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900亿!海底捞两天就开一家新店,创始人成新加坡富豪
2019年10月25日,港股收盘,海底捞的市值达到了1900亿港元。
海底捞的火热,也带动持有海底捞68.6%股份的张勇夫妇身价,逐渐赶超王健林家族。
胡润研究院发布2019胡润百富榜,去年才闯入百强榜单的张勇、舒萍夫妇身家实现两级跳,跻身胡润榜第九名。海底捞也成为胡润百豪榜唯一一家有掌门人上榜的餐饮企业。
根据胡润研究院统计,2019年张勇、舒萍夫妇的身家达到1200亿元人民币,财富较2018年的550亿元猛涨了118%,值得一提的是,张勇成为了新加坡首富,早已变换国籍。
过往12个月海底捞净利润19.1亿元,约合21亿港元。以此计算,海底捞市盈率高达95倍!
在盛名之下,海底捞的泡沫有么?
01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曾经表示,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每年的新增门店不会超过30家。公司上市之后,这一保证被打破。2018年,海底捞新增门店200家。而2019年上半年,又新增门店127家,平均每两天就有一家海底捞开业。
海底捞就餐顾客人均消费的增长被就餐人数下滑抵消,所以整体看来同店营收增长越来越乏力。海底捞一线城市同店销售收入增速由2018年的11.7%下降到今年的3.3%。而今年海底捞一线城市门店的人均消费上升3.7%,这些都说明它的同店就餐人数出现下降。
二线城市也遭遇同样的情况,甚至增速下滑的情况更为严重。二线城市同店销售收入增速由2018年的4.3%下降到了今年的1.9%,
纵观餐饮行业,翻台率能够达到5次左右/天的并不多,翻台率作为表现餐位重复使用频率的指标,是判断大部分餐厅生意好坏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海底捞的翻台率都维持在5次左右。而同样是连锁火锅品牌的呷哺呷哺的翻台率只有2.5次左右。而这个被奉为海底捞成功秘诀的超高翻台率,在最近的半年报中首次出现下降。
根据2019年半年报,海底捞中国内地餐厅翻台率为4.8次,而去年同期为5.0次。而且,一至三线城市的翻台率全部出现下降。不仅如此,新开餐厅的翻台率降幅更大。从2017年的4.6次大幅下降至目前的3.9次,表明新开餐厅的盈利能力已经不比从前。
截至2018年末,海底捞共拥有员工6.9万人,员工平均薪资约为7.3万元,较2017年有所提升,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人工成功的增加,让人不由想到之前有媒体报道,月薪12万的店长是否是真的?
02
被媒体披露的一则与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有关的、前员工敲诈公司的"故事"便是如此——一离职的海底捞员工因自己的建议被公司采纳后,并没得到升职、奖励而心生不平,于是,其利用手上掌握的人事信息向原东家索要50万。
如今,此事已经进入法律程序。
"以前,我的同事离职时,也做过'这方面'的准备。"曾经在海底捞就职五年,且做到管理岗的员工接受采访时说道。
海底捞因扩张速度加快,企业内部系统构建的复制能力正在变差,再加上餐饮行业原本较高的离职率,难免出现问题。
据公开报道和来自海底捞官网的信息显示:海底捞2004年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店,2007年开了14家店。在2012年时,开店数量不足70家。2013年82家。2014年109家。其还在新加坡开有2家店、美国洛杉矶1家店和韩国首尔1家店。
从开店速度上看,海底捞近两年的发展似乎并未受阻。不仅如此,海底捞还涉及了其他领域。
上述知情人士称,海底捞做了冒菜,以后也很有可能涉及其他业态。
除了海底捞自身的变化,外来的变化也正在影响着海底捞的市场格局以及"江湖地位"。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百强统计数据来看,2013年餐饮百强中,火锅业态是唯一一个平均单店收入、平均每平米劳动效率、净利润率都正增长的业态,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在国内经历"战国时期"的海底捞,在海外的发展也并不顺利。经历了一年筹备期在美国开业的海底捞,却因地域的差异而备受美国消费者"嫌弃"。
在国内,海底捞还面临卫生问题,有媒体卧底调查了海底捞在北京的一些门店,发现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首先是在后厨多个重要位置发现了老鼠踪迹。据悉,海底捞劲松店后厨的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洗杯间等各处均发现了老鼠的踪迹。有的老鼠会爬进装着食物的柜子里。
不得不说,海底捞正走下神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