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的同学看了我的文章和留言,半夜睡不着
Miren Asiain Lora
我前两天不是写到美国大选吗?(链接:隔岸看美国大选 )说到我在美国的同学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即使是华人家庭两代人也分裂,年轻一代挺拜登,父母辈支持特朗普。我的同学们算父母辈吧,他们也不喜欢特朗普的品行,但更不喜欢民主党的做派,官腔和绝对的政治正确,说了一堆漂亮话,也实现不了,倒是特朗普,话不好听,竞选承诺倒是实现了七七八八,比如减税,比如各种退群,比如推翻奥巴马医改,比如把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到耶路撒冷。当然,对这些行动,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评价和反应,但确实是他竞选时说要兑现的。
我在美国的同学也看了我这篇文章,当然也看了留言。知道他们的反应是什么吗?他们说你做一公众号还挺不容易的,很多对话不在一个层面,没读懂,话还挺难听。有读者留言说看不上这些同学,认为他们反移民,反黑命贵运动,充满歧视啥的。这当然是误读,但正确的帽子一扣,就百口莫辩了。人家只是思考如何平衡人群利益,以及如何在法制的框架下表达自己的诉求,以及如何兼顾人道和本国利益。要说移民,我国其实是移民比例最少的国家之一,我查到一个数据,移民人口只占总人口的0.07%,美国是15.1%,它也不是最高,最高的是阿联酋,88.4%,新加坡46%,加拿大,瑞士,澳大利亚等国都比美国高。
每个国家移民比例都有自己的原因,比如阿联酋,其实也不是移民多,就是外来常住人口多,工作机会多,司机啊,环卫啊,餐饮服务啊,都是外来人口,几十年待在那儿。
新加坡移民也多,地方虽小,但干净,医疗服务好,个人税收低,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夫妇不是移民新加坡了吗?去年的福布斯排行榜,还成了新加坡首富。
中国的移民政策一直都是比较紧的,今年2月份,司法部发布了《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当时网上基本上都是反对的声音,用词都是“引进外来劳力,后患无穷”。大家觉得老外进来会抢我们的饭碗。但移民的事儿搁美国,有的人就比较圣母了,觉得特朗普建墙简直没人性。
其实在公号下面都是老读者,加上我当时求生欲强,说了“如果有不同意见都是你对”,所以总体还是比较温和的。在头条上就不一样了,很多人讽刺我消息来源就是同学,微信朋友圈和中文自媒体,还说,下一代比我的同学们融入美国混得好,上一代都low啥的。
这么说吧,每个人的信息来源都有局限性,我和同学对话也只是了解他们这个人群。同学也很客观地说了两代人的不同,然而在我们看来,其实和成熟度也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在上一篇文章里说过了。至于混得好混得不好这种都是你的瞎定义,我的同学们大多毕业就出去了,在美国呆了30年,很熟悉美国社会了,已经都有投票权了,他们当然也是美国的一部分。
加州是深蓝阵营,高科技公司都支持拜登和全球化,反对特朗普收紧工作签证,因为在计算机、数学和工程等核心科技领域的工作人员中有超过60%来自国外。谷歌、微软和特斯拉的CEO都是移民。
来源网络
但拜登上台那些小一点的科技公司也会有压力,因为他要提高劳动人民生活水平,他说要把美国最低工资标准从7.5美元/小时翻倍至15美元/小时,什么Uber、Lyft、DoorDash等打车和外卖软件开发商等“劳动密集型”科技企业肯定面临支出压力。
至于特朗普发起的对谷歌的反垄断调查,也不会因为特朗普下台就不进行了,拜登还是得接着往下查,不是说他一上台就能取消的,在反垄断这点上,他们都是一样的。
我们学校在加州也有校友群,据他们说南加州的校友群基本变成挺川群,倒也不是喜欢特朗普,而是厌倦了传统政客。
我同学虽然也常常扫一眼我写的,但因为采访到他们,所以认真看了上一篇,看了几眼留言就比较不适,说看留言要做心理建设,想不开挺容易抑郁的。在美国的他们生活比较平静的,即使是这次撕裂的大选,他们在公司里也不谈,避免不同倾向冲突,他们习惯了专业氛围,所以觉得我简直是穿了铁布衫有了金钟罩。
我说,经历过给我送花圈的网暴,这些,我觉得已经是最温和的讨论了。
以上,还是那句话,如有不同意见,都是你对。
END.
作者:鲁瑾 电台主持人/专栏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