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 星期六

李显龙接班人辞任,新加坡发生了什么?

文丨赵灵敏

李显龙接班人辞任,新加坡发生了什么?

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

4月8日,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去函总理李显龙,表示不再担任第四代领导集体的领军人物,李显龙已经表示同意。

王瑞杰1962年出生,祖籍广东潮州,于剑桥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哈佛大学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曾经担任李光耀的私人秘书、新加坡驻WTO代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局长、新加坡教育部长等职务;目前是新加坡内阁唯一的副总理,同时兼任财政部长和经济政策统筹部长,位高权重。

2018年,王瑞杰已经被同一代的部长们推举为领军人物,也就是未来的总理人选。李显龙一旦交棒,王瑞杰就会成为新一任总理。而李显龙此前已经多次表示,新加坡不应该有超过70岁的总理,眼下他已经69岁,所以在一两年之内,应该会完成交班事宜。

在这样的节骨眼上,王瑞杰突然宣布辞任,打乱了新加坡领导层的交接计划。对于新加坡而言,这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许多新加坡人觉得很震惊。

为什么王瑞杰要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疫情带来的挑战。

新冠疫情导致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发生了巨变,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新加坡要如何站位,这是一个大问题。与此同时,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活跃度急剧下降,给新加坡这样一个没有经济纵深、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小型经济体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新加坡领导层此前已经多次表示,疫情会持续好几年,新加坡要学会与疫情共处。而疫情带来的经济电子化、智能化、健康化的趋势,新加坡要如何应对,是很大的挑战。要因应这些全新的挑战,自然需要年富力强的领导人。而王瑞杰即将年满60岁,可能等到疫情结束的时候,他已经快65岁了,那时要带领新加坡迎接全新的挑战,他自己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迄今为止,新加坡总共产生了三任总理,李光耀担任总理是37岁,吴作栋是48岁,李显龙是52岁;相较而言,王瑞杰如果在65岁左右才担任总理,确实晚了一些,没几年就会再次面临挑选接班人的问题,这对新加坡领导层的稳定并不是一个好事情。

李显龙接班人辞任,新加坡发生了什么?

新加坡历任总理

除了王瑞杰自己提到的这个主要原因之外,我觉得还有几个因素也影响了他的决定,虽然可能不是决定性的影响:

其一是去年的大选,王瑞杰的团队在所在选区只获得了53%的得票率,虽然替行动党守住了这个选区,但比行动党在新加坡全国的平均得票率少了8个百分点,应该算是惨胜。虽然那个选区反对党的力量确实强劲,但以接班人的身份只取得这样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影响到王瑞杰的威信。

其次是身体原因,王瑞杰在2016年曾经中风,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调理才恢复健康。虽然他表示现在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但是未来会不会复发,始终是让人有些担心的。

再者是王瑞杰自身的性格使然。宣布辞任时他明确,自己没有当总理的雄心。这个说法应该不是虚言,王瑞杰一直给人一种非常儒雅谦和的感觉,缺乏李光耀李显龙身上那种不断进取、始终绷得很紧的感觉。

李显龙接班人辞任,新加坡发生了什么?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但无论如何,王瑞杰的辞任,对新加坡的局势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影响。王瑞杰只是辞去领军人物、不再当接班人而已,目前担任的大部分职务都会继续保留。

而疫情虽然给新加坡带来了挑战,但在整体上是一个利好,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使得新加坡的很多优势得到凸显。例如它是一个看起来很中立、各方都可以接受的国家,还有新加坡的廉洁、法治,这些让大家认为它有避险的作用。所以过去一年不少中国富豪在新加坡买房子;一些去不了欧美的人,选择到新加坡留学移民;还有很多科技公司选择把数据中心设在新加坡,一些欧美企业也把亚太区的总部从香港迁到新加坡……这些对新加坡而言,都是好事情。

王瑞杰的辞任最大的影响,就是李显龙的交班计划会被推迟。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新加坡新一代的部长们要重新推举他们的领军人物。目前来看,在行动党里边排位紧随王瑞杰之后的陈振声,可能性是比较大的。陈振声是70后,年龄也比较合适。

李显龙接班人辞任,新加坡发生了什么?

陈振声;图/REUTERS

而无论是陈振声,或者是其他被推举出来的接班人,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历练,所以李显龙的交班计划,多半会被推迟到下次大选,也就是四年之后。

但即便有几年的时间历练,对于担任新加坡总理而言,这个准备区间仍然颇为紧促,与吴作栋和李显龙在担任总理之前经过多年的历练相比,稍显不足,还是让人有些担心的。

新加坡能够有今天的国际地位,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拥有世界级的领导力,这个领导力是由李光耀打下基础的,而一旦领导力出现衰退,对新加坡肯定不是一件好事情。

李显龙接班人辞任,新加坡发生了什么?

上一篇新闻

今年前10月泰国珠宝首饰出口增长37.38%

下一篇新闻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美国一些政客说谎张口就来,违法家常便饭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