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9日 星期四

中兴禁运后一位美国芯片公司华人高管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思考

声明:来源网咯,非小编观点。
中兴禁运后一位美国芯片公司华人高管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思考

这几天美国对中兴贸易禁运的新闻惹起了一堆事。首先是我的市场和技术团队飞机刚落地中国,到中兴门口正准备跟中兴的交流会怎么办,接着董事会问我这件事情对我们今年的业务影响有多大。还有许多朋友和同行问我对此事的看法,想知道是否像两年前中兴被美国政府制裁那回一样,风波几个月后会过去。打开微信,关于”中美贸易战“,”美以芯片一剑封喉“,”中兴禁运警示“等帖子在泛半导体圈子里到处刷屏。
我不想在这作任何政治评论,因为两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不过作为在芯片行业里从业了二十多年的半导体人,结合我多年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关注和了解,我想表达我从商业角度出发的一些粗浅看法。首先中国政府早就很清楚芯片产业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也看到发展自主芯片的必要性。早在90年代就有扶植政策要发展中国的芯片产业。可能因为有关负责的政府官员缺乏对行业的了解,浪费了很多钱,效果非常差。颗粒无收的投资不说,还出过不少有欺诈嫌疑的丑闻。上海华虹、中芯、宏力等虽然从商业投资角度看不尽如人意,但好歹钱花出去没打水漂,算是政府可以拿出来的成功案例。
中兴禁运后一位美国芯片公司华人高管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思考
​随着近年芯片战略意义的炒作和各地政府的投资热情,盖芯片厂的路子再次发扬光大。据说国内现在已上了好几百条集成电路生产线了。这几千亿的银子撒下去了,对不起,我要说跟实现自主芯片的战略目标没!半!毛!钱!关系。因为半导体生产厂早在30年前就转出美国,到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地方了。这几千亿砸下去只为跟亚洲小兄弟抢生意,哪来的战略价值? 政府里有明白人,看着也心急啊。扔出N亿的大基金,还加N多兄弟基金,子基金。看好了要发展核心的芯片设计公司。哪条路最快?买买买!刚买了几家无关痛痒的消费类芯片公司,还没开买关键的通信、存储、处理器、传感器、射频、高端模拟等,美帝警觉了,关门不让卖了!买到的这些家企业出高价做了冤大头不说,对实现战略意义还真不大。因为那些买来的企业大部分有中国背景,技术本来就在中国。当然这些收购还是很有商业上的意义,毕竟同样的东西拿到A股,瞬间估值翻几倍。这是资本市场的规律使然。 放眼芯片行业,技术大牛有一大堆,多少人涌动着一颗颗创业的心。那N亿的国家基金为啥不大把投给初创公司,自己发展自己的技术呢?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分析下来有几个原因,欢迎朋友拍砖。 1大部分基金没那个耐心芯片创业不比互联网创业,3-5年能见效果的算好的。中国好多基金总年限都不过7年。少数有半导体基因的几家基金公司,会投一些消费类芯片公司,只因周期稍微短一些,还可以接受。 2大部分基金没那个精力初创公司一次投几百万,一千万,不要累死才能投出N个亿?除非投那些炒得离谱的AI公司,一把干掉几个亿。或是投中后期,周期短,风险小,大金额。 3中国芯片创业成本不比美国低首先是中国的税务政策是来料加工传统思维导向的,光增值税一项就输美国创业公司好几成。芯片行业的原始材料是沙子,其价值创造大部分都是技术和知识产权赋予的。增值税从芯片公司开张那天交起,交到你卖芯片那天,没准可以退回来。因为增值税,开发工具,IP 授权,流片,实验室设备等都比美国贵。研发人员的费用,最后会体现在产品价值,但不是生产成本上,居然会被课增值税。初创公司一分钱没赚,就在宝贵的资金方面输美国公司17%。虽然各地有税务优惠政策,但通常费半天周折审批,还不能达到美国同行本来就有的水平。 其次是信息成本。一方面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系统不健全,从业人员知识产权观念落后,因此商业信息安全方面要花不少精力和成本以保护辛苦获得的研发成果;另一方面,该有的信息共享在中国大打折扣。Google, Wikipedia, Dropbox等工具摆在那不能用,百度又是扶不起的阿斗。 最后是管理和人员成本方面,中国本来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但随着各大城市商用和住房房地产的暴涨,员工每天花着穿梭大城市的隐形费用,优秀从业人员的严重稀缺,这优势已不明显了。相反,美国近年来因为行业整合和投资减少,美国大学仍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比中国给力,因此美国的优秀人员相对充足。

这次中兴遭受打击可以说是给中国电子信息工业敲响一次警钟,期待中国芯崛起,芯片不再是中国制造的七寸。
中兴禁运后一位美国芯片公司华人高管对中国芯片行业的思考

上一篇新闻

她在新加坡不戴口罩,打警察,还辱骂华人?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金融科技有什么本土化考虑?来看看国内知名学者带来的第一手资料!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