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疯狂教授教你怎样成为一名“懒老师”
师训君评
师训君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新加坡游学中的一群“疯狂教授”们教你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名“懒老师”,让我们来一睹为快吧~
阅读时间:5分钟
听说这里的有些教授们,在课堂上有点儿懒?!
不过这里说的懒,可不是一般人都能偷得了的懒。
他可是需要你能在二十几个教师培训系统中脱颖而出,
他也需要你有足够的耐心,
他更需要你有足够的方法和论点,
他还需要有真诚的眼神和极度的热爱。
据说,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群:嘴巴懒得说、手也懒得做、只想站在孩子们身后看他们主动学习的新加坡特级教师们。
课堂上,我们少教一点;
课堂上,我们少说一点;
课堂上,我们少做一点。
一、少教多学,给孩子发挥的空间
“林老师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
其实这点也是我们新东方教师一直秉承的一个教学观点,不同的是新加坡由于历史和国情的原因,真的在“教学有效性”上做得更彻底。
如何保证“教”的有效性?
“教学有效性”包含两个方面:
教师培训有效性
教学效果有效性
往前推一步,也就是保证教师都能成为依据不同学生进行有效差异化教学的优秀教师。特别是对于班课教师,每次课都要面对一整个班级程度都不同的孩子,要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内保证所有的人都有最大的收获、都有不同的进步,是一个大课题,也是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针对林老师的说法来讲,其实这是“探究式教学”和“差异化教学”的结合。比如,在培训教师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个难点: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这个主题。结合林老师的观点,拿课堂提问这一个点来试验一下。
一个班20个学生,学习基础不同,有强弱快慢之分。那么在课堂讲授的时候,要如何准确了解到知识点的吸收度呢?
“林老师直接给出答案:提问,就是最好的评估。”
想想是的。每一节课上,无论任何科目,作为教师的我们都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以下几方面:
课程导入的激趣
课程新授的讲解
文本操练的深化
口头表达的练习
作业回顾的复习等
设计好每个环节的关键性问题,其实就是做好了最好的教学预估和检验。
那也就是说,在一个新课程拿给老师们去备课之前,就要在关键问题上做精准设定,特别是对于较新入职的教师,甚至可以在这些问题上进行标注,告诉目标教师这些问题属于必问问题,不能改且必须关注提问后的效果。这样的提醒,其实对于一年内的新教师是很受用的。
如何保证“学”的有效性?
依然从一个小例子入手。其实国内特别是北京,经常会提到“小学生减负”这个话题,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还会有专人去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多不多等。
新加坡小学生家庭作业示例
新加坡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一种是:用今天课上学到的五个词语回家和家长聊天,和家长一起讨论关于这五个词的所有理解。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再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这个词不同家庭的所有结论。
其实想想,这作业既轻松又有难度,更关键的是这作业真的驱动了学生的思维,让我们既有了家校沟通又有了思维的碰撞,一些能力强的孩子还能够直接进行学习的留存和落地。这个可能就是通过作业进行“少教多学”的关键点吧。
总之,针对教学有效性基础上的“少教多学”是林老师的大法宝,我们都很喜欢也很受用。
二、少教多听,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魏老师说: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会在关键的时候说同样的话来规范学生,所以慢慢的随着孩子的成长,无论他们跟随着哪个班级的哪个老师上课,习惯的习得都是一致且健康的。
另外,因为小学长达六年级之久。久而久之,老师们说得越来越少,孩子们自己相互管理的能力越来越强,进而孩子们留存了更多的精力来专注知识的吸收和获取。
在魏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做任何教学活动的时候都是安静有序、井井有条,甚至可以说是面带笑容地完成的。因为老师本人时刻用眼睛注视着你,特别真诚的期待你做出每一个教学反馈。而且,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像开家庭会议一样先聊聊昨天的自己再开始新的课堂。
美好学习的声音
同时,我相信凡是上了魏老师课的人,应该都对她手上的那个清脆悦耳的小乐器充满了暖意。虽然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准确地叫出这个乐器的中文名字。但是我们都记得,轻轻敲击一下它后留下的美好学习的声音。
总之,针对学生成长基础上的“少说多听”是魏老师的大宝藏,我们都为学生感到满足和幸福。
三、少做多想,给孩子思考的沉淀
我在回国后思考发现,也许是咱们国际游学部老师的贴心安排,其实这几位教师的教学内容对我们都是梯度呈现的。
并因此总结出了作为教师受用的教学规律:
教师教学
指导学生
回归引导学生思维
颜老师的课程是我们离开新加坡前最后的吸收。一是课程太综合,二是课程太有效。他不只让我们看到了新加坡国文类课程和综合类课程的教法,还让我们反观到了自己在目前的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上的定向思维以及长短板。其实这个结果的实现仅仅是通过一个教学活动完成的。
“
我们从教具的发放开始,到教学活动的组织、推进、沟通、确认、完成,几乎所有的步骤颜老师都只是默默的在背后看着我们。
我们错,他不着急,只是鼓励的眼神看着我们,偶尔提醒我们要进行仔细地观察;我们对了庆祝,他同样气定神闲地看着我们,似乎很满意地点头鼓励我们继续。直到最后我们全部完成,他也是什么都没说,只是坚定的让我们排队站好,向我们伸出两个大拇指而已。但是,就是这默默地关注默默地等待,让我们自己反思、自己成长、自己收获和习得。
总之,针对自我反思基础上的“少做多想”是颜老师教会我们很重要的教学点,也是我们会持续去做的点。
回归我们自己的教学,是否可以更加真实的把课堂交给孩子。
“交给孩子”这四个字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需要我们极其了解孩子
需要我们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需要我们预估好全程和机动的教学时间
需要我们充分的备课备学生
这样才能达成一堂学生感知起来轻松有趣同时又收获满满的课程。
新加坡之行,沉淀在心,实现在课堂,成长在每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