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2日 星期日

「潮汕文史」泰国侨批

(来源:汕头社科)

潮人出洋,人数最多是泰国,其次是新加坡。据资料显示,1926年至1932年7年,潮汕侨汇为2.15亿元(大洋),而泰国的华侨所寄的侨汇就占57%,约1.24亿元。

1907年,泰国当局发现华侨寄银回国很多,为了加强管理,便在曼谷三聘街设立了第八邮政局,专门管理华侨的侨批邮寄业务。最初,批局揽收的批信只要打包后,到该邮局称重交纳邮费,便可自行带上前往汕头的汽船,批局为了让同样重量的总包里能寄更多的批信,就用很薄的纸让寄批者写信,而且可不用信封书写收批人名址(因批局经营者大都也是老乡)便一般不用,而是将信纸折叠后,直接在信纸背上书写收批人名址和寄批款。

「潮汕文史」泰国侨批


后来,当局发现了这一现象,认为有损政府的邮政收入,便印制了一些高面值邮票,让批局在寄总包时,按总包里的批信件数乘以每件批信的资费,再购买邮票贴在总包上。1928年后,泰国当局再次改变批信的邮寄办法,按每封批信逐件贴票纳资费,而不是按总包计数贴邮票了。这样一来,就增加了人员的工作量,1930年起,泰国当局印制了一款国际资费邮资封,专门用来让批局寄递批信,寄批者只需把写好的批信套入这种邮资封,然后写上所寄银数和名址,不用再贴邮票,就能交批局收寄了。

「潮汕文史」泰国侨批


从1930年至1940年,泰国的侨批基本都是用这种邮资信封寄递。二战后,泰国各批局开始自行印制带有自家批局名称的专用侨批封和批笺,每件侨批上恢复逐件贴票的传统,直至20世纪六十年代。

本文摘自《民国时期汕头埠百业丛书(第一辑))》之《汕头埠侨批业》,汕头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编,作者曾旭波。


上一篇新闻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洪小勇:祖国永远是海外华侨坚强的后盾

下一篇新闻

恒逸石化:公司可以利用新加坡市场的各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和原油到岸结算模式,对冲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影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