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妈妈带着女儿只身来到新加坡寻梦,不知最终将如何抉择
每日狮城,
说出你的故事
张露的女儿小美今年16岁,就读于新加坡巴西立中学快捷源流班三年级,长得亭亭玉立,看似独立有主见,却依然流露出些许腼腆的孩子气。
在小美羞怯的眼神中,流露的不只是青春期的尴尬,也隐藏着她对身份和自我认同的尴尬。如果不说,你或许完全察觉不到这名口操纯正新加坡式英语的少女,其实来自中国贵州省安顺市。
当初,张露在安顺出席了一场由中介公司举办的陪读研讨会后,认定新加坡的教育系统和社会结构优秀,适合培养家中唯一的孩子成才。
与丈夫讨论后便毅然决定带着8岁的小美,于2012年只身前来新加坡报读小学,转眼已经8年。在这里的教育体系下,小美一天天长大,思维和习惯也逐渐被周围的环境同化。
到了明年,小美就要参加O水准会考了。在加紧应考的同时,母女俩也将要面对一个选择的分水岭。
虽然移民与关卡局没有明文规定,不过在中国陪读妈妈之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孩子只要过了16岁,或是考取了O水准或N水准,陪读妈妈的长期社交访问签证就不会再被更新。换言之,妈妈就不能再以陪读的名义留在新加坡。
面对这样的处境,妈妈张露还是心里已经有数。
几年前,我还想为女儿拿到PR。(永久居留)但当时看来希望很渺茫。张露回忆道。
我现在也想带她一起回中国,她这个年龄的孩子实际还没有自制能力,我不放心也不可能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这里。
然后,女儿却说,我已经喜欢了这里,我的朋友都在这里生活!
母女俩僵持不下,她们之间的矛盾,在留与不留的抉择之间尽显无遗。在当时小美稚弱的心灵中,新加坡才是家,真正想做的,也是留在新加坡。但是,张露也没有办法做到。把孩子一个人留下。
过去八年来,母女俩靠着父亲在中国的工资和张露出外打零工,赚取一点微博的酬劳来勉强度日,生活并不宽裕。
为了节省开销,支付日渐高涨的房租和小美的学费和补习费,母女俩每隔一年半才舍得买廉价机票,回安顺与家人团聚。
张露当时觉得,如果孩子是考上了南洋女中,我就算砸锅卖铁也会拚命把孩子留在这里。但是,现实就是孩子读书并不好,所以我也萌生了回去的想法。
但爱女心切的张露也做出了一些让步。母女俩之间达成协议,一年后陈文美若能考上本地任何一所初级学院,张露就会一个人回去,让女儿独自留在新加坡。
张露的解释是,这几年新加坡的生活压力变得好大,不只学费涨了、交通费涨了、房租也涨了。而我和老公的收入却没有增加。但为了女儿能至少完成O水准学业,只能咬著牙渡过。可是,以后我们就可能没能力供孩子上本地学校了。
以新加坡理工学院为例,入学就读的国际学生全额学费为每年近三万多元。就算是在政府的资助下,国际学生理工学院学费也至少是9000多元。入学就读初级学院的国际学生,则需支付每月一千多元的全额学费。
张露不无感慨地表示:母子俩在外面相依为命这些年是也很辛苦的,这几年老公和家里人都希望我们回去。虽然回去得重新开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这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回去,我们还是会努力着从头再来。
根据妈妈张露自己的观察,当年与她一起来新加坡陪读的母亲中,三分之一已回国、三分之一则嫁给新加坡男性成为永久居民,另外三分之一则像自己,仍然以陪读身份留在新加坡。
看到身边有些陪读妈妈怨天尤人,哭哭啼啼地不肯回国,或是那些选择把孩子留下,回国后天天以泪洗面的妈妈,张露也说:她觉得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来这里陪读是妈妈们自己的选择,不可以埋怨谁,所以也只能坚强面对。
当周围的陪读妈妈为孩子申请永久居民被拒,也让张露感到无力和无助。
张露的一位陪读妈妈朋友告诉张露,因为新加坡缺少华文幼教老师,所以如果陪读妈妈能够通过学习拿到政府承认的相关幼教文凭。就等于有了申请永久居民的资格。等工作一两年以后就能跟孩子一起申请永久居民了。
张露现在已经年近四十了。俗语说四十不惑。张露实在有点狠不下心再去读书。何况张露的女儿小美的饮食起居也需要张露照顾。一个人的精力能有多大,张露也怕浪费高昂的学费,万一学业艰难拿不到文凭,或者拿到文凭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面对2020年汹涌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张露的两鬓开始长出一些细细的白发。有时候晚上睡觉也睡不踏实。望着身边进入梦乡的孩子,她时常在想:孩子明年如果考上了自己到底要不要继续留下?还能不能留下?孩子如果考不上,他们又能否顺利的踏上回家之路?
面对张露的困惑,各位朋友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备注:文中人物皆为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