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龄化和少子化我国要走出特色育儿道路(借鉴日本育儿经验)
人口问题是全世界需要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欧美发达国家的出生率普遍偏低,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出生率也持续低迷,其中,日本更是典型的少子老龄化国家。日本的未婚晚婚甚至不婚人群增加、已婚夫妇生育能力低下等现象,导致日本出生率持续下降,劳动力人口锐减,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冲击。自1975年以来,日本的总和生育率连续下跌,2005年达到1.26成为历史最低,此后出现回升,2016年达到1.44。
日本政府从1989年的“1.57冲击”开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解决少子化问题,树立了社会照顾和尊重主体权利的育儿政策理念,主张政府、地方公共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进行育儿支援,创建共担育儿责任的社会。另外,日本逐渐建立起包括政府支持、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在内的育儿政策体系,形成由行政机构和儿童福利设施组成的独特的育儿政策实施机制。
如上所述,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日本关于育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情况可以看出,日本对幼儿的出生是作为一种国家战略而实施。所有国民必须为儿童健康出生,且身心健康地成长而努力,并且国家及地方公共团体和儿童监护人共同对儿童健康成长负责,强调儿童应该作为非常珍贵的存在被保护。并且在94年和99出生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制定了“天使计划”,实施紧急保育对策五年计划等,20世纪又制定少子化对策,并到安培时代的新少子对策等。
其实日本育儿政策发展至今,主要改变的是政府成为育儿的主导地位,根据时代不同制定不同育儿政策和制度,创造便于育儿的工作环境。虽然也有其问题所在,但我们要去其糟粕,吸其精华。如今的中国,在某些育儿方面同日本有一定的相似度,生活压力迫使民众晚婚晚育,或不生育持续增长,国家要根据国情,将育儿上升到战略地位,创造出适合育儿的环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