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与挑战:一群他乡追梦的人,顺逆之间的风云际会(下)
新移民离乡背井,远走他乡,踏上他们的寻梦之旅。他们在一个新的起点上重新出发,寻找发展契机的同时,挑战也接踵而至。
机遇,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它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人生不同的阶段:毕业求职、升职加薪、成家立业、创业革新都是机遇,关键是当遇上机会时,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
有人把握机会,如文中顺利转型的大学博士,成功创业的餐饮老板。
有人争取机会,如没有人脉的女会计师努力争取每一个小小的机会,让自己慢慢扎根成长。
也有人认为,等待机会不如创造机会,投身社区服务的义工组长本着一颗感恩的心,主动献身社会。
当然,机遇也必然带来挑战与风险,战胜挑战,就可迎难而上;化解风险,便能继续走下去。
本期专题走访了各行各业的新移民,不同背景的他们为今期内容提供了多元化的视角,分享各自在不同的领域包括:金融、餐饮、娱乐、艺术、运动、语言翻译、华社服务、社区联系等的成长经历。过去他们在顺逆之间塑造成今日的自己,他们又如何看待未来的新挑战?
困难与期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鲁漭:未雨绸缪的危机管理
鲁漭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无论创业还是守业,顺境还是逆境,不断进取是必须的。”曾做过餐饮与物流生意,目前经营量贩KTV及相关供应链业务的鲁漭(40岁,原籍沈阳,新移民)这样认为。
鲁漭是个有准备的人,比如两年前已经制定好扩充门店的计划,又比如利用新科技的优势,优化公司的产品与服务。但尽管有所准备,也难敌世事变化,这一次的新冠病毒危机就打乱了他手上的一盘棋。
他说:“原本今年打算开设第八间门店,并在马国开设第一间海外门店,所有职工的招聘、培训工作已经完成,店面的装修也已七七八八,但因为疫情缘故,只能搁置下来。”这段叫人“气喘”的期间,他在不裁退员工下继续挺著。“我把疫情当作是一个试金石,公司应该有完整的架构和凝聚力去应付这个考试。”
他说,近20年的新加坡生活让他获益良多,特别欣赏政府为应对各种危机而保持警惕,未雨绸缪。这种居安思危的意识对他影响很大,并且体现在他对公司的营运管理上。
“公司一直在探讨如何在市场不景气,国人收入减少的情况下继续营运,早已经备好几个方案应对危机。”例如,在政府鼓励大家避免外出时期,他推出了“娱乐上门”的服务,将集成了点歌系统、音响、无线麦克风的一体机设备送到顾客家中,这种娱乐外卖服务让很多人有新鲜感。
他也说:“经过这一次疫情,娱乐市场将会有新的调整,趋向家庭娱乐的消费会更多,娱乐形式也有部分从线下转到线上。”为此,公司也针对家庭市场推出供购买的家庭影音系统硬件,并与新加坡军人俱乐部联手筹办线上的娱乐直播等等。
鲁漭不断地革新,为应付疫情推出无人值守KTV,让客户自点自播
鲁漭也开始尝试无人值守的KTV模式,让顾客先在线上预定,然后自行到实体店内指定的房间,进入房间的门禁及房内的硬件都由一整套系统控制。那里所有的点歌和饮料服务都是自助的。“这种模式主要是减少人与人的接触,房间设有新风系统并定时消毒,避免群聚和好的卫生条件应该是消费群目前最关注的。”
资粮已经备好,就是静待时机重整出发。永远先想一步,即便不能避开危机,但至少能把伤害减低。
林禄在:推动跨界艺术创作
林禄在与时任总统陈庆炎(中)、郭令裕(左)合摄于展览现场
“你后悔了吗?”这是林禄在(56岁,原籍福州,新公民)移居新加坡后,第一次接受丽的呼声访问时被问的第一个问题。可能对方认为,新加坡虽是一个工商业发达的国家,可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可能会英雄无用武之地。
事实是,林禄在一直从事与绘画有关的工作。他先以自由业者的身份在各个联络所、学校、俱乐部,佛教道场教画,后来还成立了艺术院,在教课的同时进行水墨画创作。艺术院也每两年举办一次师生画展。
他说,最开心的是能代表新加坡出席分别在北京(2008年)和伦敦(2012年)举办的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并与已故的企业家兼摄影艺术家郭令裕的一次跨界合作。
郭林两人经常在不同的艺术展和筹款活动上碰面,发现彼此对艺术的想法、审美都很接近。有一次,两人灵光一闪想将传统水墨与现代摄影结合,来一次艺术的革新。
林禄在坦言,合作之初压力很大,“在照片上作画最大的挑战来自照纸的表面很滑,很难吸墨,处理起来特别费神。墨在宣纸上有墨韵,但在相纸上就少了这个特色。”虽然面临技术困难,最终还是克服了。两人共完成50幅作品,并精选30幅捐给“灵感无限”总统挑战慈善展。
时任总统陈庆炎曾好奇地问他俩,是否经常聚在一起边喝咖啡边商量,林禄在笑说:“如果这样,创作思维一定会受对方影响而有局限。事实上,是郭令裕先生先拍好照,再交给我自由发挥。”交出来的成品证实两人默契十足。
他们俩还取得一个共识:绝不对外透露哪部分是水墨,哪部分是摄影。即便在画展期间到访的李显龙总理伉俪好奇地问,他们仍笑而不语。
林禄在说,新加坡在艺术上是个年轻的国家,随着政府的鼓励与艺术活动的日渐蓬勃,跨界创新的机会将更多。他也曾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利用演奏时的十来分钟,把音乐的韵律和情感体现在画上。未来的跨界将是把水墨融入娘惹的设计上,但必须先克服技术上的困难,他表示这亦是艺术跨界难以避免的挑战。
他也提到,本地社会的多元特色丰富了他的创作,“我的创作在技术上吸收西洋画技法,取材上多发掘南洋果蔬花卉,让我的创作朝向更多元方面发展。”
林绿在忙于创作的当儿也不忘慈善,他不时连同学生为公益机构筹款。他的其中一名得意门生米雪,也积极参与。
香港影星米雪亲到艺术院学画
绪子逸:水陆两栖健身的创意激荡
绪子逸
绪子逸(30岁,原籍沈阳、永久居民)的人生已然来到新的转折点。移居狮城17年的他,从小五念到大学,毕业后任职建筑工程师。三年前他因自觉遇到事业瓶颈,便返回北京试图寻找新机遇,也趁机陪伴多年不在身边的父母。阔别三年重返狮城,他已是而立之年,在继续发展建筑事业的同时,也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并探索未来的种种可能。
在闲暇时间,他是一名义务健身教练,带着健身团队定时操练。在与团友交流的过程中,他萌生结合健身与游泳的想法,开创出一种水陆两栖的健身新模式。
绪子逸七岁时便被父母送去学游泳,他从业余学到学校专业队,再到市队。他表示,“后来因为父母决定送我出国读书,游泳这个曾经朝夕相伴的日常就此告一段落。来到这里后,我在大学时期为了要塑造身材,才开始接触健身。这些运动为之后的契机打下了基础。”
他说,游泳与健身其实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游泳训练至少有百分之三十是在陆上做负重训练,陆上训练可以加强肌肉在水中的划水力量及爆发力,而游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的柔韧性。另外,也可以打破单一运动的局限性。”
绪子逸先在陆上做负重训练,再到水里加强划水力量
他觉得新加坡人大多喜欢运动,而政府提供的资源也很丰富,在社区中建设了不少健身设施与泳池,可说为健身人士提供非常便利的条件。“再说,以后或有更多人为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积极运动,加上这里气候四季如夏,是非常适合水陆两栖的健身模式。”
不过他也指出,这种模式最大的挑战是规模。目前仍需解决在规模上不能超过10多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根源是因为参加训练的人可能不具备健身经验,游泳经验或两者均不具备,所以还需要进行细分并分别针对不同需求进行专门辅导。
绪子逸接下来将会继续挖掘和探索如何把陆地健身和游泳无缝结合,并打造出独有的动作配合上新颖的器材,这是接下来除了工作以外的重心方向,虽然现阶段还是停留在兴趣爱好层面,但当时机成熟,不排除会发展成为事业。
黄亮:吸纳年轻人入会馆
黄亮
今年是黄亮(33岁,原籍潮安,新公民)加入潮州八邑会馆的第20个年头。加入会馆那一年,他才读中三,是他刚来新加坡读书的第二年。
当年,黄亮本想组织一个留学生社团,但在条件不足而无法成立的情况下,他主动向潮州八邑会馆求助。“初次接触会馆,感觉很亲切。当我向会馆表述了我们的情况后,会馆特别为我们设立了新加坡潮汕留学生联合会,简称‘新潮留’。”
黄亮表示,留学生都很感激会馆给予的机会,所以他们回乡探亲时,也主动跟乡亲分享这里留学的情况,“当时很多潮汕的朋友、家长,对新加坡的教育体系还是一知半解,但我们留学生能为他们提供第一手资料。”他笑说,结果之后来新加坡留学的潮汕学生,不管任何年级,都到新潮留找他们。
后来,会馆成立了青年团,专门收纳“新潮留”的毕业生,让他们可持续留在会馆活动。20年间,黄亮从一个新潮留的普通会员提升至今日的青年团署理团长兼委员,同时也是会馆的副总务。
他说:“在工作之余兼顾会馆活动需要高效的时间管理,但我感觉很有意义,会馆的人于我而言就像兄弟姐妹,大家合作无间。”
在会馆活动多年,他觉得获益匪浅,从长辈的处事态度,他也了解到“做好一个人”是做事的关键。“在一个团体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要如何团结大家的力量,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团结群体的力量,长辈们往往会设定一个共同目标,例如传承潮州文化,让大家觉得虽忙,但是付出是有价值的。”
青年团为支持本地小贩文化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特地组队拍摄潮州美食
吸纳年轻人入会一直是会馆面对的持续挑战,虽然青年团没有系统性地进行招募,但通过面簿、朋友间的介绍,陆续也收了不少年轻会员。“最令我意外的是,有不少新加坡的年轻人是为了学习潮州话、潮州文化而加入的,以后我们会从文化活动方面去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去年,黄亮获得第二届的宗乡杰青奖,他说:“获奖肯定会形成一种压力,因为必须不时鞭策自己,才对得起这个奖。”他也表示,身边有很多同学相继离开,但他却选择留下,他说:“这片土地给予我机会学习、成长,我受惠于这个地方太多了,留下就是想尽一己之力回报社会。”
邵迎辉:创造做善事的机会
邵迎辉
邵迎辉(43岁,原籍辽宁,永久居民)是一名自由业者,从事撮合男女婚恋的中介服务,为了照顾有过动症的孩子,她选择时间较为灵活的工作。她说,一路走来,多次得到本地政府和社工的帮助,促使她也想为社会出一分力。
“中国人有一个信念:人家对你好,就不能亏欠人家太多。我原想去学校当义工,但学校表示没这个需要。所以我便通过微信号,召集了一批新移民义工。”有时候,机会是要自己去创造的。
她的义工组员多达200人,她说:“其实有不少新移民想做义工,只是不知从何着手,结果很多都找上了我。除了我的群组,本地还有不少义工群,大家都是抱着同样的信念,为社会散发正能量。”
邵迎辉不只是亲力亲为,而且还将新移民义工组织起来,一起行善
平时,她便将这一群义工组织到东海岸捡垃圾,有时候她还会带着孩子参与。她说,将慈善与亲子活动绑在一起,一举两得。
每年国庆,义工组也会参与草坪上的捡垃圾工作。“不说你不知道,每次捡垃圾都需要动员很多人,保守计算也要上百人数,当中有不少新移民参与,可能他们觉得既是城中的一分子,就有责任维系花园城市这个美誉吧!”
除了组队之外,邵迎辉也通过朋友介绍,定时到其他慈善组织帮忙,例如每个星期去帮忙切菜、然后装袋,再分送到老人院。此外,她每周也会抽空走访住家邻近的老人院,去陪那里的老人谈天唱歌。
她甚至主动联系经营水果买卖的老板,将卖剩下的水果分派到不同的老人院,由她负责送两家,其他由一个物流小群协助,运送是完全免费的。“可惜的是,水果公司的捐赠因为今年的不景气,断了货源。待疫情过去,我再看看如何重新开始吧。”
邵迎辉表示,新加坡有一种乐于行善的氛围,可能因为从小就培育爱心,无形中带动了整个社会的互助风气。她坦言,以前总把时间忙于工作,移居新加坡后,也不免受到这种全民行善的风气影响,行动也积极起来。她认为,与其说她的付出是对社会的回馈,倒不如说是她的一种收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