚资源供应基地,从根子上讲出于日本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

今后日本依然会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与东南亚各国进一步改善关系,创造有利于日本在该地区长期进行经济合作、政治活动、文化交流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对日本来说,保障海上运输安全以及能源资源供应,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此利用“恩惠”创造良好环境和氛围,改善与东南亚各国的关系,也是日本的一个长期任务。

作者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浙江海洋大学教授、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太平洋学会副秘书长

上一篇新闻

外交部副部长罗照辉出席新加坡国庆日招待会

下一篇新闻

松炀资源:主导参与设立新加坡子公司 与公司未来的原材料采购供应布局有关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