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4日 星期二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关键的一年,也可以说是重大转折的一年。就国内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外交方面,12月15日,中美发布建交联合公报,美国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往来,两国确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对两国来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对世界格局影响甚为深远。

很多人不知道,在这件轰动性的历史性事件公布之前,双方经历了无数次的交锋与谈判。在最后时刻,美方代表提出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邓小平审时度势,拍板同意,但提出一个条件,双方最终达成了共识。

中美建交到底经历了些什么?邓小平是如何推动整个进程的?让我们把目光回到五十年前,一起去了解那段历史。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中美建交

中美建交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奉行孤立新中国的政策。他们在国际上支持败退至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对我国的打压和遏制更加强烈。而我国则是把外交重心放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随着我国的全面发展,在外交上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方针。在国际事务中作用不断增强,尤其在第三世界国家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

加之在美苏冷战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政府决定收缩战线,开始淡化之前支持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政策。1966年,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了“遏制但不孤立”的对华政策。一边在亚洲抵制共产主义运动,一边尝试着与中国接触和对话。

1968年苏军侵入捷克斯洛伐克,引起了中国的警惕,双方开始交恶。这一状况在1969年3月的“珍宝岛战斗”后达到高潮,双方在边境陈兵百万,关系十分紧张。中国首次声称苏联的威胁超过了美国。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珍宝岛战役

而美国此时的境况也十分不妙,他们身陷越战泥潭,国内外反对战争、希望和平的呼声高涨,美国急需改善“国际警察”的形象。中苏之间的裂痕让他们看到了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

尼克松政府上台后加快了接触进程,他们放宽了对华贸易和旅行限制,海军第七舰队停止了巡逻台湾海峡。

尼克松公开表示不反对中国崛起并愿意与中国对话。中国政府感觉到了对方释放的善意,在1971年第31届日本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后,毛主席和周总理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

在双方默契配合下,“乒乓球外交”成功地打开了中美之间尘封22年之久的交往之门。充分证明了我国领导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外交智慧。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乒乓外交

经过双方高层数次秘密协商,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总统应邀访华,开创了美国总统访问未建交国家的先例。毛主席在中南海书房内与其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中美就双边关系和台湾问题进行了商讨。

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公报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不支持台湾任何与“独立”相关的活动,并将从台湾撤出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

尼克松访华是一场“破冰之旅”,中美关系的缓和,大大缓解了中国来自苏联的压力。随着中美贸易、交流的增加,中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迅速与世界各国关系正常化,极大地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

1978年12月15日,中国驻美联络处举行一场电影招待会,200多名华人华侨应邀前来观影。但嗅觉敏锐的媒体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寻常之处,各路记者在联络处大门外架起了长枪短炮。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1972年尼克松访华

晚上9点,电影放完后,记者们蜂拥而入。驻美联络处主任柴泽民在放映厅内宣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将于1979年1月1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记者们一下子炸开了锅,柴泽民刚宣读完《中美建交公报》,记者们就围上来争相提问。

此时,使馆的专线电话响了起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兴奋地告诉柴泽民:“大使阁下,向你表示祝贺!一切手续完毕了,我们已经完成建交任务!”柴泽民也高兴地回答道:“我也向你表示祝贺!祝贺两国达成建交协议!”

双方按约定同时在晚上9点整发布建交公报,意味着中美关系结束了隔绝状态,开始实现正常化。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

1979年1月1日,建交公报生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从此,中西方交流大门完全打开,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融入了世界经济浪潮中,并逐渐崛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改革开放

邓小平主导、推动了中建交谈判进程

稍有外交常识的人都知道,中美建交的流程是有一些不合常理的。一般是双方先宣布正式建交,才实现关系正常化。而中美建交却是反其道而行之,这其中确实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正是邓小平在中美谈判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促使双方克服了巨大障碍,达成了共识,有力地推动了双方建交进程。

1977年4月,卡特总统的儿子随着美国国会代表团访华,拜会了已经主持工作的邓小平,传达了建交的意愿。卡特的投石问路得到了邓小平的积极回复。1978年5月,布热津斯基奉命来华,邓小平亲自接见了他。

布热津斯基送来了美国登月取回的月岩样本作为见面礼。同时递上卡特总统的亲笔信,代表美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建交的意愿。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邓小平

邓小平听后直奔主题:“美国真的决定了要同中国正式建交吗?”

布热津斯基回答道:“是的,我们决定了,马上就可以进行正式谈判。”

邓小平也干脆地说:“你们下得了决心,我们办事也痛快。简单地说,如果这三个条件你们能接受,不再弄出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我们就同意谈判!”

邓小平所说的三个条件就是断交、废约和撤军。断交就是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确定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废约就是废除《美台共同防务条约》;撤军就是撤离驻扎在台湾的美军。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布热津斯基

三个条件都是事关台湾,涉及到我国的主权。我国领导人高瞻远瞩地意识到,台湾问题始终是横亘在中美之间的一大隐患。对于第一次会面,布热津斯基印象十分深刻:“邓小平非常有个人魅力,我很喜欢和他交流,我们谈得很好!”

在布热津斯基赴华前,中国驻泰国大使柴泽民被紧急召回国内,时任外交部长黄华让他做好去华盛顿任驻美联络处主任的准备。

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柴泽民正式赴美上任,卡特总统很快接见了他。在会谈中,卡特告诉柴泽民:“我们准备接受中方提出的中美建交三个原则。”有了这个表态,双方建交的谈判开始提速。

黄华与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柴泽民与布热津斯基两个团队分头就建交细节进行谈判磋商。双方同意在1978年12月到1979年1月之间完成建交谈判。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柴泽民

经过双方紧锣密鼓地协商,很快就绝大多数问题达成了共识,并形成了文本。但在谈到美国停止对台湾出售军事武器这一细节上时,美国坚决不肯让步。双方陷入了僵局,数十轮会谈也没有达成协议。

对台军售是基于1954年美国与台湾当局在华盛顿签订的《美台共同防务条约》而来的。该军事条约包括了美国有权在台湾岛及其周边海域部署军队;有义务帮助台湾提升装备水平,发展军事力量等内容。

该条约严重侵犯了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我国政府当即发表声明,对签约双方进行了严厉谴责,并郑重宣告这是一个非法、无效的条约。邓小平也是有言在先,将废除这个条约列入了建交三原则之内。

伍德科克连续三天求见邓小平。他解释道:

“废除《美台共同防务条约》在美国法律上十分复杂。必须要通过国会投票讨论,而国会明年首要是讨论美苏核问题谈判,我们在时间上可能拖不起。按照协议,该条约于1979年底就到期了,美方不续约的话,它就自动失效了。”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邓小平

邓小平考虑再三,回答道:

“我们原定于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相当于你们这个条约还存在有一年的灰色时间。为了建交大计,我们可以同意暂缓废除条约,但是你们得答应一个条件,就是在这一年内不得向台湾售卖武器。

我们是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但你们如果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就等于破坏了和平统一的方向,将迫使我们武力收复台湾。”

双方协商后同意分两步走,即先发表建交公报,再继续洽谈对台军售问题。美方承诺逐步减少售台武器数量,而且武器质量不会超过建交前的水平,直到完全停止军售。这一点,在建交后双方发表的“817公报”中得到了体现。

这样既为中美建交赢得了时间,又没有放弃台湾主权的原则性问题。邓小平从大局出发,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为谈判扫除了障碍,替后续的建交铺平了道路。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邓小平

1978年12月14日,伍德科克再次紧急求见邓小平。他建议:

“如果按照正常的外交流程,要等到正式宣布建交时才公布建交公报。但是现在距离1979年1月1日还有半个多月,如果公报内容被泄露出去,会招致反对派的强烈阻挠和破坏。

我方建议明天就公布建交公报,这样生米煮成了熟饭,反对派只得忍气接受了!”

我国清楚美国国内和国际上是有一股反对中美建交的势力,为避免夜长梦多,邓小平就很痛快地当场答应了。这就有了1978年12月15日晚上9点,双方同时提前公布建交公报那一幕。

1978年12月31日,台湾驻美机构降下了旗帜。1979年1月1日将永久载于史册,这一天中美双方正式建交。双方的建交谈判代表柴泽民与伍德科克分别被任命为各自国家的首任大使。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柴泽民(右一)和美方代表

邓小平访美和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考

1978年12月18日,中美建交公报发布三天后,我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成功召开。开启了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应邀对美国进行了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首次出访美国。美国给予了邓小平以超规格的外交礼遇,卡特总统在白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亲自安排邓小平访问其间的行程和接待事宜。

双方在会谈中都对中美关系充满了信心,期待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交流。邓小平表示将致力于在两国人民之间传达友谊,树立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象。

邓小平在9天内,马不停蹄、旋风式地走访了美国各地。他躲过了敌人的两次暗杀,参加了20场招待会,出席了8次记者招待会和80场会谈。邓小平向美国民众表示:“中国的大门对一切朋友都是敞开的。”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邓小平访美

他争分夺秒地了解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寻找合作的机会。邓小平的访问取得了巨大成果,他也受到了美国民众的热情欢迎,所到之处,掀起了一股股“中国热”。美国《时代》周刊将当年1月、2月份两期的封面都给了邓小平。

中美双方在建交后都获益良多,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也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腾飞。但邓小平始终挂念着台湾问题。中美建交当天,我国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

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时,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后来这个方针成功地收回了香港和澳门。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邓六条”,对“一国两制”进行完善和补充。遗憾的是,他最终没能看到台湾回归祖国。

1978年,邓小平答应美国暂缓废除和台湾的条约,但提出一个条件

邓小平和李光耀

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就是美国的阻扰和干扰。随着我国各方面迅速发展,中华民族日益强大。

美国已将中国视为头号对手和敌人,他们重拾冷战思维,对我国进行遏制和打压。而台湾则成了其手中重要的棋子。美国背信弃义,公然违背中美建交前后的承诺,不断加码对台军售和军事援助,数次在台海挑起事端,设法阻碍中国的统一。

当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人主导、推动了中美建交,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回想当年,他们的远见卓识和魄力仍让人敬佩不已。

如今50年过去了,我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所面临的国际关系更为复杂,要应对挑战更为巨大。但我们相信中国政府和人民有指智慧、有能力解决这一切问题,定能实现祖国的统一,民族的繁荣昌盛!

参考资料

《亲历者忆中美建交曲折历程》,国际在线,2012年02月09日;

顾保孜,《开启中美关系大门始末》,人民网,2019年05月13日;

施燕华,《见证中美建交谈判 赞叹邓小平》,腾讯文化,2008年12月15日是。

上一篇新闻

日本战犯刽子手——板垣征四郎

下一篇新闻

美国你清醒点!新加坡总理喊话拜登:中国不是苏联,是强大的对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