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百万鬼子如何归国 复员运输舰——日本海军最后的运输任务
崎峻军史(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战终后的民族大迁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于帷幕,随着盟军进驻日本,迅速将留在海外的日本人撤回成了日本政府的当务之急。当时,留在海外的日本人约有660万人,其中军人、军属以及普通百姓各占50%,而且,这些人员分散在南平洋到东南亚、中国大陆等广大地域。将数量如此巨大的人员迅速撤回日本,无异于一次“民族大迁移”,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大事业。毫无疑问,运输任务就落到了日本海军所剩无几的舰船上。
战终时,日本海军处于几近濒灭的状态,残留在日本本土的舰船由于石油不足系留在濑户内海一带,其中很多在盟军空袭日本本土时重创搁浅。经统计,可使用的舰艇即使是包括不适于复员运输任务的潜艇在内不也过130艘。然后从中挑选出能够作为运输船的舰只进行修理,但数量仍不够,因此战时因材料不足而停工的舰船继续建造。作为复员运输舰的不仅仅有航母“葛城”,“凤翔”号、巡洋舰“鹿岛”,“北上”,“八云”号、潜水母舰“长鲸”号、特设医院船“冰川丸”,“高砂丸”号、部分特设运输船,其余占大多数的是3000吨以下的小舰船。
在筹备这些运输船的同时,复员运输任务从1945年10月正式开始。在南太平洋各个岛屿残存部队中,也有补给早已中断正在受到饥饿煎熬、必须抢先营救的部队。于是,“高砂丸”号打头阵,9月1日从东京港前往加罗林群岛的沃莱艾环礁。战前属于大阪商船公司货客船的“高砂丸”号在战终前的7月刚刚从威克岛去接收了一批病人。
1944年4月当时,在“高砂丸”号的目标地艾莱沃环礁有日本陆海军将士6426人驻在,虽然美军只是偶尔空袭该地,不过这里都是珊瑚礁,不适合种植农作物,靠储备粮食和捕鱼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驻军的口腹,那里的饥饿情况特别严重,战终时,已有七成人员饿死。没有什么战斗却即将全员牺牲的艾莱沃环礁守备队残余人员被“高砂丸”号救出,10月2日返回别府。
复员与撤返人员的运输
战争结束后负责战败处理以及军人复员业务的陆军省与海军省于1945年11月末分别变为第一复员省和第二复员省,1946年6月统合成复员厅。另一方面,厚生省在日本各地设置了地方撤返援护局,负责普通日本人的撤返。1948年复员和撤返一体化,这些地方撤返援护局统合成新成立的撤返援护厅,最后于1954年交接给了作为厚生省的直属局设置的撤返援护局全权负责。
成为复员运输舰的舰船均脱离了之前镇守府等的管辖范围,编入了新设的特别运输船的舰籍,其数量达到了157艘(1946年4月15日的统计数字)。这些成为复员运输舰的原有乘员有很多在战争结束时就已返回家乡,再次提出让他们回到舰上参与复员工作时,响应的人并不多,听说因整理残余事物而留下的乘员中,有些被选配到复员运输舰,但在前往任地的途中突然失去了踪迹。尽管集齐这些复员运输舰的乘员有不少的困难,但仍有人应招而来。他们都是在战争即将结束之前从海军经理学校、机关学校毕业、还没有参加实战即迎来战争结束的学子。
乘员人数有了保证,不过,舰船不足的情况仍然严峻。于是,日本政府向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GHQ)提交了租借舰船的申请,1945年末,对方决定借给日本共计200艘3000吨级的LST(坦克登陆舰)和8000吨级的自由轮(战时标准货船)。有了这批租借的舰船,到了1946年,复员运输作业全面展开。
从事运输任务的舰船都实施了几处改装,如撤除武装(有部分驱逐舰还留有炮塔),舷侧喷涂表示国籍的日之丸与以罗马字标记的舰名。撤除炮塔也就意味着解除武装,但其主要目的还是能够容纳尽可能多的撤返人员,将炮塔撤除后能够在上甲板腾出更多的空间。而且比起战时要搭载更多的人员,还增加了必要的厕所和厨房。尤其是“葛城”和“凤翔”号,其机库改成了居住区域,一次能够运输大量撤返人员。“葛城”号在改成双层机库的地板上铺满了榻榻米,飞行甲板也作为收容空间,一次约可运输5000人。战末,“葛城”号在吴港遭盟军空袭重创坐沉,经吴海军工厂修理和改装后,1945年12月从西南群岛的南大东岛开始,1946年的一年时间里,在所罗门群岛的布干维尔岛、拉包尔、新加坡等地往返8次,撤回了49390人次。
1946年春季和夏季达到了复员运输的最高峰,许多复员运输舰在1947年底之前要么解体要么作为赔偿舰移交给联合国。之后,随时投入新的船舶加入到“高砂丸”号等的行列继续进行复员运输。1950年9月之前,海外的625万人返回了日本,到1956年为止,被关押在西伯利亚的日本战俘也陆续撤回,总之,撤返工作每年都在进行,一直持续到1965年底。
图注:
1、1946年4月,泊于浦贺海岸的“鹿岛”号。该舰1940年竣工后成为第四舰队旗舰,之后转为训练巡洋舰直至战终。从1945年11月,作为复员运输舰在东部新几内亚、瑙鲁岛、台湾、上海等地进行复员运输任务。
2、驱逐舰“夏月”号。该舰是太平洋战争中建造的秋月级驱逐舰中最后竣工的一艘(1945年4月8日)。图为泊于佐世保或吴的“夏月”号,从图中还可以看到一号炮塔,不过后面的二号炮塔已撤除。
3、1945年8月27日,即将前往艾莱沃环礁的“高砂丸”号。该舰长期从事复员人员的运输工作,1949年是第一批运输西伯利亚日本战俘的成员舰,共运输了2030人。1952年以后往返中国运输撤离人员,1956年解体。
4、1945后10月13日,结束改装的航母“凤翔”号,泊于吴港。右上为该舰的舰首,中部是卷锚机。右下为机库。为扩大容纳空间,机库被改成上下两层。
5、1946年6月,从回到广岛县大竹港的复员船上转移到大发的伤员、病人。从南方撤回的日本将士中,许多人都感染了疟疾、霍乱等疾病。
6、1946年4月下旬,从北婆罗洲和法属印度支那结束复员运输任务泊于久里滨沿岸的航母“葛城”号。屹立于飞行甲板上的几个构造物是通往已改为居住区的机库的暂设通气口。
感谢阅读,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