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 星期五

二战日本德国,扒一扒后勤老底,不过神圣骡马帝国闪击骡马帝国

二战日本德国,扒一扒后勤老底,不过神圣骡马帝国闪击骡马帝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算得上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役。

策动二战的三个法西斯元凶,德意日,直至今日依旧臭名昭著。

这三个国家,能发动战争,当然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此文抛开最弱几乎与搞笑的意大利不提,说说日本德国的后勤老底。

是否真对得起两强称呼。

在后世评论中,有个称呼形容日本和德国,叫做神圣骡马帝国。

寓意吗也很明显,罗马变骡马,就是指代后勤补给问题。

事实却也如此,日本和德国看上去牛逼的不行,特别是闪击战的德国,貌似全军机械化装备,其实后勤都靠骡马队支撑。

这可算是日本和德国,在战争时节的最大短板,至于根源吗,也有迹可循,国力使然,资源受限,战线太长而已。

首先看国力问题。

日本和德国,当年威风无比,但却算不上最强悍的国度,至少跟最终BOSS美国比,上不得台面。

全国在战争时期,偏重于战争,让他们获得了战争初期的绝对优势,进而顺风顺水,但人口限制,时刻制约着他们的发挥。

青壮年,都成了战士,致力于生产军工品,后勤补给问题当然只能靠骡马克服克服了。

具体情况而论,德国不是不想机械化后勤补给,只是困难多,这困难就是资源。

其次看资源受限。

前述说了国力有限,引发后勤问题,但这问题,日本和德国也要分别看才明白。

日本的问题,是本土领土狭小,占领区广大,士兵太过分散,而且战略资源奇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让日本将少见的燃油和钢铁,都用在了一线装备中,那有富裕战略资源提高后勤机械化。

至于德国马,钢铁不缺,可前线吃紧,燃油问题凸显,战线太长让他们对于后勤机械化的态度是,想都不敢想。


二战日本德国,扒一扒后勤老底,不过神圣骡马帝国闪击骡马帝国

马是东线德军最好的伙伴


简单举个例子,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越近苏联领土近千公里,大军燃油消耗呈几何级上升。

前线长期缺乏燃油,让战略相持期的闪电战,几乎成了阵地战。

阵地战不说,还因为天寒地冻,后勤补给不足,引发严重的补给问题。

如果造汽车,就意味着坦克产量减少,即便造了汽车,也要考虑油耗问题。

汽车开到前线,路途上基础设施稀烂,油耗奇高,这油耗让汽车几乎成了一次性消耗品。

装满燃油的汽车,行驶到前线,怎么回来?回来还要消耗燃油,补给目的何在?

所以德国只能选择,省油的骡马运输方式,反观日本,情况也差不多。

最后则是战线太长。

二战日本德国,扒一扒后勤老底,不过神圣骡马帝国闪击骡马帝国

后勤是德军在东线最头疼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看战争进程就懂了,日本占据中国东北,华北,几乎占据了大半个中国。

那个时候的中国,道路条件非今日可比,能走汽车的路都不多,全用汽车根本不现实。德国情况也差不多,占据西欧时候还好点,公路条件不错,可打到东欧,进攻苏联之后,冻土都是好路,多是泥巴路,即远又冷,机械化汽运,问题太多,完全不现实。

这三点因素分析完后,再看德国日本军中的大规模骡马队就懂了,为何他们会存在。

日本,实事求是的说,在二战列强中,算机械化程度最低的国家。(当然比中国高)

那时候的日本陆军,一个常设军团,按照编制,拥有8000多匹马,汽车却仅仅只有100多辆,汽车拥有量还比不上美军一个团级单位。

这问题,在整个战争进程中,一直没有缓解,反而随着战争进程,越发凸显,后期为了保证后勤补给,日军甚至用自行车作为后勤补给的交通道具。

比如驻防新加坡缅甸地区的山下奉文25军,行军用的就是自行车,补给也是用的自行车。

看完日军,德军的情况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按照1939年的编制,德军一个步兵师,汽车是600辆,马匹是4800匹。

二战日本德国,扒一扒后勤老底,不过神圣骡马帝国闪击骡马帝国

机械化不可能对所有的德军部队进行普及


看上去比日军强不少倍,可这车并不是全部用来后勤补给,而是配合作战装备运输的,啥重型火炮啊,反坦克战车啊,都靠汽车运输。

而德军后期的主要对手,美国人的数据,则让人绝望!
美军一个师,标配是1400辆车辆,还多是2.5吨运载量的大卡车,按照运量还有数目计算,保守估计后勤效率是德军三倍有余。

所以说啊,日本德国看上去厉害的机械化军队,究其实质,不过骡马帝国而已。

不过这也要看跟谁比,跟那个时候的中国比,依旧牛,跟后续的苏联比,差不多,跟二战的美军比,就完全不够看了。

战争是什么,战争打的就是消耗,消耗战的核心,从来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

国力才是胜利的根本,制造业才是国力的体现。

上一篇新闻

日本人均GDP27万多,为什么生活还很节俭?日本人:生活成本太高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留学:为什么强调艺术教育?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