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 星期五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美利坚合众国自1787年通过宪法正式成立以来,它就继承了清教徒的外向冲动和英国的外交文化。在遭受第二次美英战争的“挫败”之后,美国旋即订立了西进的国策,从一个狭长的大西亚沿岸国家一跃成为美洲的最强国家。

伴随着西进运动的步伐,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在北美大陆上如火如荼的展开。由于连贯东西的铁路修筑完成,美国的势力范围开始逐渐伸向太平洋。这是一片长期被大英帝国所忽视的区域(英国海上霸权主要控制大西洋和印度洋,对太平洋往往是鞭长莫及),19世纪末的美国由此从陆上西进运动过渡到海上西进运动,并于1893年控制夏威夷、1898年击败西班牙控制关岛和菲律宾等。到了一战前夕,美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产值第一的存在,并于巴黎和会上完成了它在世界地缘博弈舞台的首秀。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然而,一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如此之脆弱,以至于世人皆知《凡尔赛和约》所维持的不过是“一场20年的休战”。美国时任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更成为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粉饰自身正义的外衣,并攫取了秩序的主导权,进而导致美国国会拒绝加入自己提出的国际联盟。既然如此,当二战全面爆发后不久,美国人为何又再度抛开孤立主义旗号,不断援助英法俄一方的呢?二战前后,美国一系列外交政策转变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地缘战略考量,本文就让我们回到那个诡谲多变的年代,一起梳理一下吧。

乘风破浪的美国搭车战略

自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结束之后,美国与英属加拿大的边界基本稳定下来,双方都渐渐明白谁也无法征服谁。拥有海上霸权的大英帝国显然不是新生的美国所能制服的,而美国的大陆属性也绝非海权国家所能长期统治的。北进不成的美国转而谋求西进,并在此后的数十年里在北美大陆上演了一幕幕西部牛仔和印第安血泪的历史故事。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美国之所以能够如此“舒适”的向西发展,得益于门罗主义所提出的“欧洲人不得干涉美洲事务”的原则,而这项原则之所以能够被欧洲列强基本遵守,其威慑力的来源不在于美国,恰恰源于海上霸主英国。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之后,英国完全确立了对海洋的掌控权,肆意驰骋在大西洋上,令其他列强如鲠在喉。美国独立之后,英国人立即调整外交策略,转而寻求美英和解。这一方面使得英国免遭新旧世界陆权国家的夹击,另一方面也促使美国得以安稳地躲在英国海权盾牌之下发展,美国是搭上了英国霸权的便车逐渐崛起的。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然而自19世纪中叶起,第二次工业技术革新中的铁路发展引发了陆权的复兴,海权的碾压优势一去不复返,大英帝国不可避免的堕于衰微。此时的美国当然可以趁势取而代之,但地缘博弈的棋手却远非美英两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作是作为陆权国家的德国取代英国霸主地位的一次尝试。同样从陆权复兴中获利的还有新生的苏联和已经攫取了朝鲜半岛的日本。正因如此,贸然挑战英国很容易陷于被动,成为被黄雀捕捉的螳螂,或者是被渔翁网罗的鹬蚌。

摇摇欲坠的英国霸权体系

一战的事实已经证明,英国这艘“便车”已经无法让美国搭乘,但美国也绝对不能做摧毁这辆车的人。此时的世界秩序已然处于大英帝国的霸权体系之下,却已经步入“不列颠治世”的尾声。此时的美国和苏联分别成为全球工业产值的第一和第二,而德国更通过与各方的穿插外交,借力打力般的完成了经济复苏。与此同时,远东的日本也在逐步挤压英国的势力范围。放眼四周,英国所能找到的盟友竟然只有一个更加衰落的法国和一个若即若离的意大利。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作为老霸主的英国,在一战之后所面临的地缘格局竟然如此恶劣,以至于空有“国联”在手,却难以说出“天下我有”的豪言壮举,不得不小心翼翼的避免率先陷入与其他大国的冲突之中。英国如此,美国也一样,毕竟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那只黄雀,进而占据地缘战略上的主动权。但是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一点是,美国是当时世界所有强国中唯一一个不再亚欧大陆范围内的国家。这当然有利于“御敌于国门之外”,却也容易造成行动迟缓、鞭长莫及,进而出现“世界岛”已经一统,美国遭受孤立的局面。所以,不论对巴黎和会的阴影有多大,美国也必须支持英国,甚至不惜再度派兵远赴欧洲。

烛光斧影的世界大国博弈

自古以来,亚欧大陆就聚集着世界上最充满活力的国家,以至于美国如若被困在美洲,将面临的是一个闭环式的围堵。因此帮助英国,而不是推翻它,才是美国最佳的国家战略。如果要用卡牌游戏三国杀来做类比的话,美国抽到的是一张“内奸牌”,即需要确保“主公”英国不被“反贼”们推翻,又需要消耗“主忠”的血条,为日后英国向美国“禅让”霸权奠定基础。这显然是一项难度最高、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方式。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问题是,在大国地缘博弈之争,各国频繁纵横捭阖,谁才是真正的“反贼”却是难以预料的。既然如此,那么美国在“保持中立姿态的同时,随之预备参战”就成为最为灵活可取的策略了。不过,现实却比美国人想的要复杂得多,除了自九一八事变(这显然违背了《九国公约》确立的华盛顿体系,但美国仅做谴责,却将责任转移到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身上)后就已经深陷中国战场的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苏联乃至意大利,无不报以相同或相似的期盼,只不过最终订立不够的希特勒还是拉响了大国乱斗的第一步。

在此之前,英法一直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意图“祸水东引”引导苏德率先爆发冲突。欧洲局势的紧张给了日本相当大的地缘空间,以至于即便到了“七七事变”爆发时,英美虽然态度极为激烈,却口惠而实不至,反倒是始终保持克制的苏联红军正在持续军援中国以牵制日本。此时的英国首相张伯伦虽然口头言语激烈,但却正在安排英国在新加坡的要塞防线,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死守东南亚,仅仅是要确保印度洋区域的利益,好引诱日本南下与美国发生冲突,这与英国在欧洲安抚希特勒,想要促成苏德冲突如出一辙。此计如若成功,则美苏德日将率先发生碰撞,而英国却可以作壁上观,不过事情并未如张伯伦所预料的那般进行。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慕尼黑协定》墨迹未干,希特勒就肢解了捷克斯洛伐克,英国民众群情激昂,纷纷要求政府结束对德绥靖政策,并承诺对东欧的波兰、罗马尼亚和希腊提供保护。因遭受国内舆论裹挟,张伯伦被迫辞职,并提名丘吉尔继任首相职务。罗马尼亚是意大利和苏联共同的目标,希腊更被意大利视为禁脔,这不啻于将这两个国家推到德国一边。德国顺势与苏联签署条约,1939年9月1日苏德两国共同瓜分了波兰。此事所产生的地缘影响极其重大,在此之前苏联一方面要求与英法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却又与德国大搞秘密外交;一方面支持中国抗日、却又暗自与日本划分满蒙势力范围。美国同样如此,它表面对欧洲事务漠不关心并支持中国抗日,却又继续保持与日本的军火、石油等交易,并获利颇丰。波兰沦陷之后,美国旋即改变政策,转而寻求建立一个海权阵线以对抗苏德同盟。

面临孤立的美国离岸平衡

在美国看来,通过牺牲掉中国以换取与日本的和解,并由此建立一个美英法日海权阵线,借以对抗苏德陆权同盟,或许还能有所斩获。奈何经过波兰一役之后,苏德声势浩大,德军旋即在较短时间内征服了北欧,并扫灭法荷比卢,再加上本就属于法西斯底色的西班牙,即便英美在北非和东亚让利颇多,意大利和日本却也心意已决。当时的英国成为唯一被派出在“陆权联盟”之外的大国,而远隔重洋的美国自然也面临被孤立风险。驰援英国、离间苏德就成为美国此时外交方面的当务之急。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前文提及,二战前夕的美苏两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产值第一和第二名,可是颇为诡异的是不论是英法还是德意日,普遍存在对这两个国家力量的轻视。究其缘由,还是因为它们对美苏两国军事力量的轻蔑和不认可。在经历了30年代大清洗之后,苏军前线指挥官中仅有30%保持基本的专业水平,这导致苏芬战争中苏军的惨胜。至于美国,虽有实力超越英国的海军,其陆军实力却极为弱小。当德军装甲部队闪击波兰之时,美国陆军仅有17万5000人的规模,这还是包括了陆军空战部队(1939年的美国没有独立空军编制)之后的数字。所幸的是,在马歇尔的努力之下,美国迅速改革陆战军事思想,并持续发力陆军建设和完善后勤补给系统。

当英伦三岛被德国战机所笼罩之时,美国内部围绕是否援助英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军方人士认为,援助英国无异于浪费资源,应当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大西洋防御上。但身为总统的罗斯福并不这么看,他认为援助英国只需要克服小小的英吉利海峡,但若是放弃英国则将面临大西洋的横涧。更为重要的是,英国是美国离间苏德的重要抓手,事实上也正是由于英国的坚持奋战才促使希特勒做出战略方向的调整,进而导致德国再度陷入两线作战、苏联先于美国被卷入战场的结局。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有意思的是,正如别国对美国力量存在误判一样,美国对苏联和日本的实力同样存在误判。苏德战争爆发以后,罗斯福认为日本只敢对南洋徐徐图之,决计不会与美国发生正面冲突,反倒是苏联弱不禁风,必须加大军援才能有效抵御纳粹的侵袭。事实证明,与英国一样,苏联的抵抗同样越来越强,美国得以利用英国人和苏联人的血肉来铸就自己的长城,直至珍珠港事件发生。

隐于幕后的美苏地缘暗战

前文提及,早在苏德联手进攻波兰的时候,美国就曾尝试与日本和解,共同建立一个针对苏德的海权联盟。奈何彼时苏联同样采取了与日亲善的姿态,两国于1941年4月签署《苏日互不侵犯条约》,日本执意要登上苏德的战车。奈何仅仅两个月后,苏德两国决裂,全球地缘局势发生裂变,此时的美国虽然处于率先击败德国的考虑,维持了对日友好立场,态度却愈发严厉,贸易制裁加剧。在美国的串联下“ABCD包围网”逐渐形成,ABCD包围网取自四个国家的头一个英文字母,包括美国(America)、英国(Britain)、中国(China)与荷兰(Dutch),对日本构成了巨大的地缘挤压,最终迫使日本不得不铤而走险的选择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后,美国立刻对日宣战,却也导致自己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所幸的是,此时的美国军事改革已经初步完成,陆军方面逐渐涌现出了诸如巴顿等一大批优秀将领,经济实力和战略空间也不似德国那般捉襟见肘。然而,英国早已将防线撤到了印度(缅甸和新加坡要塞均已丢失,说明英国同样低估了日本的实力),早已不敢主动出击日本了。中国实力太弱,斯大林又拒绝借道援华(苏德战争后,苏日关系依然维持运转,确保了苏联方面的外交回旋空间),帮助苏联取得对德胜利成为美国唯一的希望。自此,苏联终于在苏德战争之后,再度掌握了大国博弈的主动权。

然而日本纵然不如美国战前想象的那般弱小,却也没有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国人想象的那么强大。不过由于瓜岛血战、“神风特工队”战术给美国太深的印象,为求稳妥的罗斯福还是选择了对苏联的妥协,雅尔塔会议对中国利益的出卖是这项政策的最顶峰。不过这并未妨碍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处于对自身地理位置远离“世界岛”的高度认识,二战后期的美国利用战后重建秩序的机会,在亚欧大陆东西边缘地带占据了相当多的区域,并一改此前百余年的孤立主义传统,兴建军事基地并派兵进行长期驻扎,以此弥补距离上的不足。

从西进运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梳理美国地缘博弈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美国在二战爆发前后参与的地缘博弈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它前期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英国霸权衰落的背景下防止陷入孤立,中期面临最紧迫的任务则是取得大战的胜利,后期暗战的焦点则是提前对战后秩序的规划部署。在每一轮竞争中,美国与其他国家的敌友关系都是不断变换的,期间也曾发生对许多国家的误判,但并不妨碍美国利用自身超强的战略纠错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

上一篇新闻

花了近十万,终于把儿子从英国带回了成都,回头看都是泪水

下一篇新闻

美国机场员工跳楼引发恐慌 近百航班被迫取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