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研:外国学生申请新加坡PR,有没有成功的?
新加坡去年12月推出了留学生直接申请永久居民( PR) 的政策,留学大军兴冲冲地就去申请了!如今,四个月过去了,结果是怎样的呢?
我们收集了10个案例,其中5位申请者已经被新加坡移民局明确拒绝了,另外5位的申请状态依旧处于Pending(待定)状态。
10个人当中,目前没有一个人成功拿到PR!
当然,新加坡移民局保持着一以贯之的作风,并未给出拒绝理由。到底什么样的人申请PR比较容易通过,基本只能靠猜。至少,通过率如此之低,相信已经传达出了许多真实信息......
申请PR有三种结果,通过、待定、被拒。现在的样本只有待定和被拒两种结果,各占一半。
5个被拒的案例
先分析明确被拒的5个失败案例,他们绝大多数的升学途径为在本地考 O 水准,进入理工学院(大专),之后再升入本地大学。
通过这条升学途径升入本地大学的他们,一定是相当优秀的留学生。其中一名女生现在就读理工学院第三年,在学校里成绩一直属于前十,已经拿到本地大学的offer。这么好的条件,都在被拒行列,你们自己感受一下。
5位处于“待定”状态
相对被拒,“待定”就是还有希望 。其中3位有一个共同特征,她们均为 SM 系列奖学金得主(SM奖学金是新加坡政府直接从中国招收优秀学生的公费留学项目),因此与上述申请者的升学途径比较不一样。
另外一位则是初级学院(高中)毕业后,等待进入大学的时候申请的。
还有一位情况比较特殊,她是在大学快毕业,但还没拿到毕业证书前申请的(赶上了末班车),如今已经找到工作,持EP准证。
(申请结果显示待定)
在我们小型访谈取样里,这10位申请人均为女性,而且都是在新加坡已经接受长期教育。
不是我们不想采访男性,可能是因为不少外国男生都有当兵的顾虑,两年的时间对个人职业发展生涯影响较大,所以没有提交申请。
聪明的你,看到这一点可能会猜到新加坡政府批准PR的一个考量。放开PR申请和申请PR就是一个互相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供求关系的平衡。
这个小范围的深度访谈(以不少同学的伤心被拒和焦虑等待为代价),得来的结果,希望能给广大同学们一点提示:
考虑到失败申请记录对工作之后再申请 PR 可能会有的负面影响,具有类似背景的同学们,谨慎申请或者及时调整好心理预期。
但是,更广泛的调查显示,同类型的许多人在工作的1-2年内,都成功拿到了PR。
未来正式工作后,申请PR的结果还是比较乐观的。但这是以工作身份申请的,就不属于本文的主要讨论范围了。
五位“待定”同学最后的申请结果如何?我们将会跟踪观察报道~
为什么外国学生如此关心身份问题?
假设有两个同在新加坡求学多年的留学生,如果唯一的区别只是一位持学生准证而另一位是PR,他们在新加坡社会受到的待遇和面临的挑战,差别绝非一星半点。
外国学生不仅会比永久居民学生每年多给政府学校支付几千到几万新币的学费,在求职时,外国学生相较于永久居民更具劣势,因为受Singapore 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 政策影响,新加坡本地雇主必须优先考虑本地身份求职者(包括永久居民)的申请。
其实,对于新加坡政府于去年12月推出的留学生免邀请直接申请 PR 的政策,大多数人还是持质疑态度,更有不少网友调侃政府可能只是变相创收,申请成功率不会太高。
注:以上内容仅为小规模采样调研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具备普适性。这里的讨论也只是希望给关注这个问题的小伙伴们一些参考,以便大家能够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
点击阅读原文申请PR,欢迎更多同学在留言区分享经历!
(文:正义超人)
新加坡眼,带你看新加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kanxinjiapo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