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日本和英国,哪国更厉害呢?从一场战役就可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和英国这两个大国之间也是避免不了一场战争的。在历史的记载当中有许多的人都认为英国的战斗力是不如日本的,那么在当时有着日不落帝国之称的英国,为何偏偏打不过一个小小的日本呢?其实是因为一场战争让英军败的太过于彻底和败的太羞耻了,所以让世人认为英国的战斗力不如日本。因此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看这场让英国背上羞辱的战役。
一、马来亚什么都没有
这一场战役就是马来亚战役,马来亚战役是发生在1941年12月8日的,这一场战役足足打了一年之久,直到1942年1月31日才结束。
当时的作战是大英国军队和日本皇军之间的陆战。而日军之所以去攻占马来亚岛,是因为日军企图歼灭驻马来半岛的英军,为之后进攻荷属东印度建立前进基地做准备。
当时在马来亚岛的英驻军有三个师,4个旅,一共约有9万人,由远东英军总司令罗西瓦尔中将指挥。而想要实施登陆的日军是由山下奉文上将指挥的,日军有第25集团军,一共有11万人组成。虽然在人数上两军是相当的,但是其在军事战备上,英国驻地部队确实非常寒酸。
因为在二战刚刚开始的时候,英国更比较注重于其它地区的人力和物资分配,所以就将一些好的资源全部都优先分配给了其它的地区。
这样一来马来人所希望得到的300~500架战机,是从来没有得到实现的。所以当驻马来亚的英军面对着配备超过200台坦克的入侵日军时都傻眼了,因为英军连一台坦克都没有。那么从这就可以看出,这场战役对于马来亚驻地军人来说该打得有多么的艰难。
日本的军队在马来亚北部地面占有着很大的优势,因为日本军他们有着强大的空中支援,再加上装甲部队的协助配合,并且因为在各种战役当中日军也获得了许多的经验,所以面对着没有经验,没有重型坦克的马来亚驻地军,日军仅仅使用了脚踏车及轻型的坦克,就轻易的穿越了马来亚的热带雨林。
二、可怜的马来亚驻地军
相对于日军紧锣密鼓的进行攻击,马来亚驻地军的空军战斗机中队所配备的水牛战斗机,却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体型过大,装备不佳,零件供应不足,支援人员不足,对空中攻击防守也是很困难的。同时马来亚驻地军还缺乏清楚及协调一致的指挥结构,皇家空军及皇家澳大利亚空军中队及人员间的敌对主义也是比较严重的。
重要的是还有一些没有经验的飞行员,缺乏适当的训练,所以在日军与英军第一次交战的时候,英军就在头一个星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历史的记载,当时日本的军事情报部门还聘请了一名英国的军官来作为间谍,而这位间谍军官的职位还是一个上校。
所以有着这么样一个高职位的间谍向日军提供情报以后,英军还哪有什么胜算可言。因此日军在三天之内就摧毁了所有在马来亚北部的盟军空军基地,占据了空中的优势。
三、节节败退的英军
在12月8日起,马来亚岛每天都要遭到日军的轰炸,因此在岛上的居民和驻地人员是非常痛苦的。因为随时随地都会丧失掉自己的性命,没准刚刚睡着下一秒可能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
因此当时的驻地人员在12月17日的时候放弃了坚守马来亚岛。对于还可用的武器、物资、还有唯一的一个可运作的电台也全部都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中,也是有够心酸的。
被日本俘获的英军自然也是受到了很多的羞辱。有一大半的英军都被日本人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折磨而死,还有一些英军因为不堪忍受日本人的羞辱和折磨自杀身亡了,所以日本人也是最不善待俘虏的一个国家了。
其实这场战役在战略部署上是有着严重问题的,而且军事战备也是有着严重问题的,所以意味着英军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会失败。
虽然最后日本人获得了胜利,但是其实日军的伤亡人数也是比较惨的,当时日军也是用了伤亡上万的人数换来了马来亚半岛的控制权。日军占领了马来亚半岛以后,就意味着日本打通了进攻荷属东印度的战略通道,给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防御作战造成了不利的态势。同时新加坡举世闻名的要塞狮子城也属于日本人了。
日本的指挥官山下奉文以伤亡9824人的代价,自北向南席卷马来半岛650英里直至占领新加坡。英军的伤亡虽然略少于日军,但是投降的军人却有13万人之多。
这一场战役是日军有史以来最大的陆战胜利,同时也是英军有史以来在军事史上最糟糕的灾难,也是英军史上最大一次规模的投降,这13万人被称为是英国人的耻辱。
日军在获得了胜利以后,他们戏剧性的向全世界炫耀了他们自己的武力,在日本的报纸上大张旗鼓的宣传:“大东亚战争大局已定,短短三天内攻下新加坡,只有我神武皇军才能立此殊荣”。同时在日本的大本营宣传部也有人宣称:“日本乃照亮世界和平的太阳,沐浴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抗拒阳光者唯一毁灭一途,英美两国都应深思我日本千年炽热的历史”。
结语
从上述的这两段话就可以看出日本是一个极度自恋的国家,虽然小编不否认日本人对于国家的中心和拥有的武士道精神,但是其这种过于强大的优越感,实在是让人有些接受不了。虽说拥有民族自信心是好的,但是像他们这种盲目的自信、夸大的事实、虚假的改编,就像掩耳盗铃一般,也是有够让人好笑的。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联合舰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