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 星期六

在殖民地的政策中,英国有一个底线,不让其他欧洲国家接近印度

在亚洲殖民地的政策中,英国有一个绝对的优先事项:不让俄国或任何其他欧洲国家接近印度边界。然而,英国在印度遇到的最严重挑战并非来自其他国家,而是来自印度人民。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严重威胁到英国的统治地位,爆发起义的主要原因是在英国军队服役的印度士兵的不满情绪。

在19世纪中叶,在印度的英国军队约有20万印度士兵,而英国士兵只有4万人。 所以,印度的法律和秩序取决于这一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忠诚度。尽管英国政府根据印度习俗修改了军纪,但是印度士兵还是因为种种原因积累了许多不满。来自较高种姓的士兵拒绝与低种姓的同胞住在一起;印度士兵感到被歧视,因为英国人更容易受提拔。最糟糕的是,穆斯林士兵和印度教士兵被要求咬掉步枪子弹的纸匣——据说这些枪支弹药用教徒禁食之物当润滑油,因此引起了极大的愤恨。 这个问题比军队叛乱严重得多,印度几个地区的君主在当地人民支持下,决定借此机会解救自己,摆脱英国统治。

在殖民地的政策中,英国有一个底线,不让其他欧洲国家接近印度

英国并没有完全履行与印度签订的关于政府责任的协议,尽管英国也做出了妥协,同意不干涉印度的风俗,但还是禁止那些被认为不文明的传统,比如童婚、丈夫死后寡妇自焚殉夫。 此外,经济是印度人起义的另一重要原因。为了平衡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预算和对军队的资助,英国政府向印度人征税,这让印度人很不满,也影响到印度各邦国的财政制度。因此,在这次起义中,几个土邦形成了联合,不同社会背景的印度人全都加入,涉及范围极广,有些印度历史学家把这次起义称为“印度第一次独立战争”。 交战双方实施了许多暴力和暴行,最终英国占了上风,将起义镇压了下去。为重建秩序,英国立即采取的措施之一是流放莫卧儿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巴哈杜尔·沙阿·扎法尔,因为他图谋把英国人逐出印度后恢复莫卧儿王朝的财富与权利。

这场起义促使英国人开始思考,为防止印度发生更多动荡,英国政府决定做出一些改变。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正式解散,其权力转移给英国王室。英国任命一位总督,代表王室与印度的562个土邦打交道,英国政府则承诺会尊重它们的独立地位。这些土邦占有印度40%的领土和25%的人口,因此,印度次大陆还有很大一部分在英国的控制范围之外(防务和外交除外)。其余地区由总督代表印度总督区和“印度办公室”这个新机构管理。在这个新管理体系中,英国王室还承诺不干涉印度的道德和宗教事务,尤其是那些可能被印度人理解为西方化的事情。

在殖民地的政策中,英国有一个底线,不让其他欧洲国家接近印度

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是:英属印度正式诞生。从此,印度被比喻为大英帝国王冠上的宝石。英属印度的边界远远超出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还包括缅甸、锡兰,甚至新加坡在19世纪中叶也被正式纳入其中。英属印度是一个首府在加尔各答的大帝国。 在随后的数十年里,英国迎来了在印度的黄金时代。印度开始工业化,技术迅速更新。19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建设穿越英属印度的铁路,到20世纪初,印度拥有全球第四大铁路网。 他们还修建了道路和桥梁,并引入电报。19世纪末,印度的邮政系统可以说是亚洲最好的。

这些巨变和发展大大提高了印度人的流动性,他们过去一直因为地理、宗教、语言和文化等因素被深度割裂。 英属印度的管理者推动在城市中心建立新型印度公民社会,中产阶级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英属印度还效仿英国,在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建起了大学,城市精英在那里接受教育,学习从功利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西方政治和哲学新思想。英属印度采用英国公学体系,为地主阶级的孩子们建立学校。印度精英阶层中最富有的家庭,尤其是贵族和王室家庭,形成了把孩子送到英国顶级公学接受教育的传统,其中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去牛津或剑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完成学业后,他们会回到印度,服务于世袭的土邦王朝,来自资产阶级的人则从事自由职业、商业或担任管理职务。

在殖民地的政策中,英国有一个底线,不让其他欧洲国家接近印度

那个时代的印度人如果想要实现社会阶层流动和改善经济状况,就必须在英国人创办的机构学习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英语不仅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也是印度工商业、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沟通语言。英语的普及不仅是因为这是殖民国的语言,也因为英语很快就成为印度次大陆从北到南,所有社会高层的唯一的通用语言。 1877年,在痴迷东方文明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提议下,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从后来几十年里印度王公和土邦代表满怀热情地参加英国皇家仪式的事实来看,印度人对这位从未访问过印度的新女皇满意度很高。

上一篇新闻

印尼华人家族的土豪程度你绝对想象不到!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与印度就探索区块链金融技术举措达成合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