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政变”,美国强硬谴责,东盟各国为何如此“温和”?
自缅甸军方扣押昂山素季和总统温敏等高官,接管国家政权,并宣布该国进入为期一年的紧急状态。对此,美国总统拜登和西方国家政要立即发声谴责,并强硬威胁要实施制裁。
而东盟各国如泰国、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尼等国,则对缅甸局势的“发声”颇为“温和”。其中一种声音是认为缅甸军方接管政权,是缅甸的“内部”事务,应由其“内部解决”;另一种声音是希望缅甸各方“保持克制”,本着“东盟宪章”精神,在“民主法制”框架内“解决”。可以说,没有一个东盟国家,在缅甸军方和昂山素季之间“选边站”。
究其原因:
一是东盟各国历史上“国情”相似。东盟十国,除新加坡和文莱两个小国以外,其余国家经济教育均不发达。这些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宗教信仰、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盘根错节”势如水火。从历史上看,只要其国内矛盾激化,大都是由军方“政变”平息“动乱”维护秩序。如泰国、印尼、菲律宾、老挝、柬埔寨等国在历史上都是如此。若让这些东盟国家谴责缅甸军方,似乎“底气”不足。
二是不少东盟国家经济教育总体落后,民主法制“意识”很难“一蹴而就”得到“普及”。由于东盟各国“城乡”贫富差距太大,广大乡村交通不便信息隔绝,“山高皇帝远”,政府的威信全靠“拳头”,拳头硬则法制好,拳头不硬则法制亡。
三是有些东盟国家各民族和利益集团的“利益”高于国家利益。如缅甸盛行“大缅族主义”,其他少数民族为维护“本族利益”,纷纷“拥兵自立”割据一方,根本不会考虑“国家利益”。而执政集团为了“壮大”自身利益,也很少考虑少数民族的“利益”。如此“恶性循环”,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制教育等很难快速发展。
东盟国家的现状说明了,“民主法制”的建立,必须要有相对发达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基础作支撑。在贫困国家强行搞“民主法制”的效果肯定“事与愿违”。试想,在物资十分短缺的贫困国家,各利益集团对“物资”的争夺能讲规则和法制吗?就连现在西方国家之间也对“稀缺”的疫苗和防疫物资进行野蛮“截胡”,试问,西方国家考虑过遵守契约、规则和法制了吗?
从以上分析看,对于缅甸“政变”问题,东盟国家与西方国家存在“温差”就是“情理之中”了。
当然,从现在发展的眼光看待缅甸军方强行夺权,肯定是“不合法”。但缅甸军方坚称此次“接管政权”不是“政变”,其根据宪法行事,意在对“选举舞弊”做出回应。
那么国际社会对于缅甸军方的诉求如何回应?如何调解缅甸发生的“宪政危机”?感觉国际社会绝不能按照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强硬“通牒”行事。因为西方国家的所作所为,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而应该按照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所说:“我们希望缅甸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分歧,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同时,坚决支持“东盟”出面“调解”缅甸危机;如派出核查员,协助清点“选票”,调查有无“选举舞弊”,化解缅甸“宪政危机”;还要坚决反对美国和西方国家干涉缅甸内部事务,防止其“浑水摸鱼”制造混乱;
总之,确保缅甸国内稳定,消除外部势力插手缅甸内政,有益于东盟的团结;有益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稳定;有益于世界的和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