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在东南亚横扫英军,但日军为何没有乘胜占领印度?
二战时日本在东南亚横扫英军,但日军为何没有乘胜占领印度?
在1944年初日本曾攻击过印度,但被驻印英军击败,这是二战期间日本向印度发起的唯一一次大规模进攻
在珍珠港事件之后,日本正式对美英宣战,并迅速出兵东南亚。到1942年5月,日本击败了中英联军,攻占了英属缅甸。而就在三个月之前,英属马来西亚已经被日军所占领。至此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全部丧失,残存的英军则撤入英属印度。
丢失缅甸之后,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被全部切断,此后美英支援中国的物资只能先运到印度,然后再通过著名的驼峰航线飞跃喜马拉雅山脉送抵中国,因此印度对于中国战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到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的战事日渐不利,为此日本军部决定进攻印度,转移盟军的注意力。
其实攻打印度一直在日本的扩张计划范围内,在诺门罕战役失败后,日本就放弃了北上苏联与德军会合的想法,转而选择经略东南亚和南亚,与德军会师于中东。
(在德日两国对世界的瓜分中,印度属于日本)
而在日本的支持下,印度前国大党主席钱德拉·鲍斯于1943年10月21日在新加坡成立自由印度临时政府,并且立即加入了日本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由此可见日本对于印度早有图谋。只不过在二战中前期,日军陆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国,而海军则在西太平洋和和美军激战,日本无暇顾及印度而已。
不过到1944年,整个战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德国的要求下,日本决定提进攻印度。1944年3月8日,日本在缅甸集结了近10万大军,向印度的英帕尔和科希马发起进攻,军事代号“乌”,史称“英帕尔战役”。
英帕尔是印度东部与缅甸交界一座边境城市,该城东面是曼尼普尔山脉,这条山脉是缅甸和印度的界山,从缅甸翻过这座山就进入印度了。而英帕尔西面则是一片平原,无险可守,因此若英帕尔丢失,日军将在孟加拉平原上长驱直入。深知英帕尔重要性的英军在此地集结了15万人,下定决心要死守此地。
不过作为进攻方的日军似乎没有做好准备,首先日本军部没有给出这场战役的具体战略目标。而日军此战的总指挥官也不过只是个军司令,级别并不高。
指挥这场战役的日军最高长官是第十五军司令牟田口廉也,此人正是卢沟桥事变的挑起者。在太平洋战事爆发后,他被调到了南方军,参加了马来西亚战役并且在1942年2月参与了对新加坡的战进攻。在新加坡战役中日军仅以5万人就击败了10万英军,迫使英军投降,这也让牟田口廉也对英军十分的轻视。
(在中国战场上的牟田口廉也)
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牟田口廉也曾说道:关于此次作战,我们已经详细地讨论过各个细节,并全部解决了。因此,成功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而他的部下相内祯助大佐却反唇相讥道:军司令官阁下讨论的细节里,似乎没有把敌人的抵抗计算在内。
但牟田口廉也没有听近部下的劝进,在没有做好后勤保障的情况下,他只随军携带了2周的口粮就出发送人头去了。
日军的进攻分为南北两路,南路进攻英帕尔,北路进攻另一个印缅边境重镇科希马。
(英帕尔战役示意图)
在战争之初英军故意放弃一些阵地,诱敌深入,从而拉长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当日军进攻到英帕尔附近时,其势头遭到了英军的遏制。不过与其说日军是被英军挡住的,不如说日军是被后勤生生给拽住的。
由于粮食根本就没带够,日军在打到英帕尔附近时的就已经快把食物吃完了,无奈之下日军只能严格限定士兵的每日口粮数量,这致使日军战斗力大打折扣。而面对着前线发来的粮食告急的求援电报,牟田口廉也的回复是:日本人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怎么回事!
从回电中可以看到,牟田口廉也的意思竟然是让士兵吃草,简直把日军当成奶牛了。奶牛是吃草的,而此时在前线的日军也开始吃草了,是真的吃草。
不过虽然粮食不够,但日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攻势还是非常凶狠的,于是英军转而从后方进攻日军,准备切断日军补给。日军在发现英军的企图后,连忙进行反扑,但没能击退英军,日军后方的多个交通据点被英军控制,情况对日本人越来越不利。
由于对英帕尔的进攻出现了挫折,外加后路遭到英军切断,牟田口廉开始转变进攻策略,要求日军从绕到北边进攻英帕尔,尽快拿下该地,获取补给。但改变进攻方向需要经过一段崎岖的热带雨林,等到日军走到英帕尔北边的时候,日军早已是精疲力竭,无力发起进攻了。
而此时在北路进攻科希马的日军也因为后勤问题被英军击退,到6月底英军开始反击,日军被迫撤退。8月20日日军溃退至钦敦江边(钦敦江是当时日战区和英战区的分界线),至9月初,日军在钦敦江以西所有地盘全部丧失,英帕尔战役最终以日本的失败而告终。此战日本阵亡和失踪5.3万人,死亡率超过50%。
英帕尔战役是二战期间日本对印度的唯一一次进攻,这场战役失败后,日军占领印度,与德军会师中东的计划彻底破灭,之后日本再也没有入侵过印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