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5日 星期三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建议将“Chip 4”联盟扩容为“Chip X”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建议将“Chip 4”联盟扩容为“Chip X”

科技战略


美官员再度考虑强制TikTok出售美国业务

据华尔街日报12月27日消息,出于对安全问题的担忧,拜登政府一些官员可能试图再次迫使TikTok出售其美国业务。据知情人士透露,强制出售的提议是在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的讨论中提出的。该委员会是一个跨部门的政府委员会,已经与TikTok就如何将该应用的数据和运营与中国政府隔离开来进行了两年多的谈判。知情人士称,鉴于这款应用为中国公司所有,拜登政府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解决相关安全担忧。CFIUS中的国防部和司法部代表也支持强制出售,相关人士认为,只有将TikTok与字节跳动分离,才能解决相关人士担忧。


“诺基亚”和“爱立信”两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宣布将逐步推出俄罗斯市场

据集微网12月27日消息,两大电信设备制造商芬兰“诺基亚”和瑞典“爱立信”近日宣布,将从2022年底开始逐步退出俄罗斯市场。据悉,诺基亚和爱立信占俄罗斯电信设备市场极大份额,其中,基站约占近50%,另外还包括天线、数字信号光纤等硬件以及关键软件等。爱立信高管表示,瑞典政府给予的制裁豁免权即将到底,正努力于年底前完成。诺基亚高管则表示,退出工作即将完成,届时不会供应俄罗斯任何软硬件。据消息人士透露,此举可能削弱该国移动网络效能,使其失去营运商修复或升级软件的能力,届时用户可能会遭遇手机上传或下载速度变慢、断线次数增加,或是通讯失败及中断等问题。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建议将“Chip 4”联盟扩容为“Chip X”

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官网12月20日消息,该网站刊文《将经济学重新纳入欧盟和美国的芯片政策》(Bringing economics back into EU and U.S. chips policy)。该文章认为,美国政府目前出台的芯片法案等产业政策因其保护主义后果已引发欧洲盟友的担忧,作为回应,欧盟也推出了自己的《芯片法案》。文章表示,美国芯片法案的激励规模较投资规划依然有限,且可能被当前的半导体萧条周期所抵消,同时,美国的单边主义做法也将刺激各国展开财政补贴竞争,这可能推高半导体产品成本,抑制效率提升,而由于半导体供应链的复杂性,自给自足恐难以实现。文章建议,美方应积极寻求与盟友多边协调,例如强化美国-欧洲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协调机制作用,专注于通过合作研究项目加速合作伙伴的发展,而并不只是寻求遏制竞争对手;将“Chip 4”联盟扩容为“Chip X”联盟,将欧洲合作伙伴和印度、新加坡纳入其中,协调各自政策,寻求互利共赢。


英国研究显示,运用AI技术诊断中风,康复患者增两倍


据法新社12月27日消息,英国公布一项新研究,人工智能(AI)技术帮助英国中风患者增加康复几率。英国卫生大臣巴克雷(Steve Barclay)在声明中表示,AI能更快、更精确地做出诊断,并确保患者能在需要时获得所需疗法。初步分析发现,以包括AI技术等方法照料11万1000多名疑似中风的患者,可让看医生到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缩短超过60分钟,进而提高治疗效果。医院对有类中风症状的患者做初步评估时,省下的每一分钟都可大幅提升患者健康出院的机率。据悉,英国国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有11个中风治疗网络使用AI技术诊断中风并判定最佳治疗方法。平台协助医师解读脑部扫描,并让他们能够远端与全球各地的专家分享影像。



信息


台积电计划于12月29日开始商业化量产3nm制程芯片

据TechWeb网12月26日消息,中国台湾半导体制造商台积电计划于12月29日在其晶圆十八厂启动3nm制程芯片的正式商业化量产。台积电晶圆十八厂一期于2018年开工建设,目前主要生产5nm制程芯片。随着3nm芯片的商业化量产,未来台积电十八厂将成为其先进制程工艺的主要生产基地。在3nm制程工艺上,台积电和韩国三星电子公司采用不同的路线,三星电子采用全环绕栅极晶体管(GAA)架构,而台积电则是采用鳍式场效应晶体管(FinFET)架构。三星电子已于2022年7月开始量产3nm芯片,较台积电提前近半年时间。


生物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大会通过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据UN官网12月21日消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恢复生态系统和保护土著人民的相关权利等问题。该框架包括四项保护自然的总体目标:2050年前阻止人为导致的受威胁物种灭绝;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生物多样性;公平分享遗传资源及其序列信息惠益;所有缔约方可充分实施框架。框架涉及多个资金相关具体目标: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国际资金提高到每年至少300亿美元,逐步改革每年损害生物多样性的至少5000亿美元的补贴,每年筹集至少2000亿美元用于生物多样性相关资金。框架还包括扭转自然损失的具体措施:2030年前保护地球上30%的土地、沿海地区和海洋,恢复30%退化的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


中国科研团队揭示青藏高原冰川抗性基因分布

据科学网12月2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科研团队揭示了青藏高原冰川耐药菌携带抗性基因的空间分布格局。该团队利用宏基因组技术对青藏高原21条冰川的微生物样品进行分析,发现青藏高原周边国家大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抗性基因随印度季风传播扩散至青藏高原冰川生境,同时冰川耐药菌大多携带多种抗性基因,其中数量最多的四环素—氟喹诺酮类抗性基因组合对人类健康存在较大风险。该研究有助于了解冰川环境的潜在耐药风险和生态健康威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Environmental Pollution期刊。


美国科研团队开发AI算法非侵入性筛查试管婴儿胚胎,准确率约70%

据科学网12月26日消息,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新开发出人工智能算法 STORK-A,可非侵入性地检查体外受精胚胎的染色体数量,准确率约为70%。该算法利用受精后5天拍摄的胚胎显微镜图像、胚胎质量评分、母亲年龄等信息,自动“学习”将数据的某些特征与非整倍体的可能性相关联,并利用10378个胚泡数据集的进行算法训练,验证具备普遍性与准确性。该算法可避免活检的缺点,有助于降低体外受精胚胎选择风险和成本,减少主观性并提高准确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柳叶刀·数字健康》期刊。


中国科学家开发监测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讯的技术

据科学网12月26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科研团队开发出一种用于监测小鼠细胞-细胞动态接触的技术,并可通过永久性标记细胞间的接触来追踪细胞接触过程。该团队将人工配体和人工受体分别导入两个细胞制成发送细胞和接收细胞,二者接触时将出发合成信号,并通过信号通路激活接收细胞中的下游转录程序,从而对接触事件进行瞬时或永久标记。研究人员利用该技术成表标记了发育中的心脏内皮细胞(接收细胞)与邻近的心肌细胞(发送细胞)的接触事件。该研究提供了一个记录体内细胞间接触和细胞接触历史的遗传系统,或有助于研究体内细胞间的动态接触和细胞命运的可塑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期刊。


能源


美国发布《氢能机场枢纽白皮书》,推动航空脱碳

据中国氢能联盟12月24日消息,美国垂直飞行协会(Vertical Flight Society)发布《氢能机场枢纽白皮书》,旨在推动航空脱碳。白皮书指出,航空业制造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据了美国交通运输行业的10%,到2050年,预计商用飞机的排放量将增加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2%以上。白皮书提出从建立地面车辆补能站入手,逐步扩展到提供多种运输方式的机场枢纽,最终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氢能机场枢纽。对此,白皮书规划了实现氢能航空的蓝图,包括气态和液态氢的生产到分配,氢气的储存和加注,以及飞机和地面车辆的运输模式。


俄罗斯研发出RITM-200S反应堆核燃料

据Heypower 12月24日消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集团公司(Rosatom)表示,已完成现代化浮动式核电厂项目RITM-200S反应堆核燃料的研发工作。升级后的浮动式核电厂包括两座反应堆,每座反应堆额定热功率为19.8万千瓦。RITM-200S反应堆功率将是目前KLT-40S反应堆的4倍,换料周期约为5年。现代化的浮动式核电厂项目旨在为巴伊姆斯卡亚公司(Baimskaya)位于楚科奇地区的巴依姆斯基(Baimsky)矿业加工厂供电。俄原集团将为巴伊姆斯卡亚公司建设4座浮动式核电厂,首座浮动式核电厂拟于2027年建成。此外,俄原集团已经推出装有RITM-200反应堆的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还开展了建设陆基RITM-200N反应堆的试点项目,向雅库特偏远地区供电。


菲律宾电力公司向美国申请小型反应堆经费

据philstar 12月24日消息,菲律宾最大的电力分销商马尼拉电力公司(Meralco)正在申请美国贸易和发展署(USTDA)的拨款,以开展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可行性研究。该公司表示,菲律宾由7000多个岛屿组成,许多岛屿的电力供应不可靠,SMR的尺寸和可靠性使该技术适用于菲律宾这样的群岛地形。美国能源部副部长莎伦·加林表示,在菲律宾部署SMR的潜在地点包括棉兰老岛和巴拉望岛。此前,美国和菲律宾已开始就民用核合作协议进行谈判,该协议将为美国向菲律宾出口核电设施和核燃料提供法律依据。


海洋


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利用无人潜航器监测废弃油田环境

据广海局12月24日消息,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利用无人潜航器在几个废弃油田和海洋保护区内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并搭载南安普敦大学研发的BioCam技术,获取了高质量图像和数据资料。BioCam是专为海底测绘开发的3D视觉成像系统,具有先进的照明和海底地形测量技术,可在数据收集的同时快速生成亚厘米级分辨率的3D地形图,拍摄大量海底图像并自动将图像拼接,使科学家能更直观地观测海底地形地貌和生物活动,并检测可能发生的污染物泄漏。无人潜航器主要使用电池供电,在本次任务中共航行21天,行程1013公里,仅消耗2L燃油。


苏格兰海上能源公司成功测试原型波浪能发电机

据广海局12月24日消息,苏格兰海上能源公司(AWS Ocean Energy)近期推出一套海洋波浪能开发设备“阿基米德”波浪能发电系统(Archimedes Waveswing)。该发电系统在欧洲海洋能源中心(EMEC)进行原型机测试,单个浮标在中等波浪条件下转换了最高80kW、平均10kW功率的电力,超出开发商预期值的20%。整个测试过程表明,该发电系统从码头部署安装到完全投入使用仅需12小时,在恶劣天气下也具有持续发电的能力。当前测试计划将于年底前完成,该公司计划于2023年初重新调试设备并进行下一步试验,未来可为油田钻井平台和海洋监测平台供电。


韩国三星重工承接马来西亚国油FLNG项目

据国际船舶网12月26日消息,继2020年交付的“PFLNG DUA”号之后,韩国三星重工再次揽获马来西亚国油(Petronas)FLNG大单,这也是三星重工时隔3年首次承接海工订单。据悉,新造FLNG是马来西亚国油第三艘FLNG,其年产LNG约200万吨,项目总价值30亿美元,将从2023年1月开工建造,交付期限为2027年8月。三星重工是全球建造最多FLNG的船厂,目前全球正在运营的总计6艘FLNG中有3艘由三星重工建造。


航空


韩国着手研发扫雷直升机

据HANKYOREH网站12月23日消息,韩国防卫事业厅授予韩国航宇工业公司一份价值3477亿韩元的合同,为研发扫雷直升机提供支持。根据合同,该公司于2026年前交付一台扫雷直升机样机。若该项目研发成功,韩国将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自主研发扫雷直升机的国家。据悉,该直升机将整合激光探雷设备、水下自行式探雷车和无人扫雷设备,加强韩国海军的反水雷行动,以保护海上航道。


美国防部授予美国洛马公司合同,为推进生产和交付F-35战斗机提供支持

据airforce-technology网站12月26日消息,美国防部授予美国洛马公司一份价值10.5亿美元的合同,为推进生产和交付F-35战斗机提供支持。该合同涉及采购F-35战斗机长周期材料、所需设备、备件和组件,以保证该公司可于2024年按时生产和交付118架第18批F-35战斗机。据悉,该批战斗机将由美空军、美海军陆战队、美海军、非美国防部运营商和外国军售客户使用。


美空军首次利用卫星通信技术支持“前沿武装和加油点”为无人机加油

据国防科技要闻12月26日消息,美空军第65特种作战中队的MQ-9“死神”无人机由HC-130J运输机在“前沿武装和加油站”提供燃料后,重新由远程操作起飞,并继续作战行动。这是美空军首次利用卫星通信技术支持无人机执行地面启动、滑行、起飞和降落等一系列动作。美空军第361攻击中队官员表示,空军一直在研究如何在世界各地更快、更有效地实施行动,此举是美空军实施“敏捷作战运用”概念的最新进展。


航天


日本拟于2023年发射H3火箭

据日本共同社网站12月23日消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宇宙开发战略总部会议上表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等正在开发的新型H3主力火箭将于2023年2月12日发射升空。该火箭全长63米、直径5.2米,运载人造卫星的能力被认为是目前H2A主力火箭的1.3倍以上。据悉,H3火箭原计划于2020年度发射升空,由于主引擎测试中燃烧室内壁等发现有裂缝和裂纹需做出修改设计的原因而延迟发射。


新材料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可将微弱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的上转换材料

据EurekAlert网12月23日消息,日本帝京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将微弱近红外光转换为可见光的上转换(upconversion)材料,并基于该材料开发了一种新型近红外光传感器。研究人员开发出基于核壳镧系元素的上转换纳米粒子,可以将微弱的近红外光高效转换为可见光,再通过将这些纳米粒子与无机半导体材料(卤化铅钙钛矿)相结合制造出近红外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该探测器可将难以检测的微弱近红外光转换为电信号,转换效率达到75%,实现了微弱近红外光探测效率的大幅提升。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先进光子学研究》(Advanced Photonics Research)期刊上。


先进制造


美国陆军提供320万美元支持高效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3D打印新技术

据国防制造12月26日消息,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向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IU)提供320万美元,用于开展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3D打印研究。UHPC本质是一种水泥基复合材料,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具有更好的强度和防水性能,但受其硬化速度限制,很难作为3D打印材料。FIU研究的目的是开发新的UHPC品种和沉积方法,实现3D打印并应用于民用或军事基础设施建设中。此项研究有望为建造具有更强抗腐蚀性的定制结构奠定基础,在军事应用中,可以使作战人员在战场按需3D打印基础设施,如桥梁支撑结构,以提升偏远地区建造能力,带来后勤保障的突破。


美国研究人员使用3D生物打印技术制造出人类眼部组织

据science daily12月22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眼科研究所 (NEI) 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使用干细胞和3D打印制造眼组织的3D生物打印技术,这可能会在治疗各种退行性眼病方面取得进展。研究人员使用3D生物打印技术成功创建了构成外血视网膜屏障的细胞组合,血视网膜屏障是支持视网膜光感受器的眼组织。研究人员可通过该技术研究退行性眼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MD),并通过该技术了解如何治疗或治愈这些疾病。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将试验在3D打印过程中添加其他细胞类型,例如免疫细胞。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期刊。

以上是今日的全部资讯,感谢收听,再见!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转载请注明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建议将“Chip 4”联盟扩容为“Chip X”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上一篇新闻

马来西亚拉曼大学2021招生计划公布 山东招生100人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财资中心介绍 为什么要在新加坡设立财资中心?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