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 星期六

亚洲第一富国,曾请求加入中国被拒绝,英国日本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从盘古开天地再到人们飞上天际,历史记载了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一个又一个脚印。从二维世界到三维世界再到所畅想的四维世界,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缓慢的,但是也是迅速的。远古文明的步伐从非洲大陆跨越千万里走到这里,在世界上留下了四个文明至今只剩一个依旧前行。历史的车轮滚滚带来每一个生命,请来每个时代的名人讲述属于他们的事迹,然后留给后人审评与追忆。历史是博大的又有几分小气,从来不会精心排序,只会一股脑全部打包处理。把不知名的小人物的历史放进粉碎机,再把名人大事的历史放进都塞玻璃柜里,让后人去慢慢处理。历史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就像大河滚滚看上去没半点吸引力,但是河底的泥泞里却藏着黄金。这就是历史的美妙。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一起去看历史上的明星,听一听他们的事迹,看一看历史上的大事情。

在古时候,中国有太多的附属国,其中以明朝最为多。明朝时候,周边有很多邻国都对中国十分仰慕,这些国家之中就有一个不出名的小国,一个叫作文莱的国家。别看文莱小,人家可是巨富,GDP全球排第六,一个让绝大数国家望尘莫及的东南亚小国。

亚洲第一富国,曾请求加入中国被拒绝,英国日本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图片来源网络

文莱以前就富得流油,朱元璋从古籍中认识到了“黄金国度”的说法,人都是爱钱的,皇帝也爱黄金,于是朱元璋就派了一个总兵前去打探一下,这总兵来到东南亚地区后,发现这里并没有古籍中的那些黄金,有的只是一片片森林,这些居民都还过着原始人的生活。

总兵在当地住了下来,还组建了一支华人部队,以至于周边岛上的小国经常请他去帮忙,其中就有和大明关系较好的苏禄苏丹国和渤泥国。渤泥国就是文莱国的前生,这个华人总兵替渤泥国解决了危机,手握兵权的他在岛上已经是实力最高的一支部落了,各方都来讨好他,他也成为了国王。

这个总兵叫黄森屏,是文莱国的中国祖宗,黄森屏做了国王后,就积极的向大明投好,每年都会送去大量的贡品,甚至还想将渤泥国纳入明朝的版图,不过朱元璋拒绝了,朱元璋觉得渤泥国距离明朝太远了,拿过来没用。后来渤泥国发展到明朝中期,就正式改名为“文莱”,属于明朝的附属国。

中国古代帝王也是相当的霸气和土豪,送上门来的土地都不屑一顾,觉得拿来没用。如果当时明朝将文莱纳入版图,那么现在的文莱就像摇钱树一样了,石油、黄金用不完。中国不要不代表别国也不要,西班牙和葡萄牙就为了文莱闹得不可开交,后来英法又来抢了,这两个国家不止要文莱,还想要整个东南亚。

亚洲第一富国,曾请求加入中国被拒绝,英国日本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图片来源网络

1888年英国殖民文莱的时候,清朝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梦境中,还以为自己是世界的轴心,地球要围着它们转。直到文莱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后,清朝才从梦中惊醒,迅速组建了一支北洋水师。英国和文莱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剥夺了文莱的所有权利,完全将文莱当成奴隶来使唤。

后来日本也注意到了文莱,这个时候的小日本特贼,做任何侵略前都要有个严谨的规划,当日本发现英国似乎乏力不行了后,立马竖起了枪杆子,这个时候文莱又发现了大量的石油,于是日本便抓住这个机会不顾一切的抢夺文莱。

英国主力正在跟德国干架,那还有功夫和日本干,于是日本在东南亚地区捡了大便宜。不过日本没有笑到最后,没过多久就被美国的两颗原子弹炸投降了,东南亚又英国重新掌控,这个时候的东南亚地区看到中国的顽强,看到中国将日本赶出去的魄力,一时间纷纷都变得骨气起来,独立的号召不断响起,英国的控制越来越力不从心。

亚洲第一富国,曾请求加入中国被拒绝,英国日本为此争得头破血流

图片来源网络

二战后,苏联快速崛起,为了稳固自己,苏联准备牵制东南亚。苏联的插队让英国很苦恼,不得不向老大哥美国寻求帮助。美国此时在欧洲忙的不行,不能亲自去搞事,于是想了一个毒计,让英国将东南亚搞成一个联邦来对付苏联。

英国很满意这个计划,于是准备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一个包括文莱在内的马来西亚联邦,但却遭到了文莱的坚决反抗。文莱境内有那么多的石油和黄金,让给英国去开采不就亏大了,而且东南亚又很多穷国,和他们组成一个家庭,自己的财产不就被瓜分了,文莱不是脑残,所以坚决不同意搞什么联邦。

1984年,文莱费劲了心思从英国的手中跑了出来,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后来新加坡也被那些穷哥们搞怕了,也出来发展独立建国了。

听历史,忆历史,品历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对于历史有没有什么新认识呢?历史是属于所有人的历史,但是真正能够在历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的人并不多,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人是困难的!但是不能成为历史名人也不必遗憾,因为本本分分、安安心心过日子也是一种乐趣不是吗?毕竟人红是非也多嘛!有时候愚昧的快乐总比聪明的烦恼要好上许多倍不是吗?

上一篇新闻

我为印尼7000万蓝领做了一个“Boss直聘”

下一篇新闻

为啥华人在泰国可以“通天达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