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月08日 星期三

新加坡境外购物陷阱多,别想着占小便宜!

对每个出境游的人来说,第一站往往都是机场,经过免税店都忍不住先进去看看,而在最后一站同样是机场的很多人,除了免税店继续买买买,行李托运之前也都会去退税。

新加坡境外购物陷阱多,别想着占小便宜!

大家都知道,现今退税方式日趋多样,但最首先基本的退税手续便是填写退税单。退税单上,要一一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住址、护照号码、个人联系方式,还有商品信息,如商品名目、金额,退税百分比及退税金额,最后就是退税形式,其中有现金退税、银行卡退税等。

但你可能不曾想到,在商品选择、退税手续、退税支付等环节上也存在“步步为坑”的现象,警惕一下就能省下不少钱。

新加坡境外购物陷阱多,别想着占小便宜!

1、商品选择

不少人对退税、免税的概念“傻傻分不清”,以至于明明退税划算的,却还去了免税店购买,结果吃了闷亏。免税划算或退税划算,还要就具体商品而言,只有了解这个,才能避开商品选择的第一坑。

退税退的税跟免税免的一样吗?

免税免的是商品的进口关税,商品的购买价格即是不含税的价格,购买后直接享受进口关税的优惠。

退税退的是增值税与消费税,这部分税率通常不高,但此时的商品售价是包含税费的,需要购买后走退税流程才可以享受优惠。

因为旅客不是本国的居民,不能享受税收用于的福利,所以这部分税是可以退的。

避坑小提示

由于退税是固定的,所以如果一件商品适用的退税税率低于关税税率(如烟酒、化妆品),就可以在免税店购买;而对于奢侈品这类大家出国要买的商品,由于自身适用的关税税率本来就不高,所以还是商场或者专卖店买了再退税比较划算,而且专卖店的品种也要比免税店多得多。

新加坡境外购物陷阱多,别想着占小便宜!

2、退税手续

A.退税限制 要留心消费的商店是否有特别的退税限制,比如,退税手续是离境前90天内办理有效,但是在一些商场里必须当天的购物小票一起去开退税单才行,注意不要因为这个退不了税喔。

此外,还有一个“可享受退税的最低限额”的规定需要注意。不同的国家,退税政策有所不同,多数国家都有此项规定,并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退税,很多人看到TAX FREE就疯狂扫货,以为自己赚大了,到了退税时才欲哭无泪。

避坑小提示

开退税单时,可以要求店员开具一式三份的退税单,只有小票是不能退税的,必须带着填有你护照信息的退税单才可以退税。我们建议还是首先计划好自己需要购买的东西,尽量选择在同一个国家,如果有同伴的话,最好结伴购买,这样既不会超额消费,又可以大家一起享受优惠。

新加坡境外购物陷阱多,别想着占小便宜!

B.退税物品的登记与检查

有些旅客先托运,再去办理退税手续。可一到了办理退税手续的时候,相应的退税商品已被托运,海关核对不上对应的退税商品,旅客也只能放弃,除了心疼钱包,还可能耽误了航班。

避坑小提示

记住要先办理退税手续再托运。一定要保证退税的东西是在你的行李内,即使过了海关安检,在登机前海关还是可以调出你的行李核对退税单的,如果有退税商品核对不上的话是要被罚款的。此外,还要注意,在机场海关盖章需要退税的商品不能打开使用。

3、支付方式的选择

A.现金退税

大部分人会选择现金退税,除了小部分商品可以在市区内购物时就退税,大多数还是需要在机场办理退税。然而,机场排队时常发生,特别是赶上旺季或者红眼航班再加上退税窗口还有营业时间限制,有可能到最后退税不成,还耽误了航班。

选择现金退税要“有备而来”。要提前准备好资料、零钱兑换等,并且要注意旅游季,提前到机场办理。

B.委托退税服务公司办理退税

其实全球大部分商家都会委托退税服务公司办理退税,而大部分退税公司都会按照一定标准收取手续费,所以游客实际拿到手退税金都会打折扣。

C.信用卡退税

为了节省在机场排队的时间,也有很多人会选择信用卡退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子信息填错了,退款是肯定收不到了,或者到手金额不对,维权起来更是麻烦。此外,由于税单的运输以及处理上全部都是人工,在分拣、运输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遗失或者遗漏的情况,再加上工作效率的问题,回国后漫长的等待退税款到账同样是煎熬。

相比现金退税,信用卡退税最后能拿到的钱更多,而且不用在机场排长龙等待。但是信用卡退税需要确保单子填写无误,更要有等待退税款的耐心。

此外,游客提交的信用卡必须是国际信用卡,比如有VISA、MASTER CARD标志的信用卡。用国际标准信用卡退税时,退税币种为刷卡时使用的货币,转换成本国货币还会产生费用。

总之,以上几种支付方式都各有利弊,在退税时,大家最好提前根据自身的计划进行权衡,以确定支付方式,从而避免无谓的损失。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留学|留学之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赛国羽仅收获0金2银,曾经的王者掉落青铜?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