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的是新加坡年轻人的真实缩影吗?
《Singapore Social》(国内翻译为《新加坡社交面面观》)在Netflix上线已经有几天了,但碍于豆瓣上对这部综艺的评价实在不太好,仅有的几条短评几乎都是负面评价,于是我一直拖到了今天才翻出来看。
其实《Singapore Social》的题材我是很感兴趣的,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文化也相对多元的地区,当地年轻人的社交状态是很能勾起我的观看欲望的,然而《Singapore Social》完全辜负了这样一个优质的主题。
《Singapore Social》中有六个彼此认识的年轻人,节目通过对他们生活的记录以及对他们的采访,来展现这一个年轻人群体的社交状态,但看完整季节目以后,我既没有更多地认识新加坡,也没有对新加坡年轻人的社交状态有更深刻的了解。
为什么是这六个人?
整个观看过程中,“为什么是这六个年轻人?”这个问题几乎一直在我脑海里,因为在节目中完全感受不到他们的代表性。
这六个人是一个小团体,每个人也有延伸出去的社交圈,但这六个人既不够特殊,也不够普通,无法呈现大众不熟知的生活状态,更不能代表新加坡的普遍年轻人。
其实这些年轻人中有滑稽舞表演者、歌手、创业者、时尚圈工作者等等,在血统上更有亚裔以及外国年轻人,某种程度上算是有充足样本,但节目对所有年轻人的展现全部点到为止,甚至加强了人们对年轻人的刻板印象。
比如节目中的亚裔女生会谴责自己的传统亚裔父母,认为自己的亚裔家族拖了自己的后腿。虽然我并没有期待这档节目可以和西方世界的刻板印象唱反调,但我确实希望节目中可以有更深入的探讨。
同时节目中的亚裔女生自己也提到,其实自己的姐姐和家人的交流是很多的,但自己就不擅长,那与传统亚裔家庭交流的脱节到底是由什么导致的?节目并没有细究。
另外片中的外国人也仍然保持着开放、爱玩的刻板印象,节目中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但很显然新加坡年轻一代的社交并没有完全被禁锢在酒吧夜店这样的场合,不然这样的社会现象早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讨论话题。所以为什么这档节目想要用这样的生活方式代表“Singapore Social”?
同时新加坡作为马来语、英语、中文共同作为主流语言存在的国家,文化上的碰撞应该是很强的,那几种不同背景长大的年轻人是否可以共同聊一聊成长背景带来的观念上的不同呢?
目前来看节目中的所有人都是很扁平化的形象,没有任何闪光点,反而刻画了一个肤浅自负的年轻人群像。
完全无意义的采访
《Singapore Social》的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六位年轻人生活的单纯记录,另一部分是对这些年轻人的采访。如果说对六位年轻人的生活记录没有能展现有代表性的年轻人社交群像,那么采访就更是画蛇添足,甚至增加了这些年轻人的自负感。
亚裔女生们在采访中纷纷提到,亚裔家长会对子女有特定的期望,但节目中完全看不到这些亚裔女生对这种现状的思考。
外国男生也会在采访中单纯描述自己的社交状态,表示自己的夜生活很丰富,但为何夜生活对他如此重要,这种社交方式对他来说必要性是什么?采访中完全没有提及。
确实这些采访对于展现六个年轻人生活状态是有补充作用的,比如这位女生与男朋友进行谈话时,采访中她会补充说明自己和男朋友之间的关系,让节目中的谈话的目的和意义更明确。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看到这些年轻人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原因,他们是否对这种社交状态满意?或者他们在这种社交方式中是否有收获或遗憾?观众在节目中找不到答案。
倒不是说一档真人秀不能单纯记录,一定要传递某种价值观,但在记录部分已经很肤浅的情况下,优秀的采访是可以力挽狂澜,让这档节目有意义的,但《Singapore Social》没能做到。
Netflix之前也有一档类似的节目——《Dating Around》,节目中几乎没有出现采访,单纯的记录了几场相亲,但几场相亲的约会参与者几乎都是有代表性的,有二人文化差异极大的,有年龄较高的,有同性相亲的……
在这样的设置下《Dating Around》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其多样化的相亲场,这是节目用多样化嘉宾打造出来的节目看点。同时《Dating Around》主题相对集中,单纯地展现相亲文化,这样一来内容也相对集中,主题十分明确。相比之下《Singapore Social》并没能打造《Dating Around》所具有的可看性。
《Singapore Social》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极其宏大的主题,但很可惜,节目中的六位嘉宾没能支撑住这种宏大。另外《Singapore Social》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冠上国家名的真人秀通常需要小心一点,因为一不小心就代表了整个国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