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家现金贷盯上印尼,这是逃生出口,还是新的狂欢?
文 | 洛桑 零和
现金贷的监管落地,行业的野蛮生长结束,进入强监管阶段。
行业正在苦寻出口,而想到的第一站,就是印尼。
每月上百家企业组团去印尼考察,且已有百家现金贷落地,就连现金贷配套服务的资金、风控、催收团队,都已出海。
“现在准备、已做的平台,已快数百家了”,印尼的风控系统服务商负责人称。
印尼现金贷市场已到爆发前夜。这里到底是养料充分的土壤,还是野蛮生长的莽林?
01抢滩印尼
监管落地后,出海之路,突然间变成了“刚需”。
“看到监管文件下来,很绝望,感觉退路全无,出海基本成了唯一出口”,某现金贷平台的创始人告诉一本财经。
就像是黑暗中唯一一个带着微光的门,大家都挤在门口,急于推门而出。
几乎每一天,都有小企业组团去印尼考察,5天4夜,收费2万左右。
目前,印尼已有近百家中国现金贷平台落地,“而准备做的,也有数百家,整个市场到了爆发前夜”,宾璇称。
中国现金贷的扬帆出海,拉动了产业链。资金、系统、获客、催收等服务商,也在印尼成立了分公司。
宾璇就是一家系统服务商的印尼负责人。
为何印尼成了最大的逃生出口?
“这是一片养料还算不错的土壤”,ZRobot的CEO乔杨称。
首先是市场巨大。
印尼现有人口2.54亿,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
“人口基数永远是需要考虑的第一点,这决定了未来的市场基数”,乔杨称。
这些人口中,多少可能成为现金贷的用户?
“印尼现金贷用户的比例,会比中国还高”,乔杨认为,首先,印尼仅有36%人口拥有银行账户,拥有信用卡的仅有2%,说明大部分人无法享受信贷服务。
而且,印尼当地的贫富差距大,超前消费需求旺盛。
“他们真的会发了工资就去狂欢、购物,甚至请假几天去吃喝玩乐,等到没钱了再乖乖回来上班”,宾璇称,他们足够乐观,享受生活。
其次,是基础设施已可以承载现金贷的发展。
此前,一位来自新加坡的创业者,来到印尼想做现金贷平台,结果发现当地金融配套设施不够完备,最后选择了做支付,于是成立了Xendit。
“没想到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乔杨观察到,现在印尼互联网化程度较高,比如,有类似滴滴的打车平台Go-Jek——只是这里叫的不是汽车,而是摩的。
△Go-Jek摩的
另外,支付、结算等金融配套也渐渐完备,“也就是说,印尼的土壤,已足够可以生长出互联网金融企业了”,乔杨称。
△印尼的短信通道报价,行业的配套设施渐渐完备
此外,中国现金贷的战斗力十足。
Rupiahplus创始人王一戈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印尼本土的现金贷企业和中国的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
“这是因为印尼团队还没玩转现金贷,这是一个重运营的活儿,而中国玩家玩了两年了,都玩得起飞了”,星合金融科技CEO廖敏称。
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印尼成为了出海首选。
据墨腾创投不完全统计,已有至少三十多家国内消费金融App在印尼上线,主要做现金贷。“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中,以目前的势头,年底之前超过一百家。”墨腾创投称。
“行业关上大门的同时,早就留好了窗户,‘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已为大家指明了方向”,业内人士预测,国内盯上印尼的,起码有上千家现金贷公司。
“但雅加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丽”,廖敏也强调,尽管市场空间大,但落地印尼,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
02暗礁重重
廖敏接待的客户,大家都兴趣很浓,但最后下决定的只有20%。
“问的多,做的少,是因为进入印尼的门槛并不低”,廖敏称,最大的问题,是放贷资金来源。
中国有外汇管制,个人的换汇额度,每年只有5万美金,企业的钱也很难出海投资。
“很多公司,就是用股本金在放款”,旦恩创投副总裁新纪夫称。
乔杨也提出,不要总是想着资金出海,其实可以反过来思考,直接用印尼本地的资金运作,而中国出海的现金贷公司,提供类似“助贷”的服务即可。
新纪夫也认为,海外持续募资能力,是生存的第一步。
“印尼当地的银行,对现金贷认知不够,不愿投钱,可能找当地的外资银行募资,是一个出路”,乔杨称。
明面的渠道不畅,但暗地里的方式,倒是不少。
“现在很多放贷资金,是通过洗钱流出去的。”资深从业者顾宁透露。
有一些专门的资金通道,帮助投资资金出海,“非常低的成本,每天换汇500万美金,可做到第二天到款”,顾宁称。
就算千辛万苦获得了资金,摆在面前的,还有第二大难题:风控。
“风控还比较原始,数据有限,因此大家风控都大同小异,很难有亮点”,乔杨称。
印尼仅有36%的人有银行账户,但这些金融数据完全封闭不对外;此外,支付数据也很少,因为当地都习惯于现金支付。
这个群体才是完完全全的“白户”。
唯一可用的,只有实名制、人脸识别和爬虫。
“爬虫可能是唯一具有想象力和突围的地方了,就是数据莽原”,多位业内人士称。
“风控还不完善,基本只做个反欺诈,需要催收的(入催率)是40%~50%,不良率百分之十几。”知情人士向一本财经透露,印尼的风控难点很多。
而第三个难题,来自于监管的不确定性。
目前来看,“印尼监管是欢迎我们的”,多位创业者与OJK(印尼金融监管服务局)官员交谈过,对方表示欢迎。
据OJK公告,在印尼展业的公司,需要在2018年1月3日之前申请“印度储备银行,RBI”授予的注册证书,在被正式拒绝之前可以继续开展业务。
OJK曾在去年公布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白鲸出海主编李静思分析:“(OJK)大方向是鼓励钱进去,且不能用本国的钱。”
“还没有针对现金贷专门的监管,更多的是针对海外投资的一些监管”,乔杨称。
“无疑,监管暂时还没有看懂现金贷,只是一个观望的态度,尚处在监管空白期”,宾璇称。
中国现金贷监管的出台,印尼监管机构也必然看在眼里,并可能影响他们的最终决策。
印尼监管已将当地的支付牌照收紧,不再新增,这对于中国现金贷公司来说,是一个危险信号。
“监管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宾璇称,消费信贷业务的监管风险,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忽视。
03不可重演
顾宁观察到,国内在印尼落地的现金贷公司里,放款量最大的是千万级别,年利率在300%~500%。
“抛去各项成本,现在每个月利润可达一千万元”,顾宁称,其盈利性已开始展现。
然而,大部分现金贷平台还在前期积淀阶段,尚未盈利。
“实际上,出海印尼的团队,分为三种”,宾璇深入考察后,发现这个群体出海的目的,并不相同。
一类是为了讲资本的故事。
“很多公司在当地,只有一个小办公室,只有一两个员工,对于他们来说,拓展印尼更像是给VC等投资机构讲的一个故事”,宾璇注意到,这些公司纯粹是为了“to VC”。
而另一类,是想收割印尼市场。
“它们利率很高,催收也比较野蛮,只要胆子大,怎么做都行”,宾璇称。
宾璇对于这样的玩家,比较反感,“把中国市场上最野蛮的部分,原封不动地带到国外来了”。
印尼曾经的“排华事件”,一直让国人心中隐隐作痛。
而出海的中国企业,对当地人的情绪和舆论,都保持者高度敏感和警惕。
宾璇曾经和很多当地人聊过,现在对中国人的印象,他们用了四个字:“又爱又恨。”
“中国出海的企业很多,也给当地带来了就业,提高了经济,但大部分都是抱着赚一把就走的心态,而真正沉下心,深耕做好的不多”,宾璇称,正因为如此,才让当地人有了这种复杂的感情。
“不要总是想着收割,想着占领,不要让现金贷在中国折戟的命运,再次在印尼上演”,宾璇称。
好在是,还有一些公司,是沉下心准备好好做的,“这样的玩家,当地人欢迎,监管也很欢迎”。
印尼已承载不了所有的野心。
很多公司已准备攻占东南亚其他国家,而有了印尼的出海经验之后,“落地新的国家,最多只需要两个月时间”,顾宁称。
还有更大的野心。顾宁已把目光瞄准了巴西、尼日利亚等潜在金矿。“中国要靠金融方式征服世界,预计跑完全球,只需要5年时间”,顾宁称。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部分人名为化名 | 图片来源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