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之都新加坡的野心,暂缓对交易所监管压力,挑强剔弱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全世界各行业务影响深远,继1月《PS法案》后,新加坡监管机构再发布加密货币交易所的指导和有条件的注册宽免。
暂缓对加密公司的监管压力
3月24日,新加坡金管局(MAS)在官网公布了数字货币支付服务豁免名单和期限,这对于加密货币交易的合规发展而言是重要的一步。
通过详尽的清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允许415个申请人在没有持有许可证的情况下进行付款或与加密相关的操作,直到2020年7月28日。其中包括根据《新加坡支付服务法》获得豁免注册要求的申请人。
MAS表示:“请注意,这些实体未根据《PS法案》获得提供特定付款服务的许可,但被允许继续提供特定付款服务。
监管机构还表示,在《PS法案》之前一直提供付款服务但未向MAS通知其活动或未申请许可的实体,不会从最近的豁免中受益。
(来源:https://www.mas.gov.sg/regulation/payments/entities-that-have-notified-mas-pursuant-to-the-ps-esp-r)
1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加密货币公司必须遵守《2019年支付服务法》(PS Act法案)下的许可要求,才能在各自都豁免期限届满后继续在新加坡运营。法案要求在新加坡运营的加密货币公司和交易所必须获得许可证,是因为人们担心由于交易的匿名性和无边界性,加密货币可用于洗钱和资助恐怖主义。
加密之都
2017年后加密货币交易被中国取缔,大量交易所迁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允许经营都司法管理辖区。2019年日本加密交易所门槛提高,韩国变相限制交易所发展,反观新加坡却不急于采取措施,几年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创建了“监管沙盒”。
《支付服务法》生效。它引入了“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概念,通常是指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给出了“电子钱包”、数字金融资产的定义。同时规定了市场参与者获得相应许可证的标准和机制,并加强了保护该领域消费者的制度。
新加坡被认为是加密行业立法监管领域都先行者。
《PS法案》法案的通过大大有助于促进它成为亚洲金融科技和加密货币中心。此外,它的地理位置也有助于此。目前50个大型加密交易所中的20位于亚太地区,占比特币交易总额的40%以上。相关法律的通过对于加密业务的参与者和消费者都很重要,前者会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前景和机会,后者可以感到受到法律保护,明白自己是在做一种严肃的生意,并不是在冒险或从事半合法活动。
挑强剔弱
在新加坡为包括数字支付在内的与加密有关的活动更新其监管框架之际,发出了MAS命令,声明中引用的法律《支付服务法》(PS Act)涵盖了所有设在新加坡的加密业务和交易所,使CoinPip及其同行受到了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规则的约束。
因此,新加坡的加密货币企业必须先注册,然后再申请许可才能在辖区内运营。该法律强加了注册和客户尽职调查的要求,迫使运营商披露其交易者的身份并举报可疑活动。
每月交易额超过300万的主体适用于标准支付机构牌照,日均流水超过500万都就需要申请大型支付机构牌照。
标准牌照限制申请人,包括申请人必须是公司;申请人必须在新加坡设立永久营业或办事处;申请人至少有疑问董事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或金融监管局制定的一类人。
大型支付机构牌照受金融监管局限制,包括新加坡任何银行或规定的金融机构承诺对此项向客户承担全部责任;机构必须有新加坡任何银行或指定金融机构的担保;以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可能规定的方式将用户资金存入信托账户;以新加坡金融监管局可能规定的其他方式对客户资金进行保护。
怎么选?
什么样的交易所适用?
有例外,怎么安排?新加坡一套探索了4年以上的加密交易所机制,可以预计,在今年7月28日后能成功取得牌照的企业不会多,而这个说法也获得业内人士的认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