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又出新情况!美国专家:致命瘴气开始出现,范围或在扩大
最近,随着太阳直射点进一步北移,被青藏高原屏蔽冷空气的南亚地区开始变得进一步酷热起来,4月27日,南亚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出现了大范围的高温天气,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更是普遍出现了40度以上的酷热高温,印度首都新德里气象站录得41.4度的酷热高温,这正是南亚干热季节全面展开的特征。
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炎热还不是最危险的状态,在巴基斯坦和印度,很多地方酷热高温的同时相对湿度比较低,是相对干热的状态。而相比起来,高温配合高湿度会带来更加危险的后果——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已经指出,高热高湿的空气就如同“瘴气”一般粘附在人的身上,这会更容易危害健康。
气候模型预测,到21世纪末,对于任何在户外呆几个小时的人来说,高热和高湿度的组合可能达到致命的阈值。一项来自NOAA的报告中指出,由于迄今为止的全球变暖,这些极端事件已经发生,比预期提前了数十年。
通过一个名为“湿球温度”的指数,可以将温度和湿度结合起来。湿球温度简单点说就是温度计用湿布覆盖时的读数,更准确一点说,湿球温度是在绝热条件下,大量的水与有限的湿空气接触,水蒸发所需的潜热完全来自于湿空气温度降低所放出的显热,当系统中空气达饱和状态且系统达到热平衡时系统的温度。通俗来讲,湿球温度就是当前环境仅通过蒸发水分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因此,湿球温度也代表一个人如何通过出汗有效地散发热量。在大约35摄氏度、95华氏度的湿球温度下,汗液的蒸发不再足以使人体调节内部温度,这被认为是人类生存条件的极限,但实际上,在26摄氏度的湿球温度下,就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下图展示了1979年至2017年期间,短暂经历过极端高温和极端潮湿组合的地方,较深的颜色表示更加危险的湿球温度,研究者们确定了全球在近40年间出现过7000多次高于31摄氏度的湿球温度和高于33摄氏度的湿球温度,有些地区已经接近人类生存极限35摄氏度湿球温度的条件——个别站点报告了每日最高的湿球温度高于35摄氏度,这出现在北美西南沿海地区,南亚和中东沿海地区,极端的情况持续了1至2个小时。
美国东南部,尤其是墨西哥湾沿岸,多次发生湿球温度在31度或以上的极端湿热天气;而在亚洲东部的我国,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也出现过多次湿球温度在29度以上的高温高湿天气,甚至部分站点报告了31度以上湿球温度的极端湿热天气。
此前,一份研究结果就指出,如果全球变暖的情况继续下去,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华北平原,将在2070年前成为全球热浪最致命地区——根据美国《自然》杂志发布的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报告显示,面积达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556个新加坡)、人口将近4亿的华北平原,在2070年至2100年或将成为热浪中心,部分地区甚至会严重到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该报告指出,中国自1970年以来出现的热浪越来越剧烈且频密,这和长期全球变暖的趋势十分对应,而华北平原地区的变暖达到了每十年0.24摄氏度。在2013年,我国极端热浪持续长达50天,上海则在那时打破了141年的温度记录。随着这种变暖的加剧,高温度和高湿度组合会越来越多,导致中国东部地区湿球温度的上限正在突破。“未来,华北平原地区将成为致命高湿热‘瘴气’的重点区域。”麻省理工大学水文与气候科学专家艾尔塔·希尔教授指出,而南亚的印度、孟加拉国也将有类似的变化,这将给当地密度极高的居民带来严重威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