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0日 星期五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十年的时间,没能让中国平安忘了英国保诚。

放眼全球并购市场,几乎难以找出另外一宗类似的案例。

2008年1月,平安宣布将融资近220亿美元,为其积极主动的海外收购策略提供资金。彼时市场普遍认为平安的收购对象很可能就是深耕亚洲市场的英国保险公司保诚集团(Prudential Plc)。但不久之后这一传闻便无疾而终。

十年后,平安三十而立,而保诚已经在保险领域经营170年。

2018年8月8日,市场再次传出平安要收购保诚的消息,与十年前不同的是,此次的传闻是平安将收购保诚亚洲业务。出乎意料,针对这次的传闻,双方都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应,否认了传闻。

十年过去,平安还是当年的平安吗?平安为什么还没有忘记保诚?保诚之外是否还有其他适合平安的标的?

支柱型的保诚亚洲业务

英国保诚是一家国际金融服务集团,成立于1848年,以寿险起家,是英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

1923年,保诚在印度建立第一个海外寿险分支。1994年,保诚亚洲公司成立,总部设在香港,以拓展马来西亚、新加坡和香港以外的其他潜在市场。

据保诚年报,2017年,保诚实现营业利润46.99亿英镑,其中,亚洲业务营业利润19.75亿英镑,占集团营业利润总额的42%。美国业务营业利润22.24亿英镑,占营业利润总额的47%,英国及欧洲业务营业利润为13.78亿英镑。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来源:英国保诚2017年年报

保诚集团在2017年报中称,保诚在亚洲的九个市场位居前三,拥有1500万名寿险客户,能够进入总人口超过33亿人的市场。

一句话描述保诚亚洲:老牌寿险公司的业绩增长引擎。这就不能不令平安心动,甚至是难以忘怀了。

平安增长迅速,国内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成立于1988年,中国平安成功在2007年于上交所上市,并凭借当年的1600多亿元营收跻身2008年《财富》“世界 500强”。2014年,平安总营收首次超过国内保险市场龙头老大中国人寿,但平安的寿险业务仍与中国人寿有较大差距。

2017年,迈入而立之年的前夕,中国平安实现总营收8908.82亿元,比中国人寿高出2300多亿元。这一年,平安寿险总保费收入3689.34亿元,中国人寿总保费收入为5122.67亿元。

中国人寿在国内寿险市场龙头老大的地位短期内难以动摇,但其增长势头已放缓。较之中国平安在寿险市场稳定的15%-17%份额,中国人寿的寿险市场份额已从2014年的30.38%下降到2017年的23.88%。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数据来源: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据刚刚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财报,平安寿险实现总保费收入2745.25亿元,同比增长21.2%,中国人寿实现总保费收入3604.80亿元,同比增长4.20%。按照这一趋势,平安寿险业务收入极有可能在今年底超过中国人寿,坐上中国寿险行业头把交椅。

此外,据德国安联保险集团(Allianz SE)研究部门今年4月底发布的《全球保险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保险费总收入达到3.66万亿欧元(不包含健康险),与2016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剔除受汇率影响,增幅约为3.7%。2017年,亚洲寿险市场除了日本以外,其他市场均取得了强劲的增长,增幅接近14%。

全球财险和寿险保费收入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数据来源:Allianz Research

报告指出,在全球增加的总计600亿欧元的保费中,近八成源自中国市场。中国的寿险市场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2017年的增幅高达23%。而日本2017年寿险市场降幅达11.3%。因此,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寿险市场。

安联集团研究部门预计,全球的保险市场未来十年保费增长预测可达到6%左右。亚洲(日本除外)的增长预期显著高涨,该地区在未来十年内的增幅将接近11%,中国市场的增长预期可达到13%左右。到本世纪的20年代末,全球保费收入的40%左右将来自中国市场。

平安拥有如此良好的发展势头,国内保险市场拥有如此巨大的发展潜力,那平安为何还要出海收购,进军海外保险市场呢?

极具诱惑的海外市场

中国人寿和中国太平这两家“中管企业”是目前国内上市保险公司中仅有的在境外设立分公司的险企。

中国人寿主要通过中国人寿(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海外业务。据中国人寿(海外)官网显示,中国人寿(海外)公司立足香港、澳门、新加坡及印度尼西亚,1984年在香港成立分公司,1989年设立澳门分公司,1995年成立中国人寿信托有限公司。近年中国人寿(海外)将业务版图拓展至东南亚地区,分别于2015年和2018年成立新加坡子公司及印度尼西亚子公司。

2017年,中国人寿(海外)总保费收入超过700亿港元,占中国人寿2017年总保费收入比重超过11%。中国人寿(海外)总资产逾3000亿港元,业务涵盖寿险、投资及信托三大范畴。

中国太平(00966.HK)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保险公司,于1929年成立于上海,建国之前太平就已经在香港及东南亚多国设立分公司。1956年,根据国家政策部署,公私合营后的太平保险将重点放在海外,致力于拓展国际保险市场。

如今,中国太平经营区域涉及中国内地、港澳、北美、欧洲、大洋洲、东亚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业务重心横跨境内、香港、新加坡、伦敦、纽约、东京等国际知名金融中心。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来源:中国太平保险官网

2015年,中国太平与英国劳合社(Lloyd's)建立了合作关系,太平再保险取得劳合社会籍,太平再保顾问获得劳合社再保经纪席位。同年,中国太平与美国史带集团(Starr Group)签署合作协议,在美国成立太平史带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设一家保险总代理公司和一家保险公司。

中国太平公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中国太平境外保费规模持续增长,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32.32亿港元,太平香港、太平澳门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太平人寿香港保费收入23.31亿港元,同比增长105.9%;再保险业务保费收入110.58亿港元,同比增长20.5%,其中产险再保险业务同比增长36.7%,全球再保险人排名提升至第36位。

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今年3月发布的数据,香港保险业2017年的毛保费总额(寿险+产险)为4896亿港元,与2016年同期比较上升9.1%。按照总保费收入(整付保费+年化保费)计算,个人新单保费收入排名前15的香港保险公司市场占比为96.3%,国寿海外排名第4,太平人寿香港排第12位。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数据来源:香港保险业监管局

香港保险业诞生于1898年,距今已有120年的历史。目前香港是全球最发达的保险市场之一,制度完善程度和市场活跃程度都远高于内地。

据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披露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6月31日,香港共有160家获授权保险公司,2410家在登记委员会登记的保险代理公司,保险代理个人代理人则有63931名,以及负责人及业务代表25668名。

另据瑞士再保险研究院(Swiss Re Institute)公布的2017年全球保险市场数据,香港的保险渗透率(也称保险深度,Insurance Penetration)和保险密度(Insurance Density)分别为17.94%和8313美元,分别居亚洲第二位和第一位,新加坡的保险渗透率为8.23%,保险密度为4749美元,领先于多数发达国家。而中国内地的保险渗透率仅为4.57%,保险密度为384美元,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2017年全球各国保险渗透率(%)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2017年全球各国保险密度(美元)

十年过去,中国平安为何对英国保诚念念不忘


数据来源:Swiss Re Institute

若平安成功收购保诚亚洲,不仅可以获得香港、台湾、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成熟的保险市场,还可打开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亚洲新兴保险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这或许是平安时隔十年后再次被传出要收购保诚亚洲业务的原因。

平安拓展海外业务的其他选项

但这次的收购传闻很快就被双方否认,平安或难以再去收购保诚亚洲业务。不过,除了保诚亚洲,平安的选择还有很多。

自从去年6月香港保险业监管局正式从保监处接管香港保险公司后,陆续有外资险企出售在香港的公司。

去年8月,云锋金融宣布联合其他投资方收购美国万通保险亚洲有限公司(MassMutual)。

去年9月,法国安盛集团(AXA)宣布计划出售旗下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对外称意在把精力放在增长更快的亚洲业务上。安盛财富管理(香港)预计估值约5亿美元,折合约39亿港元,主要提供储蓄以及投资相关的保险产品。

今年1月,美国大都会人寿(MetLife)传出欲出售香港业务的消息。大都会人寿1863年成立于美国纽约。2005年,大都会人寿和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此外,2010年几乎被英国保诚300多亿美元收购的友邦保险(01299.HK)也是不错的选择。友邦保险为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全资子公司,业务覆盖亚太地区18个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友邦保险在香港市场长期排名第一。

当然,作为一家市值超过1万亿元的经营实体,平安不会想不到这些。

下一个十年,平安是会继续死守英国保诚还是做出其他选择,我们拭目以待。

上一篇新闻

英国重资产股尾盘走高,截至发稿,保诚(02378.HK)涨5.18%,报77.2港元

下一篇新闻

教育储蓄险,为什么选择香港保险龙头企业英国保诚或香港友邦?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