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间的两场战争,美国都采取不出兵的策略,却应负重要责任
如今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对国际形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有舆论认为,由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应当为俄乌冲突的爆发负重要责任。
其实,回望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印支三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抗法战争,美国当时的做法就与今天他们对待俄乌冲突的策略如出一辙。
1954年3月,当法军被越南军队连续夺取奠边府的三个阵地后,法国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知道,仅凭自己的力量是无法从奠边府脱身的。
3月20日,法国三军参谋长埃利将军急匆匆飞到华盛顿,先后会晤了美国国务卿约翰·杜勒斯、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副总统尼克松、陆军参谋长李奇微和总统艾森豪威尔,又出席了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会议,讨论美国出兵增援奠边府的问题。
美国真的愿意为法国出兵吗?
美国是二战后最为强大的国家,在与苏联的冷战开始以后,它就充当了反共急先锋的角色。
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由于美国担心出现“多米诺效应”,即中国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势力会越出中国大陆,扩展到东南亚,造成美国西太平洋防御体系的崩溃,因此他们非常重视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门户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区域)。
1953年,美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成立了一个以参议员沃尔特·约德为首的专门研究小组,研究印度支那的意义问题。
在向国会呈交的报告中,约德这样阐述印度支那的重要性:“印度支那地区盛产稻米、橡胶、煤和铁矿,其位置对东南亚其余地区具有关键性的战略意义。如果印度支那失陷,泰国和缅甸就会陷入极为危险的境地,马来亚、新加坡,甚至印度尼西亚也极易受到共产主义的攻击。”
这一结论得到美国政府的赞同。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曾经说到,印度支那“在战略上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不能丧失对该地区的控制,否则就会落入共产主义之手。
出于这种战略考虑,美国在中国国民党政权败逃出中国大陆后,彻底背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政策,从反对法国重返印度支那,变为支持法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战争。
但美国对于法国的印度支那政策,又有极大的保留。他们认为,法国在印度支那并不完全是为了自由世界而战,而是想恢复过去的殖民统治。
尽管经过从1949年的《爱丽舍协议》、1950年的《波城协议》到1953年7月法国政府的单方面宣言,美国部分地消除了对法国战争目的的怀疑,但一直要求法国明确宣布:在战争结束后给予印度支那三国以完全的自由和独立,并认为这是动员起三国士气的准一出路。
然而,美国又知道这是做不到的。因为印度支那的战争涉及到整个法国殖民体系的安危,法国要是在印度支那遭到失败,其冲击波肯定会散布到整个法国的各个殖民地。
对法国更为重要的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已经出现动荡,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民族主义者,受到中国和苏联思想的强烈影响,正在准备武装斗争,以暴力争取独立。
法国如果在印度支那遭到全面失败,肯定会点燃北非的独立之火,会把美国推人一个更为尴尬的境地,因为北非对法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印度支那,北非的战火很可能会引起法国的内战。
如果美国不管,法国定会迁怒于美国,对盟国的信心就会丧失殆尽,国内就会出现反对联盟的浪潮,法国很可能就会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西方世界联盟体系就会受到巨大的打击。
但如果美国支持法国对付阿拉伯的民族主义者,又会与老殖民主义者同流合污,不仅违背了美国反对殖民主义的传统,还会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感,助长了正在兴起的纳赛尔主义,动摇美国在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大大有损于西方和美国的战略利益。
总之,印度支那战争成了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为了对付社会主义阵营,确保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美国希望法国能扭转印度支那战场的颓势,反对法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谈判。
美国一些国务院官员和国会议员还公开把即将开始的日内瓦会议称为“远东的慕尼黑”,更不能坐视法国在印度支那遭到全肉而彻底的军事失败,被赶出印度支那,但出于全球利益,美国又不能与法国人沆瀣一气。
因此,美国在印度支那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折中政策:提供战争物资,向法国提供财政援助,但不能派出自己的人员——这与他们对待俄乌冲突的做法何其相似!
就这样,美国用美元和武器让法国人支撑到了1954年,虽然对法国人那种被动挨打的战略非常不满,但并没有感到危机到来,直到法军占领奠边
可以说,在七十年间的两场战争中,美国采取了极其相似的策略,而且都应当为战争负重要责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