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结霜桥”旧货市场‧20摊贩迁入组屋店铺
小小的店面让摊贩找到了归属感,不用东奔西跑。
(新加坡11日讯)时隔三年,结霜桥旧货市场超过20名摊贩,在餐馆老板和义工组织携手帮助下,走入组屋店铺摆摊营业。
《新明日报》报道,疫情暴发后诸多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当中就包括一群曾在俗称“结霜桥”的双溪路旧货市场摆摊的摊贩。在结霜桥2017年划下句点后,120个摊贩因此而结束了自己在“结霜桥”经营多年的小生意。这些摊贩有的改在巴刹设立摊位, 有的则是选择到各大夜市,也有者甚至当起无牌摊贩“跑地牛”。
时隔三年重新开业
时隔三年,20多名摊贩在吉兰丹路第28座组屋楼下的两间店铺重新开业,离之前的旧货市场地点不远。
策划此次回归的娘惹菜馆The Peranakan创办人之一兼主厨邱垂文告诉本报,他自结霜桥旧货市场结业后便一直帮助这些摊贩。近三年来,他每周一次为摊贩们提供约50份免费餐食,疫情的阻断措施期间更是增加至一周提供80份。
邱垂文说,有摊贩后来告诉他,靠近双溪路的吉兰丹路组屋楼下有店铺出租,于是和所创办的义工组织Saturday Movement租下并设立16个摊位,在上个月间,让20多名摊贩有了落脚处,不用再东奔西跑。
邱垂文认为,旧货市场是一种文化遗产,应该被保留, 而不该被时代淘汰。旧物再升级,可以成为艺术品、礼品, 旧物本身也能带来故事,让看到它的人产生共鸣和话题。
“有顾客带着患有失智症的老人来旧货市场,老人突变得活泼起来, 因为这些物品唤起了她的回忆,所以旧货市场是不该消失的。”
除了保留文化,邱垂文也想帮助摊贩们维持生活,让他们重获希望。“这些摊贩原本可以到夜市摆摊,但疫情导致本地暂时没有了夜市,希望这两个店面可以让他们稳定下来。”
邱垂文表示,这些摊贩商量后决定每个摊位每月支付约300元租金自力更生,但他表示,若生意不佳,付不出租金,他也会继续帮忙下去。
去年,两名摊贩因非法贩卖而被捕的事件,使他下决心要让摊贩有固定的营业场所,重启结霜桥,本着再循环之意,为店铺取名“Green
Hub”。
“我希望加入环保再循环的理念,因此我们在寻求一些合作。 例如我知道本地电信公司每天丢掉的手机盒有上千个, 这些物品再被丢弃之前一定有更好的用途,因此大家可以一起探讨如何循环利用。
娘惹菜馆The Peranakan创办人之一兼主厨邱垂文(左二)与“结霜桥”摊贩们合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