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尹桂芳”王君安:放弃美国优越生活,只为传承越剧
12岁,她懵懂地考入芳华越剧团,以极佳的天资获得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的青睐,成为尹派五代嫡传弟子。16岁,她深得恩师艺术精髓,清啼响震越苑。
风华正茂,她为求深造,辞别故里、西去求学。
恩师驾鹤西去后,作为传承人的王君安,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越剧舞台。
人生中的一波数折,只为心中的耿耿一念:传承发扬、尹韵长存。
始芳华南行榕城 震越坛初试啼声
1982年,福建芳华越剧团到浙江招收学员,数千人取8名,12岁的王君安被录取了,小女孩告别故里,踏上南行的火车,赴福州集训之路,命运,也同时走上了一条标作“尹韵”的长途。被君安尊称为“老先生”的“越剧皇帝”尹桂芳以艺术家的敏锐,看出了王君安的天赋潜质,对她特别疼爱,当时“老先生”已右半身瘫痪,但仍坚持用左手比划着给爱徒讲解。王君安在回忆中深情地说:“每当我淘气捣蛋或者唱得不好,伊就会脸涨得通红,一句话也不说,那时我就晓得,又有地方做错了”。
作为一代越剧宗师,尹桂芳对王君安的培养,是极具章法的。
王君安登台极早,14岁便已开始尝试担纲主演大戏。
16岁那年,她的基本功已相当扎实,最难得的是她身上那一股天然清气。此时尹桂芳为爱徒选择的角色是大观园里的贾宝玉。为此,她请出了自己的老搭档,合作多年的作曲家连波和《庐山恋》的导演黄祖模,为王君安排演全本《红楼梦》。
该剧在上海人民大舞台连演30天,场场爆满,最高谢幕竟长达38次,23分钟欲罢不能。自此,“小尹桂芳”之名不胫而走,16岁的王君安一炮而红。
《红楼梦》之后,尹桂芳为王君安选择的是骨子老戏《盘妻索妻》。懂戏的人都知道,越是人人都熟的戏,越是考验演员的功力。《盘妻索妻》无论唱做,都极为吃重,尹桂芳在一招一式间为爱徒细心打磨。
尹桂芳很能以眼神演戏,王君安得到了真传,完全能带动观众情绪,让台上台下共呼吸。就唱腔而言,王君安的优势以小腔、节奏和个别细节上的“移宫变调”为最,这正是尹派的精髓所在。她不仅能够驾驭跨越三个八度的小腔,尾字的大跳度甩腔更是高亢饱满、余音不绝。
《盘妻索妻》为王君安赢得了大量老戏迷,仅凭《洞房》一段唱中“花烛高烧”四个字,就可知其声腔已淬炼纯青。王君安在剧中扮演少年公子梁玉书,眉眼含春,儒雅深情;温柔中不失男儿气概;45度侧身斜坐,稳如磐石。弃官时,大段的嚣板唱腔激荡心魄,换装后一脚气定神闲的踢袍,干净利落,以至每次下场,观众无不掌声雷动。
在人们连连感叹尹派后继有人时,为了爱徒的发展,尹桂芳再次请出由连波、黄祖模这对“豪华阵容”,为王君安度身打造越剧《玉蜻蜓》。
在这出戏中,王君安一人分饰父子两角,从风流狂傲的申贵升,到清稚率真的徐元宰,演员性格与角色特点奇异地熨合到一处,前后两个人物,都焕发出了强烈的生命力。
成为芳华团台柱的王君安,陆续主演了《沙漠王子》、《何文秀》、《天雨花》、《秦楼月》等经典名剧,艺术造诣日益精进。
1990年,在华东六省一市“霞飞杯”青年越剧大奖赛中,王君安荣获“越剧新星”称号。
1993年,在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中,她又凭借在越剧《玉蜻蜓》中的精彩表演,成功摘下“优秀表演奖”的桂冠。
此时的王君安,已从一个天赋超群的好苗子,成长为舞台上优秀的尹派传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辞恩师西去千里 着戎装俨似菁英
一条铺满鲜花的大道正在王君安面前展开,“越剧皇帝”尹桂芳的垂爱与无数观众的掌声,足以让这个一帆风顺的孩子高枕无忧。但年轻的王君安并没有被宠坏,她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局限。
“初到香港演出,我头一次发现自己既看不懂餐厅的英语菜单,也听不懂记者的英语提问。尽管那次的演出很成功很轰动,‘不懂’的难受一直压在我心上。我很小就开始学越剧,几乎没念过什么书,我真的很想突破自己,多念点书,多看看这个世界。”
怀着这样的目标,王君安在恩师尹桂芳的支持下,只身远渡重洋,到美国华盛顿大学攻读金融学学士。
学习的艰难是旁人无法想象的,但不服输的王君安,以百倍于常人的努力,创造了小学跳大学的奇迹。“虽然数学不好,学金融挺难,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读书对表演不会有直接的帮助,但它可以让一个人的文化和气质都有变化,心胸也会和以前不同。”毕业之后,王君安又从事了5年的金融工作,“我取得了美国职业会计师资格,穿梭在美国最繁华的金融区,穿着黑色西服套装,因为学过戏,身板挺直,很有气质,很多人都打听,这个白领女是谁。”
但有些东西无疑是深入骨髓的。无论走到什么地方,王君安坐电梯的时候,总会摁错数字:“想也不想,就摁了七楼,老先生家住的楼层,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尹桂芳老先生病重的时候,远在国外的王君安没有见到老先生最后一面,这是她心中解不开的结。“每次走到淮海西路,都会抬头看着那栋老先生住过的楼。我受先生的恩惠最多,如今对老先生最好的报答就是好好传承优美的、精深的尹派艺术,将之发扬光大。只要是对尹派艺术、对芳华有意义的演出,就算是倒贴,我也会去演。”
有许多人疑惑,十年繁华的西方精英生活,为什么没有拦住王君安重归越剧舞台的脚步。也许,昔日的恩情就像一壶越来越浓的酒,久久地漾在心中;纵使归来即是清贫,但,归来,仍旧是一件迟早的事。
归剧场物是人非 频登台尹韵悠扬
2004年,尹桂芳去世3周年纪念活动,王君安回芳华排《红楼梦》。多年未上舞台,导演黄祖模对刚下飞机的王君安,进行了一场摸底考试。在芳华所有演员的注目中,王君安一开口,扎实的功底立现。黄祖模满意地说:“我放心了。”
2006年10月,“芳华”60周年纪念演出,王君安正式归来。
2007年1月,她参与纪念尹桂芳演唱会,并将《玉蜻蜓》复排亮相。
离乡10年,王君安每次归来都缘于同一个理由——恩师尹桂芳。
为了恩师,王君安脱下在金融界打拼的套装,重新换上一袭袭华丽的戏装——其中,甚至还有老先生传下的替衣、顶戴,几十年了,又回她的身上。
十年的离开无疑是令王君安感觉紧张的:“对舞台仍然有一些生疏感,记牢三百多句唱词特别是大段的清板,用感情演出觉得很累,每次演出前,都会紧张得肠胃不舒服。”
作为一个女小生演员,王君安的体质,显然太过单薄了。
老越剧的化妆,为造成剑眉入鬓的俊逸形象,箍头还要勒眉,加上浓重的油彩。三伏天演出,里三层外三层的披挂,一演数小时,下场时水衣早已被汗水浸透。
每次演出完,王君安都会大病一场。但只要她一上舞台,台下的观众,绝对感觉不到这神采飞扬的演员,前一刻刚憔悴不堪地打完点滴。
怀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王君安似乎是要把她离开舞台的十年补回来。从2006年正式归来,王君安几乎没有停歇。
发布首张个人专辑《尹韵风流——怀念先生尹桂芳》;召开尹派传人北大学子见面会;拍摄精品折子戏《红楼梦》;录制播出央视11频道《名段欣赏》;参演江浙沪越剧大展演《玉蜻蜓》;赴新加坡巡演《盘妻索妻》、《红楼梦》;携《盘妻索妻》、《红楼梦》“芳华越剧故乡行”;参与越剧界联合抗震救灾义演;隔年以《盘妻索妻》、《玉蜻蜓》、明星版《梁祝》再赴“江浙沪越剧大汇演”——排得满满的忙碌行程,蕴涵着王君安对于尹派传承越来越强烈的责任心。
至此,王君安已成为全国各大媒体的聚焦点,《新民晚报》、《新闻晚报》、《新闻晨报》、《东方早报》、《SHANGHAIDAILY》英文报用大量篇幅报道这只飞去归来的“玉蜻蜓”,而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中剧院》、《戏曲采风》、福建电视台综艺频道、上海电视台戏剧频道《戏闻大点击》、《名家名段》、西湖明珠电视台也多次对王君安个人和她的演出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专题报道,对她给予了肯定。
十年旅美,非但没有荒废功力,王君安的表演反而更令观众叹服。
如今的王君安,正用她的实际行动,实践当初对老先生的诺言。
怀重责复排经典 为传承固本正源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出炉了,王君安众望所归,得获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人称号,成为榜上唯一的越剧演员。王君安感觉到身上责任的重大。
面对芳华的宣传栏,王君安静静望着橱窗里尹桂芳先生的照片。
当年尹桂芳老师手把手领着的学生,如今对越剧已有了自己的理解,王君安想做的事很多:为没有留下影像资料的恩师多恢复一些具有史料价值的折子戏,办专场,乃至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从越剧演员到大学生,从美国最繁华的金融区重归越剧舞台,王君安续写着人生的辉煌。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它让人明白更多。成长,是在不断的尝试与奋斗中,寻找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承担,是明白自己的责任,一无反顾地担起自己应做的事……
(本文原载于《中国戏剧》2008年第10期,副标题对应的分别是第一折、第二折、第三折和尾声。图片均摘自网络,感谢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