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9日 星期四

令和新纸币继续承载日本文化导向

中文导报 一周话题

作者:杨文凯

从平成到令和,日本的一切都面临着新变化,或出于主动求变,或源自心理暗示,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吐故纳新,在所难免。

4月9日,财务大臣麻生太郎代表政府宣布,日本将在2024年上半期更新日元纸币,本次荣登新版日元的三位人物分别是:涩泽荣一(10000日元)、津田梅子(5000日元)、北里柴三郎(1000日元)。尽管日元纸币大约每隔20年都会迎来更新期,但提前5年而抢在平成之末宣布下期纸币的新设计,颇有为“令和”新时代祝贺和造势之意。为了迎接新天皇即位,日本期待通过此举进一步提升从“平成”到“令和”的改元气氛,同时获得刺激经济的效果。

一直有意见认为:日本走向科技文化强国的秘密,就藏在日元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纸币都印上了领导人头像,庄重威严高端大气,但是日本的纸币却在战后逐渐脱离了这种公认的设计布局,让日本有代表性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作家、文化人成为主角,显示了别出心裁的政治用意,亮出了明确的文化导向。从新纸币的入选人像来看,日本继续贯彻了产业兴国、女性活跃、科教立国等国策——崇拜知识人,向精英致敬,一以贯之,毫无动摇。


令和新纸币继续承载日本文化导向



最新上榜的三位精英代表是何许人物呢?涩泽荣一(10000日元),生于1840年,被公认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之父”,一生参与创办了500多家企业,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日本企业的近代化。涩泽荣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写有《论语与算盘》等著作,奠定了日本企业经营的思想基盘。津田梅子(5000日元),生于1864年,自幼留学美国,回日本后为提升女性地位而奔走,创办了津田塾大学,率先在日本展开女子英语教育,一生为理想而战,是近代日本教育开化的象征。北里柴三郎(1000日元),生于1852年,以“近代日本医学之父”而闻名世界,为破伤风、鼠疫的防治做出了突破性贡献,也是北里医科大学的创办者。


令和新纸币继续承载日本文化导向



回顾现在流通的日元,即2004年版纸币上那些熟悉的面孔有:福泽谕吉(10000日元),明治维新的启蒙思想家,庆应义塾大学的创立者,他将经济学从西方带回日本,讲《通货论》,写《劝学篇》,毕生推动资本主义和民主运动的进程。福泽谕吉提倡以“脱亚入欧”的方式“再造日本文明”,成为日本近代化的思想明灯。樋口一叶(5000日元),著名小说家,平安时代千年后的第一位女作家,日本纸币上出现的第一位非皇室女性,去世时年仅24岁,被称作“现代紫式部”。野口英世(1000日元),留学欧美,曾被三度提名诺贝尔医学奖,是享誉国际的细菌学家、医学家,日本的国民英雄。他的墓碑上写着:“他毕生致力于科学,他为人类而生,为人类而死。”


令和新纸币继续承载日本文化导向



再回溯到1984年版的日元人物:福泽谕吉(10000日元),领衔万元大钞,众望所归。新渡户稻造(5000日元),日本的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曾担任国际联盟副事务长,东京女子大学的创立者,为明治至大正时期教育特别是女子教育做出了极大贡献。新渡户用英语写作的名著《武士道》,向世界阐述了日本人的道德精神,树立了日本形象。夏目漱石(1000日元),明治时代的大文豪,对东西方文化均有很高造诣,著名的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书法和小说写作,被称为“国民大作家”。

在1964年以前的日元纸币上,曾出现过日本初代首相伊藤博文,原日本首相、日银总裁高桥是清,还有板垣退助、岩仓具视等明治维新功臣等,而出现最多的人物则是圣德太子,前后有7次,可见其影响力贯穿日本历史,受到万众爱戴。不过近40年来,日元人物由政治转换到文化,由强人让位给精英,由此也为日本社会奠定了偶像崇拜、文化导向和社会价值观的基础。

有关日元人物肖像的选出,有严格的基准和程序:1、能让日本国民在世界上赢得自豪的人物;2、一般是在日本社会家喻户晓的人物;3、从防伪角度出发,需要能够获得高精准度肖像的人物。日元纸币的人物,由财务省、日本银行、国立印刷局三方协议给出备选案,最后根据日本银行法由财务大臣拍板定案。2019年现时在任财务大臣是麻生太郎,他拥有了最后决定权,最终“选择了得到国民各阶层广泛认可的人物”。

可见,40年来在连续三套日元纸币上出现的人物,都是明治以来日本近代化的领路人和奠基者,是文明开化和学术昌明的代表,是文化提升与世界接轨的使者。他们或身体力行引入先进文化,为日本注入新鲜血液,或不遗余力把日本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日本,他们是日本民族的精英,是日本现代化的绝对功臣,对社会进步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元纸币印上这些人物,反映了日本尊崇思想、科学、文化的社会风气,坚持产业立国、科技立国的既定国策,一百年不动摇;同时也在无形中影响着日本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谁才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值得崇敬和怀念的人。

当然,日本在人像选择上坚持了一贯的文化价值导向,但纸币不仅是文化载体,更重要是具有金融功能。日本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现金大国,现金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例的存在感十分突出。以2016年现金对GDP来比较,美国的比例是8%,韩国是6%,日本达到20%。目前,全球的非现金趋势越来越显著。欧洲在2018年底停止发行最大面值500欧元纸币;新加坡和印度等也为了应对非现金化和洗钱,计划停用高面值纸币。

在手机结算日益普及的中国,现金的流通余额截至2月底为7.9484万亿元(换算成日元约为131万亿日元),较一年前减少2%。只有日本的现金流通不断增加,从2008年底的96万亿日元上升到2018年底的115万亿日元,10年时间增加了30%,令人吃惊。

为此,有观点认为“为了促进非现金化,最好能讨论停用1万日元面值的纸币”。不过,在现金主义根深蒂固的日本,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混乱,政府和日银搁置了这一想法。目前,日本使用信用卡和电子货币等非现金结算比例为20%左右,日本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该比例提升到与欧美相当的40%。届时,在2024年发行的新纸币的前景不容乐观,或会成为日本最后的纸币而收藏价值倍增吧。

上一篇新闻

3月9日起,成都4小时直飞马来西亚槟城

下一篇新闻

韩国赛国羽仅1人进四强,印尼名将逆转泰国新锐,东道主女双出彩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