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7日 星期五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日本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国家,国外市场占比要比国内市场多得多,所以国家的经济调配和起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国外市场。受地理位置所限,日本国内海上贸易的GDP几乎占总贸易的95%,其中有90%由马六甲海峡承担,日本因此称呼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但是,仅从经济贸易的角度来解读“海上生命线”这个命题无疑是片面的,因为日本与马六甲海峡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想弄清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日本海外贸易的历史。闲话少叙,上干货!

一.黑船事件之前,看日本如何“玩转”海外贸易

日本位于亚洲的最东侧,向左与韩国、朝鲜、俄国、中国隔海相望,向右是浩瀚的太平洋,邻国较少。受地缘格局的限制,历史上日本只能依靠海路通道与外界交流。

在江户时代以前,日本的海外贸易还算活跃,中国、朝鲜、东南亚、西方的商船都曾来这做过生意。江户时代开始后,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政府感觉西方的殖民思想和传教士给人洗脑的功力太深厚了,唯恐他们会影响到本国的政治稳定,于是推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仅允许中国、朝鲜、荷兰等国的商人在长崎出岛进行贸易。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 16世纪 火药枪械由海外贸易进入日本,提高了日本战国各大名的武器装备

闭关锁国对日本的经济并未造成多大的冲击,甚至在我看来,说它“挽救”了日本的经济也不为过,为啥这么说呢?让我们来看看日本当时的海外贸易交易的都是啥。

先看出口产品。日本作为弹丸岛国,国土严重资源不足,丘陵和山地占其国土面积的71%以上,农业只能自给自足,粮食产量远达不到能够出口的程度,唯一不缺的就是林木资源,但是古代社会最不缺的就是木头,谁能没事儿进口木头呢。然而,看似要啥没啥的日本有两样东西却很是让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眼馋,它们就是银矿和金矿。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 17世纪的日本最大的银矿——石见银山

据推测,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淘金热之前,全世界的黄金产量不过5000吨,其中日本就占了255吨;除此之外,日本还有一座占当时世界银总产量三分之一的银矿床——石见银矿。坐拥金山银山,还怕招不来外商吗?于是,源源不断的白银货币和砂金作为出口物资流出日本。

再让我们再看看日本从他国进口的产品都有啥?都是些铜币、陶瓷、绸缎、书籍、器乐、火枪弹药、弓弩筒炮等生活、战略物资。这些东西的共同特征是:基本都属于“高科技”产品,即成本低但是利润高,大多是可再生资源,只要技术不失传,想造多少造多少!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 古代日本对宋朝的瓷器非常痴迷

拿不可再生的金银矿产去换一堆不值钱的破铜烂铁!日本这哪是在做贸易,明明是在做慈善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日本那会儿既没巧妇(核心技术),也没米(原材料),所以至少得先把能做饭的锅(金山、银山)留住吧!。

​二.日本和马六甲海峡缘起何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闭关锁国”的政策从江户时代中叶开始渐渐地玩不转了。首先,幕府统治下的日本越来越腐败,政治开始动摇;其次,资本主义的魔爪逐渐向日本渗透。内忧外患下,日本终于觉醒了,推翻幕府统治势在必行!

一番折腾下,倒幕运动最终取得胜利。接下来,明治维新“殖产兴业”的成果为日本铺平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然而,掌握了核心技术的日本想成为工业界的“大佬”还差一样东西——原材料。

原材料从哪里来?日本把目光投向了作为沟通亚、非、澳、欧洲交通要道的马六甲海峡。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 马六甲海峡是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要道

通过马六甲海峡,日本不仅可以进口本国稀缺的石油、矿产等物资,也可以大量出口国内产品。更重要的是,马六甲海峡还能为日本另一个邪恶的计划助力——侵略扩张。

从一战爆发后,日本就不断地染指中国,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并在东三省地区大力开发矿业;同时还殖民东南亚,掠夺其天然橡胶等重要资源。日本对马六甲海峡的需求,不仅仅是看中了它的交通运输量,更是看中马六甲在东南亚的战略重要性:

马六甲海峡于赤道无风带,保障了贸易船只的安全性;四周邻国众多,利于发展交通和贸易;位于马来西亚,沿岸就是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的超级大港——新加坡港;拥有几千米的海岸线,能够给过往船只提供最安全的停靠船坞和最有效率的船体维护。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 马六甲海峡

所以,日本才会对这条“海上生命线”虎视眈眈。

在太平洋战争发动以后,日本更是不断地渗透东南亚的经济和政治,以“大东亚共荣圈”的号召,在大东亚会议上通过了《大东亚共同宣言》。借由这套法纲,日本有了充分的理由大力开发马六甲海峡的周边贸易,加大了从非洲、东南亚的石油输入,以满足国内的生产需求。

简单地说,日本的套路就是:侵略扩张→控制马六甲海峡→获得物资增强本国实力→进一步侵略扩张。如果日本的野心得逞了,这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闭环啊!

​三.经济如坐过山车,当代日本为何离不开马六甲海峡?

二战失败,日本侵略扩张的路子被堵死了,但是马六甲海峡对日本的重要性却日益凸显。因为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就在飞速成长和日愈低迷之间来回飘摇。全球石油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混乱,日元贬值,导致了泡沫经济的爆发,使得日本经济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迷时期。

当日本经济首次出现经济萎缩时,国家迫不得已使用货币刺激政策。但是据调查显示,对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日本来说,其经济发展极度依赖出口和外部需求,单凭国人的购买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被称为“千岛之国”的日本,平原地区甚至不到山地丘陵的二分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一种特殊的现象——“首都圈”,即人口密度从首都向其他城市分散,人群常常聚集在以东京为中心的发达城市,而边缘的城市人口十分分散,这样的人口分布极大地降低了日本国内的市场购买力。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 首都圈现象

所以,日本非常需要通过大力提升国际购买力来刺激本国经济,从而带动国家的发展。国际购买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增加日本进出口总额的方式实现,由于日本缺少陆路运输基础,于是海上交通通道就成为了这个国家最重要的生命支持。

根据数据显示,日本国内海上贸易的GDP几乎占总贸易的95%,其中马六甲海峡就承担了大约十分之九的海上贸易总额,正因如此,日本才会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

​四.是生命线,还是救命线?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但是,日本觊觎马六甲海峡只是因为国家的经济需要吗?当然不是,日本对于马六甲海峡的把握,其实充斥着日本的帝国野心。

9.11 事件以来,马六甲海峡的海盗出没更肆猖獗,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使用马六甲海峡,各国纷纷签署了反海盗安全合作。日本对于自己承担的角色和义务表现的更为积极,甚至日本是所有海峡使用国中唯一一个愿意分担马六甲海峡维护费用的国家。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若说日本此举是出于发达国家的国际责任,我想恐怕没人会相信。那么,为什么日本愿意做这个“冤大头”呢?这是因为马六甲海峡不仅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更是它的“救命线”。

对于日本来说,海上的交通运输安全是刻不容缓、迫在眉睫的任务。1996年,日本提出的“海上维和”思想便凸显了其对马六甲海峡的热切关注。

然而,这个思想遭到了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的强烈反对,最终没能如日本所愿。但是,日本并没有减少对于海上安全的关注,特别是对东南亚海域安全保护的游说。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 签订《亚洲海盗对策挑战2000》

终于,《亚洲海盗对策挑战2000》成功签署,亚洲各国对于周边沿海的安全问题达成了情报共享、技术援助等合作共识。

不仅如此,日本还长期保持着给予东南亚国家资金和技术上的无条件援助,由此介入马六甲海峡问题,取得了东南亚诸多国家的信任。

反击海盗,加强与东盟的关系,这些策略不仅符合日本在 20 世纪 90年代以来提出的 “国际贡献 ”的口号, 同时也有利于日本成为拥有国际影响力的 “政治大国 ”。所以在日本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时候,东南亚国家纷纷表示支持。

被称为“海上生命线”的马六甲海峡,给日本带来了什么?

于是,日本不仅通过马六甲海峡保证了国内的战略物资(煤、米、矿、石油等)的充足,创造了相当高的贸易收入,同时还凭借抗击海盗的援助与东盟国家保持良好关系,让日本把握了东南亚这块战略要地。

诸多原因,内外作用,使得马六甲海峡早已成为了日本不可或缺“维生素”。不得不说,日本为了保住这条“生命线”,真的是下了好大一盘棋啊!

【作者:凌司音】

【编辑:每天一点冷芝士】

上一篇新闻

受疫情影响 新加坡二季度GDP同比降12.6%

下一篇新闻

银行职员沉迷古战场,闭关造出诸葛亮的战车,被英国人高价买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