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不是影响资产配置的关键因素——专访新加坡五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伍治坚
文/何艳
从美国和欧盟、韩国、墨西哥的贸易谈判进程看,美国和任何国家的贸易争端都有可能缓解。决定贸易争端是否结束和何时结束,无非就是最后的谈判结果。任何时候,我们都不缺少对于市场下跌担心的理由, 如果投资者的投资周期比较长,那就不应该因为贸易战的影响而改变原先的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与各国展开贸易争端,中美贸易战成为重中之重。新加坡五福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伍治坚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如果中美贸易纠纷进一步升级,最遭殃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股市,而美国股市受到的影响则比较有限。伍治坚致力于战术资产配置、战略资产配置、投资因子和行为金融学等领域研究,在他看来,股市波动远不止贸易战这一个因素的作用,当然,如果投资者担心贸易战对于股市造成的负面影响,可以考虑黄金和美国国债等避险品种。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投资工具虽然能够提供避险价值,但只会在市场发生大家意料之外的贸易战恶化的条件下才会有效。
贸易战根源在于利益之争
《红周刊》:美国在全球割羊毛,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伍治坚: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和世界各国开始了一系列贸易争端和纠纷。比如美国和欧盟、韩国、墨西哥、加拿大等都曾经发生过,或者正在进行贸易谈判。
在思考美国和各国进行的贸易纠纷背后的原因之前,需要了解一下美国国内情况。美国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停滞不前,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国内的一些矛盾得到了激化和放大,催生了茶党、占领华尔街、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等一系列社会运动。到了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其国内矛盾主要体现为右派民粹主义的崛起。
观察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前的言行,不难发现,他一向对贸易自由是持有敌对态度的,认为获得顺差的国家占了逆差国家的便宜。同时,特朗普也需要强化他在选民中“谈判强硬”的形象,以和其前任奥巴马形成区别。如此背景下,也就不难理解特朗普为何要忙于和各个国家大打“贸易战”了。
《红周刊》:美国挑起的这一轮全球贸易战中,中美贸易战最为显眼,除双方已经实现互加500亿美元关税后,新一轮2000亿美元的加税也即将落地。中美贸易争端有缓解的可能吗?
伍治坚:从美国和欧盟、韩国、墨西哥的贸易谈判进程看,美国和任何国家的贸易争端都有可能缓解。决定贸易争端是否结束和何时结束,无非就是最后的谈判结果:你需要削减多少出口额,需要从美国增加多少进口额。
所以,这是一个“打打谈谈”的过程。一方面,中美双方在贸易制裁以及报复性反制裁方面都不能示弱。另一方面,双方的高层也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会面,磋商并同意“休战”的条件。
《红周刊》:中美贸易战中,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伍治坚:从短期看,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如果进一步升级,中国的损失要大于美国。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净出口国,美国是净进口国。美国可以从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要远远大于中国可以在美国产品上进行报复的关税。
举例来说,2018年1月~5月,中国向美国的出口总额为205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向中国出口的总额为520亿美元,仅为中国向美国出口额的1/4左右。
因此,中国在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时,不能采取“广撒网”的大范围关税征收策略,而是需要“精准定位,定点打击”。从目前中国政府公布的关税征收公告来看,背后确实有这方面仔细的考虑。
到目前为止,美国受到中国关税影响最大的五个州,有四个都是共和党的票仓(红州),即阿拉斯加、阿拉巴马、路易斯安那、南卡罗来纳,只有第五名是民主党州(蓝州,华盛顿州)。就是说,中国征收的报复性关税,主要针对特朗普的支持者。如果中国政府继续奉行“定点打击”的贸易战策略,那么像飞机制造、数据机器、电路芯片这样的行业,将会是贸易战的重灾区。
贸易战不会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红周刊》:这一轮全球贸易争端会不会引发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
伍治坚:如果真的发生全球经济危机,其原因一定是复杂和深刻的,远不止贸易争端这一条。我们在观察任何经济形势,做出各种判断时,习惯于用简单的“因为甲,所以乙”这样的单向逻辑去解释。但这种简化的解释方法,不符合世界运行的规律。
在行为学上,这种现象叫做“存在性偏差”。就是说,我们特别容易受自己看到的媒体报道,或者听到的身边的人正在讨论的热点所影响。当我们的同事、朋友、同学、家人都在讨论同一个热点,并且在朋友圈里互相发送类似消息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个感觉:全世界都在关注这件事,所有人的生计都受它影响!殊不知,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听到的,只是世界上发生的海量事件中的一两件而已。我们看到了沧海一粟,却自大地以为看到了整片海洋。
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只是影响资本市场的很多因素中的一个。由于其新闻价值,我们经常可以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这方面的消息,但未必是影响市场涨跌的最关键因素。
如果中美可以尽快完成谈判,解决目前的贸易纠纷,那么放到长期的历史中来看这一事件的话,很可能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红周刊》:在贸易战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投资者若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其思路是否较未发生贸易战时有新的变化?
伍治坚:如果投资周期比较长(比如30年以上),那就不应该因为贸易战的影响而改变原先的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即将自己的投资分散在不同的资产(股票、债券和房地产),以及不同的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需要明白的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缺少对于市场下跌担心的理由。举例来说,从2011年开始,投资者对“市场会发生大跌”的忧虑的理由就包括:2011~2012年:欧洲债务危机;2012~2013年:美国财政危机;2013~2014年:中国“硬着陆”危机;2014~2015年:区域军事冲突(叙利亚和伊拉克);2015~2016年:中国“硬着陆”危机;2016~2017年:美国大选反映出的“民粹运动”;2017~2018年:美联储升息,收紧货币政策;2018年:贸易战。
再看看2011~2018年的市场表现(标普500),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外。在2011到2017年的7年中,美国股市每一年都是上涨的。其中有5年的上涨幅度超过了10%,两年的涨幅超过了20%。前面谈到的所有担心看起来都言之凿凿,但全都没有影响美国股市的强劲上涨。
我们应该谨防自己受到“存在性偏差”的行为习惯的影响,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设计自己的全球资产配置策略。
避险角度可增配黄金和美国国债
《红周刊》:贸易战依然激烈,投资者目前是不是适当规避一下风险?
伍治坚:如果投资者担心贸易战对于股市造成的负面影响,那么可以考虑的避险投资品种,包括黄金和美国国债。如果市场中的避险情绪上升,那么黄金和美国国债的价格会上涨,反之亦然。
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市场的有效性,对于贸易战的担心,很大一部分已经反映在黄金和国债的价格里了。这些投资工具能够提供的避险价值,只会在市场发生大家意料之外的贸易战恶化的条件下,才会有效。
《红周刊》:进行全球资产配置时,是否需要考虑投资时点和短期风险?
伍治坚:如果投资者有择时的能力,那么他当然应该在高点卖出,低点买入,这简直就是每一个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投资策略。谁不想拥有一个水晶球,告诉他什么时候逢低抄底,什么时候高位抛售?
问题在于,大量的证据表明,要想通过择时来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是非常困难的。绝大部分投资者,不管是个人散户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其投资择时的记录都非常糟糕。更多的人做出的决策,往往是在高点追涨,在低点杀跌,其投资回报明显不如买入并持有的长期投资策略。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更加可行的投资策略,是在多国家,和多资产层面实现多元分散配置,并通过再平衡的方式,时刻确保自己的投资组合多元分散。这样的投资策略,更加容易执行,并且也被证明,在长期的投资周期下,能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
《红周刊》:在目前全球贸易战仍在深水区的大背景下,投资者若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又该如何操作?
伍治坚:我的建议还是上一次访谈中谈到的那些内容,即“控制成本、多元分散和长期坚持”。
首先,在控制成本上,对待投资产品时需要像菜场里买菜的老大妈那样,货比三家,严格控制自己付出的投资成本,挑选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购买。
第二,多元分散。金融理论和实践表明,多元分散的投资策略,能够为投资者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我们要在多国家,多资产的层面上实现多元分散,这样才可能获得最大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
第三,长期坚持。在此前的访谈中,我曾经举了很多例子,证明了长期坚持的重要性。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巴菲特曾说过,投资很简单,但也不容易。这里的不容易,指的就是很多投资者缺乏耐心,朝三暮四、追涨杀跌,失去了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的投资回报。
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行订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