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能走多远?
△点击蓝字关注【楼三姐房产观察】
最近有粉丝朋友咨询,“深圳要学习新加坡模式,是觉得深圳的房价还不够高吗?”
8月28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凡在深圳房地产盛典暨行业综合评价发布会上有个演讲,提出新加坡是深圳学习榜样,将来深圳市60%市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租赁或出售的住房中。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国的风向标,深圳的房价和改革对于我们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那么,深圳能学习得了新加坡模式吗?
01
首先要搞搞清楚,何为新加坡模式,我们在学习什么?
新加坡模式跟咱们国内的比,有几个比较典型的特点:
1.国有土地占比近九成,政府在土地规划、出让、管理上拥有绝对话语权;进行统一规划,虽然存在招拍挂,但对土地财政依赖低;
2.新加坡模式把楼市分为组屋和私宅,中低收入靠保障,高收入靠市场,82%的人住在政府分配的组屋里,只有有钱人和外国人才会买私宅,住房自有率高达90.9%,全世界拥屋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这里面讲究的又很多,比如外国人不能买组屋只能买很贵的私宅,单身35岁以上才能买组屋,夫妻双方都是PR(永久居民),且两者PR均满3年以上才能购买二手组屋,而且需要申请多次才能成功,购买什么样的二手组屋还跟收入挂钩,一生只能购买两次组屋,一次用来基本自住,一次用来改善,从根本上抑制了炒房行为;
3.房价比较稳定,组屋价格大概是私宅的1/3左右,甚至还可以做到10%的首付;比如说组屋面积大概是70平方米到140平方米,售价150万到350万人民币之间,而同类型的私宅,单价全球住宅价格排名第三,所以很少有人去买私宅;
4.新加坡实行强制储蓄型中央公积金制度,缴存比例高;金融制度上存贷分离、高存低贷,严格打击炒房投机行为。
这么串下来,现在可以思考一下,深圳学习新加坡模式,要学习什么?照猫画虎可行不?
02
我们说,中国楼市有四大发明:预售制、公摊面积、70年产权,土地财政。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土地财政和高房价紧密挂钩,尤其一线城市的住宅用地占比特别少,就拿深圳来说,住宅用地仅占全市总建设用地的22.6%,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中25%~40%的下限,所以张学凡在会议上提到了这个问题:
要“大规模建房行动包括商品房和公共住房这两大块”,“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在“十四五”期间人均住房面积从27.8平方米提高到30平方米。”
政府是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苛,在2020年的计划用地中,居住用地比例提高到了24.4%,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对于深圳的高房价来说,就像拿板蓝根治重感冒一样。
像公共住房这块,其实早在十一五规划中,当时的深圳副市长吕锐锋就提出至2010年前应该完成14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不过据公开信息,2007年、2008年,深圳市分别向低收入家庭提供了6006套、2726套保障性住房,完成的保障性住房数量不到十一五规划的7%。
当然,这里顺便提一嘴,学习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兴建保障性住房,还是要考虑到分布的问题,查询了深圳市住建局官网,人才房的页面点不进去,公租房建立在坪山、龙岗等区居多。
我择选了龙岗区的融悦山居为主,到达大铲湾的通勤高达2小时,虽然大城市拥有便捷的交通体系,但这个通勤时长还是超过了我的心理承受范围。
未来关于保障性住房的落实问题,我这里是有许多问号的,在深圳城镇化率已经100%的情况下,这些保障性住房还能建在深圳吗?
现在大家热议的“学习新加坡模式”,在我看来,也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罢了,回归问题的本质来看,深圳的高房价背后,是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公,是与房子挂钩的东西让房价更加畸形。
明明口号喊的是“来了就是深圳人”,但是实际上呢,“买房了才算深圳人”,这让很多人不得不逃离深圳,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人才至关重要,深圳的房价,再高端的人才,也得搭上半辈子才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子。
另外,说到公共住房这块,深圳去年人口增长41万,而且每年都是新增的,提供的公共住房远远赶不上深圳人口的增长速度,这就好比你不想让洗碗池的水溢出来,但是你只打开了下水阀门,并没有关水龙头。
03
学习新加坡模式,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是好事,是为这座城市谋长远发展,但是更要明白的是,深圳和新加坡国情不一样,体制不一样,很多问题压根无法学习。
鉴者,镜也,所谓借鉴,不是全盘照抄,东施效颦,而是通过对照,从中吸取经验或教训。
我认为,要打破这种束缚,还是应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比如「租售同权」,这点德国人做的很好,租房子也可以享受买房的同等待遇,就不会有天价学区这种东西,关于这点各个城市倒是嚷嚷了很多年,但从未见推进。
说白了,在哪里都是生活,为什么大家挤破脑袋要到一线城市去,除了机遇多,更多还是为了资源。
深圳在一线城市中,面积本身就很少,少部分的人占据着大部分的商品房资源,如果能够由政府出面,是不是可以成立一些类似「房产中期发展基金」一样的机构,每个家庭除了父母、自己和孩子自住的三套房之外,其余的房产资源由政府统一运营管理,政府进行补贴,房子还是自己的,未来涉及到买卖的时候,也可以如同基金交易一般运行,进行一个有序的分流。
为什么呢?
过去租售同权这事难以推进的点在于,房源在业主个人手中,业主花费大价钱购买的房子,租售同权主要还是保障了租户的利益,对于业主来说这件事情当然不痛快。
不过,由政府统一管理,可以保证权威性和稳定性,又在租金贴补、科学运营后对于业主有比较高的租金回报,自然也会水到渠成,而对于租客同时也保障了租金和居住的稳定性,其根本性解决利益冲突,这对稳定市场来说是长效的,当然也要配合一定的门槛和机制,严格打击寻租和投机行为。
再比如「资源跟积分挂钩」,什么样的积分,什么样的人才,可以享受到相应的优待资源,比如学校资源。
也必然「向城中村动刀」,目前有大量的人住在城中村,深圳全市住房累计数量是1068万套、6.12亿平方米,人均面积27.8平方米,其中城中村占深圳住房面积的54%左右,容纳了超过70%的居民。
在过去的40年发展中,城中村解决了不少深漂的居住问题,但是从未来来看,这项成本可能要远远低于填海造地。阵痛是肯定的!
当下的深圳,保障房和商品房不是住房市场的主力,而是不合法的小产权房子占比最大,所以「同步进行对城中村小产权房源进行登记」。
早些的宅基地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商业用地,这些城中村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反观还占据到了深圳住房面积的54%,可想而知这个占地面积有多大,完全是资源的浪费,盘活登记城中村小产权房子很有必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深圳又会如何吃螃蟹呢?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思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