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为什么,日本人的设计水平那么高,让人似乎可望而不可及?
小姐姐有话说:
经常有人说我老公长得像日本人。
确实,他的发型时而中分,时而斜分,每次去厕所都要用水整理一下头发,又带点艺术气息,是有点像日本画家。
不过,比起日本画家,他更喜欢日本设计师。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牛气冲天的日本设计。
日本现代设计的起源
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之后才开始正式发展现代化,现代化的第一步是步入工业化,步入工业化就好比拜了师习了武,内心特别有找人干架的冲动,比方英国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代表,而日本也步其后尘,明治维新后追寻军国主义,先后打了俄国、朝鲜、中国,比方1894年甲午战争就占领了中国台湾,并且将中国洋务运动的代表北洋水师打没了。
日本野心很大,将整个远东作为自己的军国主义扩张目标,到处挑事,成为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之一,最后被美国两颗原子弹打服气了,所以二战之后的日本就顺理成章被美国人占领。
美国占领日本之后,派了一名五星上将(美国历史上只有10个五星上将)做老大,就是著名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带领了几十万美军入驻日本,他们的任务就是压抑日本军事工业发展的任何可能性,但同时又要让日本经济迅速恢复。
美国的算盘是希望远东地区有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成为他们全球冷战计划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抗衡共产主义阵营,说白了就是如果干起群架,日本可以成为提供军事支援的应急基地。
所以二战后的日本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艰难发展现代设计,1945年到1950年是日本经济初步复苏的阶段,在美国人的巨额经济援助下,配以技术指导,日本慢慢开始发展自己的工业设计。
1951年时候,美国人甚至派出了美国最有声望的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去日本亲授工业设计经验,为日本工业设计界提供设计程序与方法,关于这位大神详见我的美国设计史。这位超级明星的到访,让日本工业界接触到世界最新的工业设计理论,所以对日本工业设计是一次极大的促进,为其奠定了发展方向。
经过努力的折腾,1958年之后,日本的日用品、照相机、家用电器等工业产品迅速发展起来,比方到了1960年,日本电视机年产量为357万台,居世界第二,摩托车年产149万台,居世界第一,而照相机也开始风行世界各地。说明日本工业发展已经展现出良好成效!
我印象深刻的是90年代我父亲买的第一辆摩托车就是日产本田,当时的价格需要1万多,而父亲的月收入只有几百,相当于现在买一台本田雅阁汽车差不多。
到了80年代汽车产业已经位列世界前茅,丰田汽车销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同时日本也是单反相机销量的世界第一,为大众所知的尼康、佳能品牌都是日本企业。
日本设计的几种特点
日本一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所以设计风格无论从传统角度或者审美立场来看,都跟西方区别极大,但是日本曾在美国的带领与影响下,为了赢得国际市场所以大力发展国际主义风格设计,但日本人同时非常注重保护传统与民族特色,于是形成一个很独特的套路,就是一脚踏两船,对外是国际主义,对内是民族传统。
比方我们平面设计大师山城隆一关于保护日本森林资源的经典海报:
山城隆一使用了汉字「木」、「林」、「森」反复结合,字本身也是森林本身,但是显然这种方式对西方人来说毫无意义,但是对日本人民来说则感觉有很精到的构思与含义。
我们再看看日本对外的设计,比方龟仓雄策的作品: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能够把他人的经验结合本国情结发展出自己体系的国家,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本领,从传统设计来看,可以看到中国跟韩国对其的影响,从现代设计来看,就可以看到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对其的影响。
所以日本设计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双轨制。
一种是民族化的、传统的、温煦的、素净的。一种是现代的、发展的和国际的。
民族化设计的特征是:基于日本传统美学、宗教跟信仰,与日本人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比方以后大家去超市购物,特别留意卖日本酒的展柜,日本酒类产品基本就是以传统设计为主。有时候这些特征不单纯是商品设计或者平面设计,而压根是日本文化结构的一部分。
而现代化设计的特征是:利用进口的技术为出口服务是日本现代设计的核心目的,现代设计主要是以学习美国跟欧洲的经验而发展的,讲究功能主义、理性,跟严谨,而且往往在设计元素上采用国际能够认同的形象与方式。
因为美国占领及向欧洲学习等因素,所以日本的现代设计与欧洲及美国有密切关系,如果有关注我之前分享的「美国设计史」的朋友就会有印象美国设计当中有一个特点叫折衷主义,而日本的现代设计也显示出这种特征。
除了我们前面提及的东西方风格并存的情况外,日本设计当中有华贵装饰与单纯俭朴并存的特征,比方以汽车设计为例,日本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在外观上假设跟欧洲车及美国车相比显得相对质朴,低调不张扬,但是内饰设计方面却显得比欧洲车更加华贵与细致,在用料与设计上显得非常用心,质感很强。
所以日本设计的第二大特点就是折衷,导致这个情况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日本的学习态度,日本人珍惜他们学习回来的每一种文化体系、文化模式跟文化类型。他们不希望并努力做到不出现某一个文化体系压倒另一个的情况,更希望兼收并蓄,多元发展。
其二是日本对多元文化的容忍水平,这方面我们以宗教为例,日本人本身的宗教叫神道信仰,而在7世纪时候,从中国开始传入佛教,很快就获得传播与发展,而到了17世纪时,欧洲人的基督教也来了,于是从其时致今日本都是这三种类型的宗教在并存发展,没有发生任何一方排挤任何一方的情况。
其三是日本人比较辩证的哲学观念,日本人认为世界乃至宇宙的一切发展都像四季交替,周而复始的循坏,于是他们也认为设计上不应该只有永世不变的单一标准,而应该更加宽容,在设计观念与执行上都具有高度弹性。
而日本在设计上的第三大特点就是集团式工作模式。日本的设计集体主义跟西方个人主义基础上的集体工作方式不同,比方我们在美国设计史里聊到的设计明星雷蒙罗维,他的设计已经做到世界最大体量,是典型的集体方式工作,但是整个机构其实是围绕雷蒙罗维的个人理念及名声来展开工作的,蛮有中国俗话的「一将功成」的意味,也一定程度展示出美国典型的「英雄主义」,而日本设计界则基本上是团结一体,同心同德围绕项目展开工作,完全不追逐个人名声,关于这点我们后面聊到平面设计时,将有一些大咖有典型的这类观点及做法。
有部分朋友可能会好奇一件事,就是作为深远影响世界的现代设计学院德国包豪斯对日本的现代设计是否有相关影响?
情况是日本在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之间整个国家完全卷入了扩展海外殖民地的侵略战争当中,并没有发展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虽然1931年时曾有日本留学生从包豪斯留学归来,并企图在东京一所建筑学院当中成立日本包豪斯,最后因为战争关系没有任何成果。
而在战争尾声,1948年-1949年之间,评论家Masaru Katsumie 在他担任编辑的杂志《工业艺术新闻》里开始介绍包豪斯,成为在日本推广包豪斯理念的第一人,但其实包豪斯已经倒闭了接近二十年。
以上。来源:微信公众号:「远麦刘斌」
声明:头条号“日本制造业内参”所发稿件、图片、视频均用于学习交流:原创文章版权归日本制造业内参所有,日本制造业内参粉丝、友人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非原创内容源自网络且标明出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小姐姐联系删除!
最新专栏
往期回顾
日本一家只有98人的街道小厂:承包了半个地球的护照、身份证件制作
扒一扒,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日本发明:就算你再愤青,不也还在享受着日本人的发明么?
经历曲折的德国克虏伯:从野蛮生长的战争机器,到追求持续存在的工业玩家
手术刀上的以色列:如何用一个只有2.5厘米的3D打印心脏,彻底拯救心衰患者,让人起死回生?
雅马哈:世界上最不务正业的公司,为啥什么都干,还能干的很好?
其实,你不懂芬兰制造:具有全球体育野心的安踏,为啥要收购这个被人遗忘的小国企业?
其实,你不懂新加坡工业:没有一滴油,面积仅上海九分之一的弹丸之地,竟有不少让人眼红的世界之最
欢迎留言与小编互动,与大家分享~
你的每一条留言,小编都会虚心阅读,小编一直都在:)
评论