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太平洋:超级变态海战武器,解密日本航空战列舰
航空战列舰是战列舰与航空母舰的结合体。迄今为止真正称得上是“航空战列舰”的,只有二战时日本海军的两艘伊势级航空战列舰——“伊势”和“日向”号。它们有着日本战列舰所特有的塔式桅楼,装备着8门巨炮,而同时却在艉部铺着平坦的飞行甲板……
一场败仗而带来的“突变”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伊势”、“日向”两姐妹及其两个堂姐妹“扶桑”、“山城”号同属第一舰队的第二战队,该战队拥有48门14英寸主炮,在联合舰队中,第一舰队是舰队决战的核心,其中第一战队由联合舰队旗舰“长门”及其姊妹舰“陆奥”所组成,第二战队便成了当时的主攻手。
由这样的编制可以看出日本海军对这48门巨炮抱有何等的期待。然而一是因为日本海军长年以来对于主力舰决战的执着,不愿意过早地投入主力;二来这些军舰的速度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人们通常因为它们一直逗留在其驻地的柱岛而讥笑它们是“柱岛舰队”。好不容易有了作战的机会,也很难获得什么战果。
这次空袭行动使日军下了消灭美国特混舰队的决心,惯于在苦思冥想中制定作战计划的黑岛龟人大佐制定了一项纷繁复杂的作战计划,佯攻阿留申群岛,将美国特混舰队歼灭的同时,攻取中途岛。
而高须四郎中将麾下的第一舰队第二战队的48门主炮,便是肩负着于半途上伏击美国特混舰队的任务。他们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展开了不分昼夜的训练,然而忙中出错,战队在5月5日在伊予滩附近海面的炮击训练就要进行到第五次齐射时,“日向”号的第五号炮塔右炮管内发生了大爆炸!
说起“日向”,炮塔爆炸可不是第一次了,这次爆炸将五号炮塔的顶盖炸飞,酿成了51人死亡,11人受伤的惨祸。据以后的调查结果,事故原因在于发射步骤出错而引发了弹头爆炸。但是如果重新安装炮塔势必赶不上中途岛战役,结果只能匆匆拆下炮塔,在开口处盖上钢板,上面加装新型25毫米三联机关炮而草草上阵。
不过,在这次应急改装中,“日向”号还试验安装了22号对海警戒雷达,这是继“伊势”号在试验安装21号对空警戒雷达以后,安装雷达的第二艘日本舰艇。当时有这份幸运的日本舰艇只有这姐妹俩,中途岛战役由于种种原因,也包括作战的主力∶南云舰队的舰艇没有搭载雷达,日军便一举失去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舰,战役以日军的决定性失败而告结束,太平洋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扭转。
中途岛海战的结果对于以后日本海军战略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日本海军当局彻底调整了造舰计划。为了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他们除了新建以外,还想方设法从现有的各类舰艇寻求其改造成航空母舰的可能性,连一直被当作舰队决战的主力∶战列舰也包括在内。由于正好“日向”号五号炮塔受损,讨论的结果,伊势级便被作为改装为航空母舰的首要候补。
但是,如果将其彻底改为一艘正规航空母舰,工期少说也要一年半!而且,改造工程复杂,在战时本身船坞就为修修补补忙得不亦乐乎的情况下,一年半时间是难以接受的。最后得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将其改装为半骡子半马的“航空战列舰”。就这样,当时瑟斯顿爵士的梦想就在这阴差阳错下化为了现实。
“伊势”和“日向”两舰自从诞生以来,便一直不断地被进行着改装,然而这次改装却是一次“突变”,这两舰摇身一变,成了一种奇特的“四不像”!原来也许将会默默无闻的“问题战列舰”也在世界造舰史上留下了一丝异彩。
根据《日本海军造船技术概要第五分册》记载的,作为航空战列舰,飞行甲板和机库的设置成了这次改建的重点。为了保留其作为战列舰的机能,至少需要6门主炮,因此最初计划保留其1-3号炮塔,但是以后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即使保留3号炮塔,其空间也不会有什么使用价值,相反还会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因此,最后决定仅仅拆除最后两座炮塔而设置飞行甲板。起飞用弹射器设置于后部桅楼前部的两舷,其上部与飞行甲板同高。由于这要比一般军舰的弹射器高出许多,因此4号炮塔如果要进行低仰角射击将会受到限制,炮战时,必须将弹射器转向斜后方。
飞行甲板长70米,前部宽29米,后部宽13米,甲板上设有移动飞机用的3条轨道和12个转向盘,为了不至于影响甲板上的作业和交通,所有轨道和转向盘保持与甲板同高。舰载机计划使用高速远航程的十三式舰上轰炸机,也就是彗星式俯冲轰炸机,为了适应本舰的搭载以及能运用于弹射器,专门将原型的起落架作了改进,定型为彗星22型。而实际采用过的是改装金星62型空冷引擎的慧星33型。当然一旦起飞,飞机不可能在“伊势”这样窄小的甲板上降落,只得利用其他航空母舰或者陆上基地。
平时在弹射机上有两架飞机待命,飞行甲板上再通过系留装置停驻11架飞机,这13架全部起飞以后,再从机库里用搬运车将飞机运到升降机提上甲板,被提上甲板的飞机首先被送到艉部,再由后方的转向盘运到两舷的轨道,通过中央轨道的飞机可以通过前部的转向盘移动到Y字型的分歧轨道,最后分运到两舷的弹射器。这种弹射器每隔30秒就能射出一架飞机。为了将飞机运上军舰,在左舷后部设置了一台4吨起重机。
机库长40米,前部宽20米,后部宽11米,高6米。为了使机库工程简易化,机库侧壁不施装甲而使用普通造船钢板,采用全焊接来建成。机库内设有轨道,前部两舷可以各容纳飞机4架,后部的中央再1架,共计可以容纳9架飞机。作为防火对策,库内采用了和航空母舰相同的泡沫和二氧化碳灭火装置,所有的通风管被集中于一处,被导向两舷排放,管道被设计成即使在机库内中弹,气化的燃料也不至于流向机库下部的生活区、发电区等其他部门而造成损害蔓延的结构。
同时,还吸取了中途岛的教训,规定不得在库内为舰载机装载炸弹和加油,燃料和弹药必须在甲板进行补给。航空武器库设在原来的五号主炮塔用的弹药库,一般搭载全机3次出击所必要的500公斤普通炸弹44个,250公斤普通炸弹22个等武装,这些武器通过扬弹筒穿过机库运到飞行甲板,扬弹筒使用高张力钢,具有一定的防火防弹片功效。这个扬弹筒还通到航空武器库以下的25毫米机关炮弹库、弹射器用火药库等,兼用于这些物品的搬运。原来六号主炮塔用的弹药库被改为航空燃料库,可装载供全机三次出击所必要的轻油76吨,容量是111立方米。油库的周围设有防御用的夹层,还拥有燃料补给的泵室和管制室。由于空间有限,本舰只能使用比较小型的水压升降机,升降机长12.1米,前部宽12.1米,后部宽6.6米,呈倒凸字型,在机库里搭载上飞机运到甲板仅需要20秒钟。
除了航空设备,这次改装的又一个目标是防空火力的增强。改装时首先拆除了所有的副炮,并将127毫米高射炮倍增至8座16门,在原来的后部副炮弹药库的位置上设置高炮弹药库及其扬弹筒,以前的副炮指挥所也被改为高炮指挥所。25毫米双联机炮也被改为新型的同口径三联炮,而且数量也猛增至19座57门,原来的前、中部副炮弹药库以及5号主炮弹药库的一部分被用来作为25毫米机炮的炮弹库。原来的5、6号主炮塔开口部,被覆盖上了150毫米以及25毫米的两重防护钢板,副炮的炮廓装甲板被撤去,换之以18毫米的钢板。
其他主要改装点是,以水泥强化了操舵室的防御,并新设了位于后部中甲板,配置有柴油机驱动的油压泵和人力油压泵的预备舵机室,以及位于原来五号炮塔位置后部操舵室。还利用原定装备在大和级四号舰的150000千卡涡轮冷却机一台,作为后部居住区的冷气供应。
在上一次大改装时,由于增加了填满水密钢管防鱼雷隔舱而吃水变深,为了让干舷部的装甲带浮出更多,当时采用了减少燃油的方法。由于减少了两座炮塔,这个问题也相对缓和。为了增加燃料以及调整吃水,在原来第五、第六号炮塔弹药库下面增加了新的燃料舱,使其航程延长至9449海里。在机库前部包括后桅楼底层,安装了机械室通风筒、居住舱、飞行科和整备科的仓库,最后在主桅楼顶端,正式装备了战列舰最初的对空警戒雷达。
没有飞机的“航空战队”
“伊势”号的改装工事在吴港工厂于1942年12月到次年9月为止,“日向”号的工事在佐世保工厂于1943年5月到11月为止实施,所有的物资流用了决定下马的大和四号舰原定使用的部分,整个工事进展还算顺利,但是改装完毕以后计划搭载的彗星生产没有能来得及跟上,因此只能暂时使用新型瑞云式水上轰炸机。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更为糟糕,连瑞云的开发研究也搁浅。
虽然在1944年5月1日,这两姐妹被编为由原来担任过“日向”号舰长的松田千秋少将任司令官的第四航空战队,但是没有飞机的母舰结果没有赶上日本海军期待以久的大决战——阿号作战。这次大决战的结果以“马里亚纳火鸡大捕杀”而在战史上留了名,日本海军的航空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对于伊势姐妹来说,战役的结果使它们得到舰载机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经过努力,在1944年10月1日总算是勉强拼凑了彗星和瑞云合计35架,在岩国基地编成了634航空队准备作为第四航空战队的舰载机!
即使不缺乏飞机,试航中还是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一般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时候,军舰将会以30节左右的速度顶风疾驶,然而,这两姐妹作为航空战列舰,多少还有着几分战列舰的容貌,前有巍峨的桅楼和巨大的炮塔,平时看起来威风凛凛,但是一旦要起飞飞机,这些都会成为挡风的累赘。更何况烟囱的排烟会挡住视线,如果主炮发射,结果更是灾难性的,隆隆的巨声会带来剧烈的震颤,伴之以浓烈的炮烟和强劲的气浪,不用说会影响起飞,即使对于停放的飞机以及各种航空设备都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不过,更严重的问题是,由于飞机不能在伊势级窄小的甲板上降落,虽然可以使用水上飞机,用起重机回收,虽然可以降落于其他航空母舰或机场,但是使用效能显然会大大地降低,活动行动上的限制也会大大地增加。同样的,即便是作为战列舰,其炮火的运用还是要受到各种限制,据有关资料统计,改装以后的炮战能力,下降到了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后部的机库没有装甲,虽然有一定的防御对策,但是根本不堪重炮炮弹的打击。可见,不管是作为战列舰还是航空母舰,都发挥不出令人满意的性能。其建造宛如想同时追逐两只兔子,到头来连一只也不能抓获。这样的军舰,终于开赴了它们最初的战场。
为了阻止盟军计划对菲律宾的进击,还没有在马里亚纳缓过气来的联合舰队不得不再一次被赶上战场,以执行捷一号作战。然而曾经是锐不可当的日本海军航空队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困境,缺乏飞机的航空母舰只能作为诱饵。这支诱饵舰队由小泽中将指挥,没有舰载机配备的第四航空战队也在行列之中,没有了舰载机,航空战列舰又无可奈何地变回了战列舰。机库只能空着,飞行甲板也只好成了防空炮台,不单是见缝插针地将25毫米机炮增加到了108门,还装备上新式的“12公分28联装喷进炮”,这种“喷进炮”的弹丸为直径122毫米,长435毫米,重23.9公斤火箭推进的霰弹。内装60个装满燃烧战剂的小钢管,发射0.92秒以后引爆,实际上设计思路还是脱离“三式弹”的圈子,日本人只是单纯在各艘舰艇上增加各种防空武器,以为就可以对付占有压倒性优势的美国海军可能发起的空袭了。
捷一号作战看上去好象按照日军计划正在进行,小泽舰队麾下的航空母舰犹如一块红布,将外号“蛮牛”的哈尔西将军所率领的第三舰队吸引到了北方的恩加诺海角。在轮番的空袭之下,包括袭击珍珠港的老兵“瑞鹤”号航空母舰在内的四艘航空母舰悉数被击沉,但是“伊势”和“日向”却分别在松田司令官以及中濑和野村留吉两位舰长的出色指挥下,历经数次攻击而仅仅受到了轻微的伤害。战斗中,其猛烈的高射炮火力甚至于给来袭的美国飞行队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美军的战斗记录,这些战列舰吐出了“异乎寻常的防空火力”,美国著名海军学者塞缪尔·莫里森也在他的论著里称“伊势”和“日向”的防空火力“也许是战争中所遇到的最为可怕的”。
小泽舰队的这次作战,总航程达到5570公里,战斗时间约为10个小时,沿途一共遭遇了600架次飞机的袭击。战斗中日向消耗了主炮弹119发,高射炮659发,25毫米机炮弹28970发,“喷进炮”250发,击落9架飞机。
“伊势”号的战斗记录如下∶上午7点39分,“伊势”的雷达发现敌机编队接近至200公里,第一次空袭遭到两发近失弹攻击,第二次遭到10架轰炸机空袭,击落5架,第二炮塔被小型炸弹击中,近失弹8发;第三次空袭没有损害,喷进炮击落敌机两架。下午1点05分,“瑞鹤”下沉,“初月”、“若月”前去营救,3点26分,“瑞凤”沉没,“桑”号负责营救,中濑舰长见状也下令前往营救,当时不顾敌方空袭以及潜艇的威胁,在战场上冒险停车,共救得98名以后,再全速追赶其他舰艇。第4次空袭时,在3分钟以内遭到85架攻击,右舷遭7枚鱼雷,左舷遭4枚攻击,近失弹达到了34发,但是鱼雷都被规避或者从舰底穿过。第5次空袭“日向”和“霜月”遭到多发近失弹,损害轻微,第6次空袭被36架攻击,中一弹但是损害微小。全部来袭敌机多达527架次。晚上8点35分摆脱敌机接触,和“大淀”、“日向”和“霜月”一同支援“五十铃”,“初月”以及“若月”的援救工作,9点53分和“五十铃”及“若月”汇合,次日上午6点30分,再度转进。
恩加诺角之战中,小泽舰队可谓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了诱敌任务。但是,萨马海战中美军护航航空母舰群的奋战让日军主力栗田舰队丧失了前进的勇气,小泽舰队的一切努力也失去了意义。当然,失去意义的岂止只有小泽舰队,“伊势”和“日向”花了巨大的精力,耗费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被改装为航空战列舰,到头来却连能够搭载的飞机都省不出来,最后依然作为普通战列舰投入了战场,其弹射器没有在战斗中射出一架飞机,这次改造实际上也成了多余之举而丧失了意义。
小机库的“大用场”
不过,在这两姐妹的下一次任务中,没有怎么搭载过飞机的小机库总算是派上了“大用场”。由于盟军登陆菲律宾,日本到南洋的运输线就此被切断,为了本土将弹药运到南洋,再将南洋的石油等原材料运回本土,日本已经到了不得不派出战列舰进行老鼠运输的时候了!
松田少将麾下的“伊势”和“日向”正好从恩加诺的虎口脱险,还没有好好整修就得到了这下一次任务,原来就是偷运物资而已。执行部队被命名为“完”部队,也有取旗舰“日向”的首字母称为H部队的。
在装满大约1000吨地雷、火箭炮、副油箱等军需物资后,部队在1944年11月9日,也就是莱特湾海战的两星期后,从佐世保启航,向南方驶去。对于他们而言幸运的是,原定停泊的马尼拉港就在预计到达前一天,11月13号凌晨便遭到了哈尔西第三舰队的空袭。松田判断空袭还会随时来临,便不打算冒险停靠马尼拉,而于次日下午2点在当时日本占领下的南沙群岛停靠,次日再由第一输送战队的一等输送舰6、9、10号将卸下的其中600吨军需品以及搭乘的280名人员运向马尼拉。完成装卸以后,第四航空战队再以14节的速度继续南下,于11月23日顺利到达新加坡,稍作整修以后再前往苏门答腊北部卸下那里所要的副油箱以及其他物资。
当卸空了物资以后,由于发现了美国船队,“伊势”和“日向”奉命和在林加锚地的第五舰队汇合,前往金兰湾待命。第五舰队在志摩清英中将率领下,当时由重巡洋舰“足柄”、轻巡洋舰“大淀”以及驱逐舰“朝霜”、“清霜”号组成。两舰队合成第二游击部队前往开赴金兰湾,途中被巡逻中的两艘美国潜艇发现,12月14日下午2点第二游击部队到达金兰湾。两天以后的16日晚上6点,来自中国的一架B-24在云量8的恶劣天候下,还是发出了在金兰湾发现“战列舰2、巡洋舰2、驱逐舰3”那样相当准确的报告。
此时,在加罗林群岛的乌利西环礁,美国第3舰队司令官哈尔西上将正为18日遭受台风袭击而受到惨重损失而懊恼之至。国内已经为此设立了查询委员会,结果最终决定让哈尔西回国“休养”,而让斯普鲁恩斯将军接替指挥。临行前,哈尔西向尼米兹将军提出了一项请求,休假以前还有一个月时间,在这段日子里,他要率领舰队强行突入南海,消灭据报告在金兰湾的“伊势”和“日向”,以确保民都洛到仁牙因的海上交通线安全。
虽然尼米兹认为将舰队开入南海有很大的冒险性,但是最终还是被哈尔西的热切所感召,批准了这项计划。1945年1月9日夜,拥有主力航空母舰8艘、轻型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6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54艘第38特混舰队在拥有油船8艘、护航航空母舰4艘、驱逐舰10艘组成的第30.8.10补给队的伴随下突破巴林塘海峡进入以往只有潜艇才敢于闯入的南海,其中,老将“企业”号以及轻型航空母舰“独立”号拥有专门训练的夜间型F6F型战斗机中队,他们将担任巡逻的3架日本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逐一击落,日机连发报的机会也没有得到。舰队进入南海以后,哈尔西迫不及待地直指金兰湾,1月12日舰载机出动了1500架次,还是没有发现这个自从恩加诺海战开始就让哈尔西耿耿于怀的那两艘航空战列舰。结果,失去了主目标的哈尔西愤然四处出击,击沉了附近的日本船舶44艘,包括12艘油船和由原来训练巡洋舰改装的反潜巡洋舰“香椎”号,同时击毁100余架飞机,而且,连停泊在西贡的法国远东舰队旗舰“拉莫特·皮盖”号轻巡洋舰也成了哈尔西的出气筒。
“伊势”和“日向”到底到哪里了呢?原来这两姐妹这时已经躲在了林加锚地。44年12月30日,一架从中国飞来的B-29来金兰湾上空进行照相侦察,这次侦察活动让志摩清英感到了危机,他立即甩开美国潜艇的监视,驶离金兰湾奔南方而去。等到哈尔西舰队返回太平洋以后,在南方的主要日本舰艇开始在新加坡集结。45年2月5日,从南洋向日本运送物资已经几乎不可能,联合舰队命令两舰加上“大淀”号轻巡洋舰,“霞”、“初霜”、“神风”号驱逐舰将战略物资运送回国,这场行动被称为“北号作战”。
两舰卸下了一部分机关炮,机库里满满地塞进了汽油桶、橡胶、锡锭、钨、水银、锌还有砂糖等各种物资2800吨,其他舰艇也一样减少了粮食、小艇,尽可能的装运,舰队还是由松田少将指挥,在2月10日离开新加坡。舰艇由于大量搭载油罐,连火炮的回转都显得困难,而且机动力明显下降。当时如果没有装甲的机库被击中,引火爆炸几乎就是不可避免的结果。舰队一出港就被美国潜艇发现,潜艇招唤来的岸基航空队发起了空袭,所幸当时低空密布乌云而躲过一劫。空中的劫难刚过,水下的危险又临,潜艇“北美河豚”号、“玫瑰鱼”号发起了两次雷击,但射来的鱼雷都被规避,甚至被高射炮击毁。不久,又一艘潜艇“驷鱼”也准备进入对“日向”号的攻击阵位,当相距约12海里时,反被其用14英寸火炮击退。2月14日,舰队又一次遭到空袭不过也有惊无险。15日舰队过了台湾海峡以后,采用迂回航线,贴近中国海岸,饶过黄海到经过朝鲜半岛南岸,再通过狭窄的关门海峡进入濑户内海,终于在2月19日回到吴港,为日本带来了最后的补给品。“北号作战”算是取得了成功。
露出海面的航空战列舰残骸
返回吴港以后,舰队剩余的燃油全部调用给了“大和”,将这艘世界最大的巨舰送上了不归之旅。一个月以后,松田少将调到了横须贺担任航空队司令官,中濑和野村舰长也转赴新职。没有了燃料的这两姐妹被当作防空炮台,停泊在吴港内。3月19日,终于迎来了吴港的第一次大空袭,空袭中“伊势”命中两发炸弹,升降机被毁,“日向”也被一发炸弹命中。
7月24日,美机再度来袭,“伊势”号遭到30架飞机的攻击,当即被命中4发,其中1发落在中央部的军官舱,但未爆炸。6小时以后又是30架飞机前来进攻,这次命中的一发直击舰桥,牟田口舰长以下数人死伤,另外两次空袭还有多发近失弹对舰体造成了破坏,当天“伊势”弹药库和机舱被淹没,约有50人战死,100人负伤。而“日向”遭受了更集中的空袭,有60架飞机对其投下了大约200枚炸弹,其中10发命中,20多颗炸弹在舰舷附近爆炸,军舰舰艏被炸掉,飞行甲板被破坏,舰身受到了严重损害,由于不能抢救,舰员被迫弃舰。
“伊势”号受损以后,舰内大量进水,船艏沉底。为了使军舰出浅,采取了卸下重物等很多措施,并且三个昼夜对淹没的隔舱不间断地排水,军舰终于得以重新浮起,正决定将其曳往干船坞进行维修,28日,吴港遭到了又一次大空袭,“伊势”遭受了多次攻击,共射出主炮弹10余发,最后一弹在二号炮塔内正准备发射时,主炮因中弹受损而保持着高仰角不能再度发射,这天“伊势”共被11弹击中,大量进水,再度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一号炮塔区域发生巨大的火灾,连同前日的空袭一共战死190名,所有抢救工作宣告无效,军舰向右横倾15°坐沉海底。同时,业已被弃舰的“日向”也终于搁座在海底。
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遍布全球的战火终于散去,吴港是日本海军最主要的基地之一,港内的江田岛上,有着著名的海军学校,这个港口可以说是日本海军的摇篮,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港湾之内散乱着各种军舰的残骸,这里也有“伊势”和“日向”破败的姿影,几乎贴近海面的甲板上,主炮塔也无奈地被海浪所舔蚀着,这不免又令人想起6年以前珍珠港内的狼籍,嗜杀者必死于刀剑之下。
两舰在水中的残骸被打捞起以后,到1947年7月4日为止,在播磨造船厂被拆除完毕。战争中几乎形影不离的“伊势”号和“日向”号的躯体也于同一天在默默无闻中消失得一干二净。具有战列舰般攻击力的航空母舰,这样的梦想中产生出了一代奇舰,也许在大舰巨炮主义者的眼里,它们是 “不贞洁”的,在航空至上论者的眼里,它们又是“不完美”的,但是其诞生有着一定的应急性,将它们一概否定也不免武断。
然而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刚愎自用的日本海军的决策者们缺乏明确的战略理念,虽然造船部门能在这种无视现实的生硬指令下完成的设计建造,虽然不乏优秀的指挥官,虽然拥有出色的水兵,但是依然没有在实战中被证明具有任何意义。
“伊势”之名由来日本中部的伊势国,那里因有着供奉着据说是天皇先祖天照皇大神的伊势神宫,在当时被奉为神明之地;而“日向”则起自在日本古代建国神话中传说为日本的发祥地,位于九州东南岸的日向国。冠于这样的名字的军舰,却被梦想和现实所捉弄,梦想毕竟是梦想,在现实世界的狂澜面前还是会遭遇劫难,即使神灵也无法庇护。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