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真任性,万达又要建5家国际医院,和美国顶尖医学院合作!
十一黄金周的前一天,万达集团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简称UPMC)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国合办5家顶级国际医院。至此,已有36家海外医疗机构“进驻”中国。
关于办医院这件事,万达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列!话说这是万达继1440亿投资医疗后的又一可观动作,点击蓝字查看详情:万达在医疗领域砸了1440亿,医疗将成为万达新的支柱产业
万达集团和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首批合作5家国际医院,将选址北京、上海、成都等中国一线城市,其中成都医院项目已获得土地,开始设计,这些医院将全面引进UPMC的医院品牌、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以及医护服务体系,实现国际顶级医院在中国首次全面落地。
签约仪式现场
◆ ◆ ◆ ◆
36家海外医疗机构进驻中国
Overseas medical treatment
◆ ◆ ◆ ◆
虽然此次万达和UPMC“出手阔绰”,但实际上,国外医疗机构在中国办医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发现,目前进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医疗机构已达36家。不仅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等欧美国家的顶级医院,还有来自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医疗机构。除了房地产开发商,他们在国内的合作对象还有药企、公立医院、中介机构等。
此外这些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姿势”也各不相同,包括开展远程诊疗、共建诊疗中心、共建医院等。
到目前为止,这些医疗机构在中国具体开展了什么业务?这些“外来者”的进入对中国本土医疗机构有何影响?
◆ ◆ ◆ ◆
强大且持续的海外就医需求
近年来,海外就医的热潮日益高涨。2011年蔡强创办盛诺一家开始做海外就医业务时,一年只接待了2名客户,2012年也只有7名客户。到2017年,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1000,其中绝大多数为疑难重症患者。目前占据发达国家重症海外就医70%以上市场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2011至2016年间,海外就医的中国重症患者从数十人增长到约5000人,年均增长率达150%。
面对如此巨大且持续上升的海外就医需求,与其“走出去”,不如“送进来”。于是就出现了大批海外医疗机构纷纷扎堆在中国办医院的“盛况”。当然了,这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鼎力支持。
◆ ◆ ◆ ◆
给力的国家政策支持
海外医疗机构大批进驻中国,从根本上来说脱不开政策的支持。
社会办医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支医疗服务的提供力量,同时也是制衡医疗市场发展和平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从1980-2017年以来国家有关促进社会办医的20个主要政策,鼓励社会办医,总体来看,社会办医政策主要分成五个阶段:
社会
办医
初步放开阶段(1980-1991)
标志非公医疗机构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非公医疗初步发展。
鼓励发展阶段(1992-1999)
形成社会办医管理的制度框架,确定了非公医疗在医疗服务体系的地位。
分类管理阶段(2000-2008)
将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并针对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实行不同的管理。
新医改阶段(2009-2012)
在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中,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
支持发展阶段(2013-至今)
针对不同类型的非公医疗机构出台更加具体的支持政策。
在国家整体的政策层面,一方面医疗机构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审批流程不断简化,非公医疗发展的外部阻碍逐渐消除;另一方面,对非公医疗机构的发展指导措施越来越细化和具体。
从1980-2017年以来国家有关促进
社会办医的20个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年月)发布机构文件名称文件内容1980国务院《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国务院《关于允许个体开业行医问题的请示报告》,个体行医合法化,弥补国家和集体所有制医疗机构的不足。这一政策,允许社会办医,但必须组织挂靠。自此,非公医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1985原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的若干规定报告》揭开了卫生改革的序幕,对个体行医做出具体政策规定,民办医疗机构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办医疗机构改革。非公医疗以“门诊部”的雏形开始出现。1989原卫生部《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确定一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为主的改革政策,允许有条件的单位和医疗卫生人员有偿提供医疗服务。非公医疗的独立法人形式正式被允许。1992原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允许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卫生建设。允许试办股份制医疗卫生机构。2007国务院《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兴办民营医疗机构,多渠道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鼓励公平、有序竞争。1999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办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部分,参与公共卫生领域竞争。2000原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采取不同的政策、税收等政策和管理模式。非公医疗开始有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之分。1997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发展的决定》举办医疗机构要以国家、集体为主,其他社会力量和个人为补充。社会办医被定位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补充力量。2009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新医改”的纲要性文件。201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放宽和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及执业环境,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2012国务院《“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定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统筹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2013.9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健康服务法规标准和监管,并提出准入、融资、税收、用地等多项扶持政策。2013.1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鼓励社会办医,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2013.12原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快省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加强规划引导、加大发展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2015国务院《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放宽社会办医准入条件、拓宽融资渠道、促进资源流动和共享、优化发展环境(税收、医保、医疗水平、监管、收费政策)。2016.8原国家卫计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要求将社会办医纳入相关规划,按照一定比例为社会办医预留床位和大型设备等资源配置空间。在符合规划总量和结构的前提下,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2016.1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形壁垒,逐步扩大外资兴办医疗机构的范围。2017.2财政部《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过氧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支持社会办医拓展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强化对社会办医的政策支持、严格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2017.3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的意见》制定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具体方案:制定医疗机构设置的跨部门全流程综合审批指引。2017.5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加大力度消除社会办医的体质机构障碍,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简化优化审批服务。
中国医疗市场存巨大的潜力和一系列利好政策,进一步推动并吸引着海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天时地利下,海外医疗机构开始加紧布局在华医疗市场,促成了上述国际医院在中国“遍地开花”的景象。
◆ ◆ ◆ ◆
围绕患者诊疗服务的小心探索
虽然万达和UPMC一出手就是5家国际医院,但国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大胆”。最初,海外医疗机构与中国医疗市场的关系是依靠患者转诊建立起来的。
由于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国际交流的增多,国人开始有意识地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更好的医疗资源。这也促使了医疗中介机构的诞生。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海外医疗市场预计达到10亿元,2018年将超过20亿元,并在未来数年内维持高速增长。
根据财经媒体数据显示,海外医疗中介机构的业务大致可分为两类:
1. 癌症等疑难重症患者转诊,看重的是海外医疗机构的高端技术;
2. 高端体检、医美、康养等,看重海外医疗机构的优质服务。这种合作只涉及海外医疗机构、医疗中介机构、患者三方,主要针对中高端人群。
围绕患者诊疗服务进行合作的海外医疗机构时间医院/医疗机构名称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成果2012年10月英国皇家自由医院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业务合作重点在心脏内科、血管外科、肝脏移植科等领域合作,以及学术讲座、交流指导等2018年2月麻省医疗国际集团大同市第五医院业务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远程会诊、医护人员培训、医疗合作、人才引进等领域合作2018年7月太原市人民医院业务合作签约战略合作协议,医疗培训、优势学科建设、专家会诊、高端体检等领域展开合作2012年11月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建中心合作成立肝胆胰疾病联合诊治中心2017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联合建中心合作成立胰腺疾病联合诊治中心2014年10月夏洛蒂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联合建中心开展研究合作、教育培训合作活动以及建立D&T(联合诊断与治疗)中心2016年3月阿尔弗雷德医院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建中心建设联合创伤研究(服务)中心,外方提供临床技术和培训并派医护人员轮流赴中方医院协助指导2014年8月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联合建国际医疗部合作成立湘雅医院国际医疗部2017年9月梅奥医学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联盟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成为中国首家梅奥医疗联盟成员机构
◆ ◆ ◆ ◆
面向医疗系统的多元化输出
这些共建的联合中心是海外医疗机构真正进入中国医疗市场的又一尝试,他们对中国医疗市场的输出不再局限于针对患者的诊疗服务,也借着中国医改深入的东风,输出自己在临床优势专科建设、医护培训、医院管理、服务理念等方面的经验。
为了更大范围地输出知识和管理经验,一些海外机构还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负责将其内容形成本土化产品,其中最典型的是梅奥医学中心(Mayo Clinic,下称梅奥)。
2015年梅奥又与高瓴资本集团成立的惠每医疗集团,将为中国医院和医疗机构提供梅奥的服务理念和技术,渗透于诊前、诊中、临床、诊后健康管理及转诊服务,致力于将梅奥体系在中国本土化。同时梅奥还与药明康德集团旗下分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旨在研发面向中国的临床诊断服务。
◆ ◆ ◆ ◆
大刀阔斧建立国际医院
同样是输出管理和服务经验,和梅奥不同,一些顶级医疗机构开始在华建立公司、诊所和国际医院。
在中国建立公司、诊所、国际医院的海外医疗机构时间医院/医疗机构名称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成果新公司/医院所在地目前状态2015年1月梅奥医学中心高瓴资本集团合作成立公司成立惠每医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在运营2018年1月药明康德集团合资成立公司成立公司,研发面向中国的临床诊断服务北京在运营2017年7月印尼力宝集团招商局集团合资成立公司招商力宝医院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在运营2017年11月新加坡富乐医疗集团平安资本开设诊所计划在北上广开设100家诊所北上广未知2018年5月英国Circle Healthy医疗集团上海瑞金医院合作成立国际门诊部成立上海圆和新太门诊部上海在运营2014年7月阿特蒙集团银山资本、三联发展有限公司、外高桥医保中心合作成立医院建立阿特蒙医院上海未建成2016年1月英国国际医院集团万达集团合作成立医院建立三家综合性国际医院,由IHG运营管理并使用IHG品牌上海、成都、青岛未建成2015年11月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上海陆家嘴集团合作成立医院联手打造上海自贸区前滩首家国际医院上海未建成2017年12月重庆渝高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医院共建国际综合医院——慎安医院重庆未建成2016年12月布莱根和妇女医院恒大健康合作成立医院建立博鳌恒大国际医院琼海在运营2014年10月麻省总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横琴国联康华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医院设立麻省总医院中国医院珠海未建成2017年4月上海嘉会医疗合作成立医院建立上海嘉会国际医院上海在运营2017年6月ICON(爱康)集团承德高新区合作成立医院建立承德国际肿瘤医院(综合性三甲医院)承德未知2017年6月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览海医疗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医院建立览海外滩国际医院上海未建成2017年11月MD 安德森癌症中心泰和诚医疗集团合作成立医院建立上海泰和诚肿瘤医院上海未建成2018年7月克里夫兰医学中心绿叶医疗集团合作成立医院建立克里夫兰医学联合医院上海未建成2018年9月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UPMC)万达集团合作成立医院建立5家国际医院北京、上海、成都未建成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海外医疗机构计划在中国建立新医疗机构是在近三年,即2015年-2018年,其中美国医疗机构最多,占7家;大多数新建医疗机构集中在北上广地区,上海最多。
其中已建成的有恒大健康和布列根与妇女医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共建的博鳌恒大国际医院、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和上海嘉会医疗合作共建的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相比于直接给医院输出知识,在这些诊所和医院的建设过程中,海外医疗机构从策划阶段就参与进来,对医院的选址、规划等提供咨询。
随着国外顶级医疗机构轰轰烈烈进入中国,这些新建以及在建的国际医院如何克服“水土不服”?
◆ ◆ ◆ ◆
国际医院立足中国医疗
市场的正确“姿势”
当前环境下,无论是人民的需求,还是国家的政策,都是海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有利因素。但在打入中国市场时,也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抓住优势,走中高端医疗路线。中国医疗市场缺乏高端医疗服务,而这也是海外医疗机构的强项。结合实际优势,走高端医疗路线也是目前海外医疗机构在中国建医院走的主要选择。
其次,保证医疗质量,维持市场需求,积攒知名度。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在此期间内需要保证医疗质量,维持一定的市场需求,逐步建立起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正轨,才能为后续取得更广阔的立足之地做好基础。
最后,多元化的商业保险。私人医疗市场的发展与商保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想扩大中端用户群体,就需要商保的发展让私人医疗对中端用户来说可支付。
在大健康的趋势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医疗机构进入中国,与中国企业、政府合作建立医疗机构也将成为他们在中国医疗市场开展业务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些外来者的进入,无疑会推动中国医疗体系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