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3日 星期一

军国主义随时点燃 军事评论员:警惕日本捆绑美国对中国冒险!

有没有一种可能,日本会在某些局部地区突然制造针对中国的冒险,甚至指望依靠军事冒险获得局部胜势,然后拉美国过来帮着“调停”呢?

第一军情作者:肖余恨

关于日本会不会对中国进行军事冒险,历来是个议论不息的话题。此前,第一军情曾发表评论《“七七”启示:中日会不会在东海“擦枪走火”?》(7月7日),进行过分析——不过,更多的是从历史角度进行解读,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我们准备不充分,日本是会玩以小博大的赌国运之冒险的。

笔者8月5日文章中也提出了这个议题(《日本极右翼分子“掌军”:警惕日本在钓鱼岛铤而走险》),是从日本政局的现状出发,指出日本正在蠢蠢欲动——作为一个域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指手划脚,站在美国身边,公开与中国叫板和死磕。在东海,日本军机甚至公然用火控雷达瞄准我正常巡航军机。此文在今日头条上,一天之内阅读量百万,有6000多条跟贴。表明广大网友对这一议题极为关注。

网友的跟贴大致为三类:一类是,我们是核国家,日本不敢冒险。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综合国力,中国都今非昔比,如果日本敢于冒险,是自取灭亡。这过于想当然了。第二类是,日本是个惯于冒险的国家,甚至不能以正常的逻辑来看日本的行事风格,日本已经开始咄咄逼人,敌视中国到了病态的地步,必须警惕。第三类是,对日本,我们必须要有新思维,以威慑促和平,避免以牙还牙,等等。很多网友的分析,很有见地。

我个人的观点是,虽然我们是核大国,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免于战争的保护伞。毕竟核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威慑的作用,并且中国也承诺过不首先使用核武。况且,日本虽然不是一个核国家,但它同样具有迅速制造和生产核武的能力。此外,作为同盟的日本也处于美国的核保护之下。日本自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在局部地区制造事由,以军事冒险来获得局部胜势,然后拉美国过来“调停”呢?似乎不排除这种可能。

军国主义随时点燃  军事评论员:警惕日本捆绑美国对中国冒险!安倍:“走军国之路,是我外公遗志,没商量!”

日本的军国主义情结随时就能点着

让我们先看看日本近年来的国情。

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一直对日本在政治上的日趋右倾保持了足够的警惕。但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美国为了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已经松开了拴着日本的缰绳,甚至怂恿日本生事了。从解禁自卫权到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从常态化的联合军演到在局部战争中的合作,一唱一和,狼狈为奸。日本近日公布的防卫白皮书,大炒中国威胁,矛头直指中国,为今年3月颁布实施的新安保法以及加强军事力量发展寻找借口。在安倍政权强推以解禁集体自卫权为核心的一系列安保法案过关后,本年度的日本防卫白皮书还特意新增了14页篇幅的整整一个章节,喋喋不休地为此背书、辩护,称其具有“历史的重要性”;而对日本民众巨大的反安保法声浪却未置一词。甚至连日本媒体人也认为白皮书“像要开战一样!”这是不是在为升级冲突造舆论?

除了经济上的竞争日趋激烈,日本在军事上对中国的牵制也不择手段。通过向越南、菲律宾提供海警船和小型侦察机、帮助训练海岸警卫队、援建军港等途径,联合这两个国家与中国展开南海对峙,抵制中国的南海正义维权。同时,为了显示日本在南海的存在感,也不排除日本自卫队会在南海与越菲等国构建安保合作机制,同时会通过联合军演,在南海构建日美澳和日美印的三国安保框架。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设立中国研究室,成为该研究所首次针对特定国家成立的专门研究室。名为防卫,中国何曾对日本进行过“进攻”?

今年7月11日——“七七”事变纪念日仅过5天,日本参议院选举结果揭晓,“修宪势力”所占议席达到三分之二以上,这意味着安倍能够随时启动程序修改自1947年以来的日本“和平宪法”。当年在美国的主导下,制定了一部体现了和平主义精神的宪法,史称“和平宪法”。宪法第九条明确限制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日本没有自己的军队,只能拥有最小限度武力的自卫队;而驻日美军也被视为日本国家主权不完整的象征。战后70多年,日本的一些势力一直努力谋求所谓的国家“正常化”,即拥有自己的军队、不受其他国家的支配、自主参与国际事务。要成为这样的“正常”国家,特别是小泉纯一郎和安倍晋三任期内,为修宪铺路的动作不断。小泉任内通过的“有事三法”解决了冲突爆发时日本集体自卫权的角色和责任问题,一旦日本政府主观判断决定“有事”,可命令自卫队行使武力先发制人,且拉长“防卫”范围,使日本海外出兵无压力。安倍晋三任内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强行通过了新安保法案,解禁了日本集体自卫权,意味着一旦盟国受到攻击,日本无论受攻击与否,都可主动加入战争,已经从实质上“架空”了和平宪法第九条。如今,安倍带领的执政联盟在众议院已经占有三分之二以上议席,参议院的“修宪势力”议席也超三分之二——修宪,只需安倍静待时机了。

对日本的国情,中国民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误判。比如,认为日本右翼政客只是少数,不受欢迎;认为日本人怕中国经济制裁;对钓鱼岛风波,认为日本媒体传出检讨的声音;还认为日本人没有胆量也没有决心对中国开战等等,但是,已经有证据表明,这只是我们一些人的一厢情愿而已。日本故意激化钓鱼岛问题,不过是加速整顿武备的精神动员令,事实上,日本政客正加紧把来自中方的反弹,转换成凝聚“大和民族正在受到生存威胁、动员全民为生存而战”的“集体共识”。日本政客在捆绑民意方面是有着传统的,而日本民众在关键时候的集体狂热也同样是有目共睹的。日本当年飞蛾扑火般走向军事主义道路,就是这两股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今天,不少日本人恐怕早就把老一辈发出过的中日不再战的忠告抛到九霄云外了。

军国主义随时点燃  军事评论员:警惕日本捆绑美国对中国冒险!

资料图:美日同盟。

日本依然存在着莫名其妙的心理优势

其实,日本人一直对中国怀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军事上的心理优势。刘亚洲将军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日本海军曾叫嚣,一旦发生战事,四个小时内全歼东海舰队。这种狂妄,虽令人咋舌,恐怕也不是空穴来风。

日本要解脱枷锁,成为所谓的正常国家,光靠中俄等国的遏制,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了,可以说,这将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日本右翼的逐步走强,美国“重返亚洲”的纵容,都使得日本放开战争枷锁成为看得见的结果。

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力下降,让日本右翼政客更加轻易地操弄民粹政治,日本社会右倾化已经渐行渐远,曾经饱受战争之苦的日本民众虽然一直反对修宪和战争,但面对媒体和社会舆论的挑拨教唆,反而选择了沉默,这也是修宪将成为可能的一个社会心理基础。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称,日本社会普遍有这样的认识: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日本将逐渐处于劣势,如果中日之间必有一战,晚打不如早打。2013年7月,日本著名右翼杂志《SAPIO》以大篇幅分析中国航母,称中日会因钓鱼岛发生夺岛战争,预测战争的结果是,“日本在海上能绝对战胜中国”。同年12月,日本军事记者黑井文太郎认为,如果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局部战争,日本会赢——这种观点在日本社会几乎就是“共识”。日本过去与中国的历次海战中,从来没有败过,许多日本人心理上至今还有这种优越感和获胜的信心。这也是日本敢于进行军事冒险的心理基础。

军国主义随时点燃  军事评论员:警惕日本捆绑美国对中国冒险!

资料图:日本海上自卫队官兵。

2013年2月,日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公开宣称,在周边安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日本有权发展先发制人打击能力,向敌对目标实施打击,以抵抗逼近的攻击。为备战钓鱼岛,日本甚至制订了钓鱼岛方向的三套战争预案。安倍内阁推出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和新的防卫大纲,把中国作为假想敌,一改过去犹抱琵琶式的遮遮掩掩,摆出了一副与中国硬碰硬死磕的态势。

当然,军事准备是一回事,敢不敢主动挑事,进行军事冒险又是另一回事。有分析认为,不排除日本在某种条件下,会主动挑事制造战争事端,然后强行绑架美国,把美国也牵扯进来,从而让美日同盟真正在考验中发挥作用,进而达到拖中国下水的目标。当然,美国作为一个战略高手,会不会就范另当别论,但日本右翼的一些小算盘,却不能不防。

日本是一个喜欢冒险的国家,也是一个喜欢玩弄阴谋的国家。被美国奴役这么多年的日本又何尝不在每时每刻算计美国。因此,对中国军队来说,绷紧战争这根弦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军事斗争准备越充分,越具有对日本军事冒险的遏制力。中国崛起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美日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袭扰我现代化进程的步骤,越是如此,我们越要有战略定力,不轻易为其所动。另一方面,保持军事压力,不让其有侥幸之心。善战而不言战,就是对对手最好的战略威慑。此外,中俄在东北亚的战略协同越默契、越有力,对美日的压力就越大,形势对我就越有利。

根据日媒的公开报道,在5日至7日这三天里,日本通过不同途径至少向中方提出了6次抗议——它不满中国公务船“入侵日本领海”,但这被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以“(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航行)没有问题”驳斥。日本政府还称首次确认中国在东海油气田开采平台上安装了雷达,担心中方将这里发展成军事据点。日方对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频繁说三道四,被中国专家批批驳为“既无理,也无权的抗议”。海外媒体猜测中方的意图,认为可能是不满日本在南海问题上越跳越高,也可能是中国针对日本新任的右翼防卫相。卡塔尔半岛电视台7日评论说,这是中国传统的“提醒方式”。

中国军队正在脱胎换骨的改革中,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迈进——中国军队近期的一系列行动表明,早就做好了应对一切不测的准备。如此看来,如果日本胆敢进行军事冒险,那等待它的,只能是自吞其果了。而这样的苦果,70多年前的日本是早已尝过的。(敬请关注第一军情微信公众号)

上一篇新闻

歪打正着?美国强硬制裁老对手,韩国日本却意外中招遭重创!

下一篇新闻

不考雅思也能去英国留学的方法!你知道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