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2日 星期日

马晓霖:美国想把黎巴嫩纳入治下

【直新闻按】据黎巴嫩卫生部最新公布的数字,贝鲁特港口大爆炸事故中的遇难人数已上升至163人,超过6000人受伤。贝鲁特省省长马尔万·阿布德表示,爆炸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或将高达150亿美元。此外,约30万民众在爆炸中失去了家园、需要在贝鲁特内外寻找临时住所,其中约有8万名是儿童。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数千民众上街示威、新冠感染病例再创新高。一场大爆炸把这个国家的政治、金融和社会运转推到了近乎崩溃的边缘。


如何“危”中寻“机”是黎巴嫩政府面临的重大考验。为此,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采访了浙江外国语学院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马晓霖。马晓霖认为,“黎巴嫩民众在大爆炸之后举行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这是可以预见的。因为民众早就不满了”。

在马晓霖作出如上表态之际,一旁的电视画面上硝烟弥漫——愤怒的抗议者正手举绳套,大喊反政府口号:“我们今天就是要为大爆炸的遇难者讨个说法,那些对事故负有责任的政客应该被绞死!”


马晓霖:美国想把黎巴嫩纳入治下

马晓霖:美国想把黎巴嫩纳入治下


惊天动地的灾难 扑朔迷离的真相


截至目前,事故的真相仍然扑朔迷离。但官方表态和大量猜测均指向自2014年起存储在港口的2750吨硝酸铵。据报道,当年一艘装载这批化学品的俄罗斯货船“罗索斯”号在开往莫桑比克航程中途径黎巴嫩,却因为经济纠纷被扣留在贝鲁特港,船上的化学品随后被卸下搬入港口仓库,长达六年无人问津。整整六年时间,海关和贝鲁特港口当局数次给法院写信请求进行处理,却迟迟没有收到回复。此外,黎巴嫩国家安全局也早就担心这批硝酸铵的安全问题,曾三次下发相关警示报告,其中最后一份于今年7月20日发出,也就是爆炸事故发生前仅仅两周。然而这份报告却再次遭到忽视。


悲剧为何会发生?


马晓霖认为,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悲剧,与黎巴嫩的国家管理混乱,政府无能,社会失序,官僚腐败麻木不仁脱不了干系。他就几种可能性向记者进行了分析。

“大爆炸对谁有好处呢? 对谁都没有好处。”马晓霖说,“首先它是一个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有谁愿意站到人道主义对面呢?我们现在能想象的也就是基地组织、以及‘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但到现在为止,这两个组织都没人出来认领。除此之外,敌对国以色列也是不会干这种事情的,因为根据我对以色列的了解,它一般倾向于采取具体行动的报复,也会考虑减少附带的民事伤亡。而这个事件爆发前后,以色列跟黎巴嫩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冲突。另外从基本上处于执政地位的黎巴嫩真主党来讲,这里是它的老巢,没必要给自己的后院烧这样的火。至于其它境外势力,无论从道义层面、舆论层面还是外交层面,他们都会意识到如此行为是会遭到全世界的谴责和制裁的。”

黎巴嫩总理和总统表态为何有温差?


记者注意到,“爆炸的源头估计为不当存储在港口长达六年之久的2750吨硝酸铵”的这一说法,最初是爆炸发生后的第二天由黎巴嫩总理迪亚卜在一场电视讲话上提出的。而黎巴嫩总统奥恩上周五却在总统府表示,目前尚不排除爆炸是“外部袭击”导致的可能性,但也拒绝了一些人对此次事件展开国际调查的呼吁,奥恩认为让其它国家插手调查会“冲淡真相”。


对此马晓霖认为,从一国总统的角度看,出于维护国家主权、防止外来势力借机干预黎巴嫩内政这一目的,反对进行国际调查,是可以理解的。但同时也可从中看到,基督教派的黎巴嫩总统跟逊尼派的穆斯林总理之间表态上存在一定温差,这本身就说明黎内部政治成分的复杂性。“说明这个国家为什么政府始终很难捏成一股绳,也是黎巴嫩治理失败的一个原因。这里头各方的确是实现了权力制衡和掣肘,但是这种掣肘只起到了反作用。”

2019年10月以来,黎巴嫩一直陷入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政府公共债务高达860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0%,位居世界第三;货币贬值导致物价飞涨,经济恶化使得大量社会机构和公司开始裁员,国内青年失业率高达到38%。同时,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也在下降,包括首都在内的多地频繁出现长时间停电、缺乏安全用水等问题,引发民众严重不满。

马晓霖提到,实际上在大爆炸发生前几个月,黎巴嫩就爆发过大规模的民众抗议。抗议主要针对的就是社会经济形势恶化,以及整个国家的管理失序。“政府处在一个半瘫痪的状态,来来回回七上八下,今天组成了明天又解体了;各个党派、无论是组成联合政府的政党,还是在野议会的反对党,都没有把心思放在处理民生问题、解决国家发展和稳定上,相反只为满足或屈服于外来势力,把整个黎巴嫩变成一个域外大国等地区力量博弈的大棋盘。这次悲剧发生以后,民众更加觉得这个国家再不能这样下去了,所以举行游行示威,实际上就是表达对当前执政者的极度不满。希望重建一个以民为本的有效政府。”

马晓霖:美国想把黎巴嫩纳入治下


黎巴嫩本届政府辞职是个契机

在被称作“拼盘国家”的黎巴嫩,社会政治环境极其复杂。近年来的国内乱象,除政府机构执政能力不足、腐败等问题外,宗教与党派纷争等深层次原因也不容忽视。据了解,黎巴嫩官方正式承认的宗教族群有18个之多。根据该国规定,黎巴嫩总统、议会议长和总理必须由相关族群的人士出任,议会席位也存在类似的划分制度。

马晓霖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黎巴嫩近年来陷入了一种巨大的悲情之中。1975年以前,贝鲁特曾经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作为一个中东国家,无论是从民主政治、市场经济,还是从金融产业、新闻传播以及文化娱乐出版业的发展状况上来看,都是最好的地方。

“但是从1975年起,这个国家陷入了16年的内战,一直到1991年结束以后,也并没有完全以经济建设、以民生建设为中心,而是卷入到一系列周边地缘政治冲突之中,导致现在整个黎巴嫩1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浙江一个省那么大的面积,人口却只有600万,也就是中国最小的自治区宁夏的这样一个人口规模,而且还有将近一半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38%的就业人口处在失业状态。本来有那么好的地域优势和国际关系,眼下却债台高筑,政府四分五裂。”

抗议压力之下,时任黎巴嫩总理哈桑·迪亚布于上周六发表电视讲话,建议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以打破僵局,避免使该国陷入更深的政治和经济结构性危机。他敦促黎巴嫩各政治派别搁置分歧,就下一步改革行动达成共识。在马晓霖看来,此番表态可被视为黎巴嫩执政党对民众呼吁改革、集中精力搞好国家建设的迫切诉求的一种回应。

两天之后,黎巴嫩财政部长辞职,成为大爆炸事故发生以来继司法、新闻、环境部三位部长之后第四名辞职的政府官员。也是在同一天,仅仅数小时之后,总理哈桑·迪亚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黎本届政府辞职。他表示自己正“退一步”,以便可以与人民站在一起,“与人民并肩为变革而战”。


马晓霖:美国想把黎巴嫩纳入治下


“(黎巴嫩)总理当时说要提前大选,实际上我觉得这点很可贵。这意味着他承认政府对这次的爆炸事件是负有责任的。既然现在的政府已经不可能赢得民众的信任,那么提前大选就是一个契机,让各党通过议会道路来进行角逐,重新组成一个高效的联合政府,来改变目前经济欠发达、社会不稳定的状态,我觉得这也恰恰是黎巴嫩的一些执政党派还算有良知的表现。”


美国想把黎巴嫩纳入治下


值得注意的是,抗议爆发的当天,美国驻黎巴嫩大使馆迅速在推特上发文表示支持,称“黎巴嫩民众已遭受了太多痛苦,应有一个能倾听他们声音,能做出改变,响应民众对透明度和政府责任要求的领导人。”在马晓霖看来,对于历来喜欢插手别国内政、推进所谓“民主化进程”的美国而言,此举并不奇怪。

但他也指出,现在的黎巴嫩也并未让美国十分满意。“因为黎政府很大程度上受叙利亚影响,它是亲伊朗的,并不是跟着美国跑的。所以美国这几年来一直想介入黎巴嫩局势,想颠覆现在的黎巴嫩政府,希望一批亲美的、甚至倾向撕裂的这样一支以基督教为主导的力量来主持这个国家。”

“说白了这就是美国要争夺在中东的势力范围,想把黎巴嫩纳入美国治下的一个举动。 ”马晓霖说。


船破偏遇迎头风


因应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封锁措施,让黎巴嫩国内商业进一步凋敝,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先前预测,受食品价格飙升、货币崩溃和新冠疫情的共同影响,黎巴嫩经济2020年或将萎缩12%。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对中东和中亚国家4.7%的平均预测值。

与此同时,大爆炸也让黎巴嫩的新冠疫情进一步扩散。据当地媒体披露,爆炸发生后,政府放弃了所有的防疫限制措施;全国医疗体系都在忙于救治伤员,大部分核酸检测活动也被迫暂停。卫生部长哈马德·哈桑表示,爆炸导致医院不堪重负,且严重影响抗疫举措。预计接下来一到两周,黎巴嫩的疫情会继续扩散。马晓霖认为,此次灾难之后,如果各党派不能就民生治理问题引以为戒,极有可能诱发国家体系性的大动荡。如何从“危”中寻“机”是对黎巴嫩政府的重大考验。


马晓霖:美国想把黎巴嫩纳入治下

马晓霖表示,“这次灾难堪称’黎巴嫩9·11’,对这个积贫积弱、民生艰难、政权基本上分崩离析的国家来讲应该是雪上加霜。但往好的方面看,我希望这次大的人祸灾难能激起黎巴嫩各派的一个政治觉悟,以及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觉悟,就是大家要放弃政治成见,不要再去做外国地区势力的代理人,像1975年以前那样,专心专意地组成一个联合政府,安心把国家的经济建设好,把民生搞好,重新让黎巴嫩成为’东方的瑞士’,让贝鲁特成为’中东的巴黎’。”

黎巴嫩贝鲁特爆炸拉响新的警钟


黎巴嫩贝鲁特爆炸事故也引发了全球各国对国际危险品海运规则与现状的关注。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注意到,当今许多国际重要港口对危险货物的进出转运都有特殊的规定和要求,许多品种甚至禁止转运。以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为例,凡是必须在上述两个港口转运的危险货物,在合同成交前就应与有关船舶公司联系,查询可否转运,以防止不必要的违约事件。另根据《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在危险货物运输中,应实事求是申报,并严格按港口有关规定办理危险货物运输的手续和装箱;装载危险货物的船舶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船舶监管部门的检验合格证书等。

“这次灾难发生以后,据我了解,所有的国家都开始了内部的安全存储、安全运输大检查,特别针对像这种类似硝酸胺的易燃易爆品。因为我们看到报道。在黎巴嫩之前,类似的爆炸案在全世界有九起,既不是阴谋事件,也不是政治事件,而是在生产安全意识,安全监理环节出了问题。”

马晓霖指出,事故本身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并非只有原子弹和恐怖袭击才能造成危害。往往很大的危害就来自我们日常的生产环节、消费环节。贝鲁特港口大爆炸给国际危险品海运和各国的处理类似情况均提供了血的教训。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国立大学申请(50)——材料科学与工程学士

下一篇新闻

1937年8月,日本为何敢对上海发动攻击?上海可是英租界啊!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